你的馈赠让我感动
——风光片《梦幻之旅-魔鬼城》带给我的思考
魔鬼城。这个充满了恐怖气息的名字,在我生活和记忆中,恐怕已萦绕了30多个春秋。尽管前后处在不同的年代,因为它的神秘,我曾对它有过无数次探询,但听到和看到的毕竟是两回事。我说不出它在经过了人为的多次演绎后,经过漫长岁月和人类思维的过滤,又能实实在在地留给我们多少值得铭记的东西?
寻常人眼里的魔鬼城,只不过距克拉玛依乌尔禾乡东南三公里处。经过年复一年的风蚀雨剥,凸起在戈壁。放眼望去,呈现出沟壑交错,大大小小略显诡异的土堆,石层。除了造型奇特和风起时遥相互应的尖厉啸声之外,你根本感觉不到其中孕育着深奥的人文背景,以及即将被赋予的历史界面和生命内涵。在西北广袤的大戈壁,类似于这样的地质构造太多,你不细心就分辨不出它的真伪,寻常人又如何真正懂得它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呢?
直到它被崇尚文化的城市和有着文化最求的人们所重视,它固有的价值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发掘。克拉玛依所依赖的并不仅仅是石油啊!除了能够滋养我们的富饶的工业物质,我们匮乏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食粮已经开始源源不断地外购和自产了。除了石油,上苍对我们的眷顾和馈赠理应使我们的欲望有所满足。
既然是大自然独具匠心的杰作,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对它进行保护。物资资源的浪费是可耻的,难道历史资源的浪费就不可耻吗?
近些年克拉玛依从旅游业上对魔鬼城的精心打造不可谓不成功,过去的边缘文化已经毫不逊色地被拓展到了世界的大范畴,。它硬件的“锻造”已近乎完美,它的欠缺只是“软件”的日丰满了。
做这种事费时费力又落不了好,但偏偏就有这么几个人,把对克拉玛依的爱,外延到任何与克拉玛依有关的事体上来。他们利用每一个公休时间聚在一起,烟雾缭绕中沉淀出每一个近乎完美的故事结构……剧本的雏形有了。拍摄所需的设备最初只是一部“掌中宝”,后来又有了“欠人情”借来的外拍设备。除了各自正常的工作,每周只有两天才真正属于他们。从克拉玛依到魔鬼城,来回上百公里,没车便只有搭班车,路费和食宿铁定了自己掏腰包。为了忠实于剧本,使所需的画面更加完整,他们不论盛夏和严冬,刮风和下雨,晨出暮归。也许仅仅就为了一个画面,干脆就住在山上。
就这样拍了剪,剪了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是拍出来的毛片就达几十盒。头一次触及到影视,他们仿佛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对什么都感觉到陌生,对什么都感觉到新颖。培根曾经说过:“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可以肯定他们是坚守在克拉玛依文化阵营中摇旗呐喊,冲锋陷阵的马前卒,既能肯定自己又会毫不犹豫地否定自己,骨子里就有一种文化叛逆的“钙质”。
长达三年的创作终于得到了回报。一张由中国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精美DVD简(精)装《梦幻之旅——魔鬼城》风光艺术片面世。一部片长25分钟的作品,凝聚了多少克拉玛依文化人的心血啊!难道这预示着克拉玛依文化即将在遥远的西部边陲的一次的崛起吗?因为他们以及他们带给我们的明确信息。对克拉玛依艺术群体的创作而言,无疑是一次剧烈地冲击。
因为我们之间的熟悉程度,除了对他们执着精神的钦佩,说实在的,我对他们的作品,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怎奈又禁不住精美封面的诱惑,我终于还是打开了DVD机,把碟子放了进去……伴随着音乐的鼓惑和野马群夯击大地的冲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种近似于美国大片才具有的画面感。毫不夸张地说,我被它深深吸引住,自始自终都屏着呼吸,直到把这部片子完整看完。我感觉到了一种潜在的生命意识,我感觉到了正在迫近的震撼,就像被谁在暗中不知不觉地操纵着,情绪完全被片中的画面调动起来,久久无法平静。
好!我禁不住喊出了声。原创音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沉稳而不浮躁,质朴、简约、雄浑、豪放。维吾尔族特有乐器萨它尔的大量介入,充分体现了本片作曲对整部影片的理解和把握,委婉动听的弦音强调出原始、古拙的天然本色,找到了音乐的灵魂,从而起到了音乐在影片中无法替代的作用。
略带土腥的解说,给人一种亲和感,那一种介于“土得掉渣”的声音,尽管缺少了穿透力,却有一种平静的质地,让我们忘掉了担任解说的人是谁,而是尽可能在他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深入到故事的腹地。
简洁而成熟的解说词,老到、干练,极具煽动。尽管用于贯穿影片的爱情故事,写得和历史传说颇有几分相似,但诱发故事的起因稍显突兀,不能不说是这部影片小小的遗憾吧!瑕不掩瑜。
画面的立体感和节奏感,产生着美的视点,让观众不得不随着影片所达到的视觉效果,仔细倾听一个原本就不存在的亘古传奇,这个故事渐渐被人们乐于接受了,他们的初衷就体现了一半:怎样揭开神秘的面纱,听我们把梦幻般的身世,娓娓道来……画面中光被有效地利用了,在不停地移动中,让我们体验到历史的苍桑和自然的造化。只是影片中大量使用了照片,使画面节奏受到了抑制,过多的平面和呆板的信息传递,让我们更多地想到表现手法是否趋于单调,技术处理是否略有粗糙之感,等等,让整个影片逊色不少。
当然,这部影片还是成功的!它不仅仅在意义上是克拉玛依的第一部风光片。它所给予我们的是对文化的深刻关注,是对目前克拉玛依文化结构的依次校正。
让我们感谢大自然吧,它母亲般的馈赠毫无保留,这是我们不竭的创作源泉,同时让我们记住了几位主创的名字:高连成、彭召胜、刘乙衡、杨云平、张云岩。
_____终于把儿子上学的事情办完了......我吉林的哥们马海洋说9月中旬来克拉玛依玩,我很高兴!会把我朋友做的魔鬼城的光盘送给他......
http://www.xjsilk.com/Img_Scene/Scene200715181857.jpg
http://www.hnta.cn/pics/uppics/50947991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