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

(2007-05-26 13:47:48)

                 和谐

  

这些天我总是无法让让自己平静下来。儿子潜在的变化,在不经意间得到印证之后,我一再坚持了又坚持的传统理念,立即崩溃了。就像一道构筑坚硬的大堤,因为一只或几只小小的蚂蚁,渐渐从内部坍塌了。

   自信自己的言传身教,确信儿子会和他的老子一样,恪守生活的中庸。然而,一次意外的对话,让我感到了惊讶和震撼,说他击溃了我的自信心也毫不过分,说他是发生在我们家里,涵盖了社会的60后与80后的意识纠纷也不为过。

    那天阳光出奇地温暖,暖色从落地窗铺进来,厚厚地落了一地。我以为这样的周末是可以和家人一道好好享用的,原本我就是这么盘算的。儿子在我眼前一晃就18岁了,尽管身高没有像现代的男生那样疯长到1米8(差4公分而已),但他清秀的外表足以弥补这点小小的遗憾。和许多高三的男生比起来,我和妻子对他的品行从没动摇过。他有次对我说过,他们班里的男生说他是“异类”,因为他从不喝酒,也不抽烟。除了酷爱的篮球和电脑游戏,我还没发现他有其他爱好。当然我们也试探地问过他是不是有“要好”的女生,他否定的很坚决。

    他把用来吃早餐的零用,尽量省下来,买了美国NBA明星的招贴和韩国偶像组合的套装杂志和VCD,看着他摇头晃脑带着耳机,跟着MP3里的旋律,煞有其事叽里咕噜地演绎,我和妻子往往都会欣喜地笑出声来。所有见过他的人都惊叹他韩国人一般的相貌:白皙的皮肤,棱角分明的轮廓,挺拔的鼻梁,细小的眼睛,清晰的唇角。往往夸的他有些不自在呢。“儿子是个好儿子!”妻子每每都一脸得意。我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

    我已经在外工作7个年头了,和儿子的交流除了面对面之外,电话中的交流也从没间断过。我试探着用国外的交流方式,用朋友的语气和他交流,他说他不习惯。我知道他是从心眼里敬重和崇拜我的,虽然我只出过两本诗集,但我每天在书房看书到深夜,许是持之以恒的写作态度,让他对我的敬佩不只是流于眼神,而是源于内心吧。

    25年的积累,我们一家过的平静而怡然。虽然不敢同有钱人相比,但相对于工薪阶层,有一套120平米的住宅,一辆上海大众‘劲情’风尚轿车,墙面悬挂着42寸的等离子电视,书桌摆放着款式新颖的品牌电脑。虽说积蓄剩不了多少了,我们一家三口,却知道该去怎样享受人生的快乐呢!

    我们家最突出的,是人均拥有一组自己的衣柜。我实际上是不讲究穿戴的,我看上的衣服,价钱都不高,更不讲究品牌。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一穿就是几年,所以我衣柜里的衣服从来就没有挂满过。妻子则不同了,她名牌的服饰总是在不停地更新,衣柜塞的满满的,每年夏季和冬季都在更替(她比我和儿子多了一组打在地下室墙壁上的衣柜)。儿子在这一点上和她有着惊人地相似。儿子的衣服都要自己选,体育服装、休闲服装,除了学校特制的西装校服,他就没有第二套正装。我近年来身体渐渐发福,许多很有特点的体恤穿不上了。特意挑了几件给儿子,他没说要也没说不要,我却从来就没见他穿过一回。儿子一直很乖巧,从来没有和我们顶过嘴,为此,我时常自豪地跟妻子说:我搞文学创作这么些年,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实际最让我满意的作品——就是儿子。

    我是从小吃过苦的,作为家中的长子,我较早就学会了对生活的打理。我捡过破烂、打过柴禾、拾过菜叶……至今我还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勤俭持家,有计划地开销。如果现代还有人为了家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做着记帐(给妻儿报帐)一类的事,我算做“铁杆”一个!计划归计划,但我对朋友的大方和慷慨从没间断,妻说我是家里的“吝啬鬼”,外面的“大丈夫”。中国不搞计划经济已经多年了。国家的大经济我弄不明白,我家的小经济是一定要整清楚的,几千元有几千元的花法,几百元有几百元的用途,都是血汗换来的,想想也够不容易的。你说,不计划能行吗?关键的时候,一分钱也能难倒英雄汉。

    贫穷可以掠夺你生活的信心,却摧毁不了你做人的尊严。

    我承认我的确贫穷过,因为我有过清贫的过去,所以才会倍加珍惜富足的现在。钱挣不完,花起来太快。每次我对儿子说教一样地念叨这些,他总是露出不屑。形式上我们是和谐的,观念上的不同和缝隙存在着,只是我们谁都不肯主动去触动它,任它存在下去,只要不破坏我们目前拥有的大好的和谐局面即可。

    再有3天,儿子就18岁了。据说克拉玛依,有机构专门做成人教育和操持成人纪念仪式。我和妻子商量,能不能也给他报个名,让他体验一下也是好的。毕竟儿子长大了,如果在国外,应该可以独立生活了。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他苦笑了一下:爸、妈!你们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谢谢你们对我的关怀,我从幼儿园到学校,已经经历过那么多形式教育了,你们这次能不能听我一次,来点实际的……妻子错愕地回头望向我,我装做不明白他的意思,直到他又清晰地做了重复。说实在的,尽管儿子和我们一起生活了18年,在我和妻子的心目中,儿子毕竟是儿子,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为他安排的,他也一直没有什么异议。

    他的要求似乎很“简单”,我们替他设计的情节完全被删除了。他说高中即将毕业,很想按自己的模式“自主”一次,邀请20个最要好的朋友,像样地吃顿饭,然后去“K歌”,实在不想再麻烦父母,只要把桌子和KTV包厢定好就OK了。我和妻子面面相觑,心想儿子大了,有主见未必就是坏事。我们为儿子设计了18年的生活,这次被他设计一次,按理也是应该的……

    想着儿子一定会玩的很惬意,一定会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个性和特点。就这样想着,我和妻子默不作声,其实,我们心底里已经开始了激烈的“交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物语(组诗)
后一篇:诗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