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街小学《教你猜字谜》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18-03-06 10:51:12)
标签:

教育

校园

西街小学《教你猜字谜》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谜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中华谜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人民群众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表现。要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谜文化,把谜引进小学课堂,并把谜艺术教育与学科知识、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新课程的改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校将谜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研发谜校本课程的价值
    1、谜艺术的民族性,能唤起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谜与京剧、书法、国画并称为我国四大国粹,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开设谜课程,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有极大的意义。汉字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谜艺术的建构依托的正是多音多形多义的汉字。汉字各种奇妙之处在谜中得到了最为深刻的体现。
    2、谜思维的求异性,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地发展。
    培养探究能力,是新课标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要求,谜艺术具有探究性特征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因而谜艺术的灵魂就是“别解”。所谓“别解”,就是利用汉字一字多义、多音以及笔画组合灵活的特点,使其改变原意去解释。
    经过别解后得出的谜底意思,相对于原词来说,都是一种突破,一种创造。长时间进行这样的“别解”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好处。
    3、谜解读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猜(制)谜是一项饶有兴趣的文娱活动,它总是以轻松、活泼、健康、欢乐为基调,以妙趣横生的形式引人入胜,使人们在愉快的娱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一则好的谜,其底面的扣合,是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入于情理之中,谜的趣味性即由此而生,并令人回味不已。解读一则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次心灵愉悦的散步。
    4、谜知识的综合性,能极大的满足信息时代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谜形式短小,但内容丰富,其“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有人将谜喻为“大百科全书”,这不无道理。所以我们猜谜看谜便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谜所以成为百科全书,一是它构建的素材(主要是谜底)涉及百科知识:上至天文,下到地理,古今中外,经史全集,花草树木,雅句俗语,无一不可入谜。二是构建过程涉及各门知识。学生通过谜课程所学,能极大地满足他们对信息时代知识膨胀的需求。
    5、谜立意的高雅性,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开展谜活动,则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径。许多谜谜面、谜底的内容就寓含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校本课程框架
    (一)课程总目标:
    1.通过了解谜的历史及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谜文化的源远流长,从中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激发学生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2.通过学习猜谜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猜谜的技巧,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3.在猜、制的过程中,利用汉语文字的多音多形多义的汉字特点,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情,从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通过学生猜谜和制谜,悟得猜谜的“别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猜、制的过程中,享受快乐,以陶冶其情操。
    5.通过学习谜,让学生感受到谜知识的综合性,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乐趣。
    6.通过开展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谜的兴趣,并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7.通过查阅资料、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8.发挥谜的趣味性特点,由课堂拓展到家庭,带动家庭的参与,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
    (二)分年级目标:
    ○低年级:
    1.以培养学生对谜语和谜的兴趣为主,不急于要求学生掌握猜谜的方法和技巧,一年级以谜语为准,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生字,利用学生学过的生字,抓住这些的特征编谜、学谜。在猜谜的过程中以提高其兴趣培养自信。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谜的方法及技巧,以字谜为主,主要以学过的生字为主,与学科进行整合,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调动学生学好语文的积极性。
    2.调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各种谜语和谜,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
    3.鼓励学生要学会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尝试自己制谜语;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猜谜技巧,自己尝试制谜。让学生在猜、制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学生的兴趣。
    ○中年级:
    1.通过学习谜的知识及技巧,使学生能清楚的区分谜语与谜的特点,掌握谜的构成,初步了解谜的规则,初步了解谜的谜体——“会意法、借代法、象形法、增损离合法。”
    2.尝试运用猜谜的技巧自己猜谜和制谜。运用谜的“别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感受灯谜的知识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3.能够从中感悟谜的技巧,感受谜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4.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学会解决问题。与他人分工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试着运用谜的方法,解释自己猜、制的过程,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其表达能力。
    6.逐步养成收集谜的习惯,并愿意与朋友及家人一起欣赏谜,养成乐于与人共赏的习惯。
    ○高年级:
    1.通过学习谜,使学生能清楚的区分谜语与谜的特点,掌握谜的构成,初步掌握谜的规则,了解谜的谜体——“会意法、借代法、象形法、增损离合法”,感悟猜谜的方法。(针对不同的谜体,采取相应的猜法。)
    2.鼓励学生运用猜谜的技巧自己猜谜和制谜。以字谜为主,辅助可以猜奥帆赛体育运动项目、青岛名胜、地名等方面的谜。运用谜的“别解”,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感受灯谜的知识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3.能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学会解决问题。与他人分工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运用谜的方法,解释自己猜、制的过程,学会将自己想法与他人一起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其表达能力,培养合作和探究精神。
    5.逐步养成收集谜的习惯,并愿意与朋友及家人一起欣赏谜,养成乐于与人共赏的习惯。
    五、实施办法
    1、建立课程开发组:从2014年研究谜伊始,我们教导处和语文教师共同组成了课题开发组。上网查找理论方面的认证和指导,教师进行谜教学方面的探究和实践,定期汇总教研。做到边实施,边开发,边挖掘,边总结的同步进行的有效方法,给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2、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由于小学谜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我县还无先例,我们教师对于校本课程也属于初次接触,因此学习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一方面积极网上对教育专家课程进行学习,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的培训外,使我校的课程开发既有教育理论方面的支持,在专业知识上也非常严谨。
    3、编写校本教材:随着谜活动的开展,我们被学生积极参与谜的热情感动着,但孩子们猜谜过程中又苦于没有猜谜的技巧而无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使他们在猜谜技巧和能力上得到提高,培养他们对传统谜文化的热爱。而编写适合小学谜教材是对学生和老师的最大帮助。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将编写紧扣课本,让学生把本年级所学生字进行创编
    编写的原则要求教材要适合12岁以下年龄段的学生。遵循以“兴趣”为主的宗旨,以猜谜过程中享受快乐求知为主线,以求异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教材。
    本教材有“两个适合”:一、谜的兴趣点适合于小学生。二、谜的特点适合学生去探究。
    教材突出“四个结合”:谜与所学课本知识的融合,学习谜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融合,谜与生活的融合,谜由课内到课外的融合。
    过程性评价:我们加强过程性评价,在过程中我们采取自主评价、生生互评及家长评价,并遵循评价的趣味性,激励性,使每个孩子在猜谜、制谜的过程中快乐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4、重视校园文化与校本课程结合:校园文化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当然它也发挥了同样重要的教育功能和示范性。我们每天张贴谜条请家长和学生参与,在班级宣传栏上有谜知识及竞猜的谜,这些无声的艺术一点一点的激活学生对谜的兴趣,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对灯谜的竞猜能力。并给学生一定的展示空间,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尽情展现自己出色的创作能力,使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得以升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