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罚点球
罚点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69
  • 关注人气:2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好处多

(2012-11-19 16:42:22)
标签:

综合能力

所述

过程

公民

桥梁

育儿

分类: 专业成长

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好处多 

 

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昭关小学 王龙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效指导学生围绕课文主题,提出疑问,通过网络、报刊、电影、电视、图书馆等各种信息渠道,有目的地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此举不但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能大大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有以下好处。

  搭起课堂与课外学习的桥梁。学生课前、课后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可以搭起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桥梁。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有《我们爱你啊,中国》等赞美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历史悠久的诗歌,由于学生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诗歌内容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可在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介绍中国的资料,通过具体的语言、图像、音像等资料的感知之后,学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可爱。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有意识地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展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课前搜集资料的展示,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新课标提出的: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的训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阅读课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能结合课外资料的搜集,大胆探索,解决问题。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就本质而言,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由疑生问,也是一个自主探究,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直接接触了大量语文材料,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信心,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在习作之前,布置学生通过阅读、调查、上网等途径,处理好搜集来的信息,让学生在具体生活实践中“找米下锅”。如此教学,就能改变学生闭门造车,绞尽脑汁却无从下笔的尴尬局面。
  综上所述,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根据阅读课和习作课的有关内容去搜集资料,不仅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文内涵,增强学生的语言底蕴,还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运用与表达,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