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2006年8月8日发行2006-19《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一)》纪念邮票1套4枚,图名分别为(4-1)篮球、(4-2)击剑、(4-3)帆船、(4-4)体操,据《中国集邮报》报道此套邮票涉及的奥运会有关规定,图案不能事先公布。我们直到当地邮票首发揭幕才看到邮票的真面目,发现邮票图案简洁且抽象。 http://www.cniiblog.com/attachments/2006/08/09/2006809_622665446bd47b1aaca0c56b8154a2c4.jpg
后来读到了新闻《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亮相》,35个奥运体育图标由篆字+甲骨文+金文: 象形意趣 ,形简意赅。
http://www.cniiblog.com/attachments/2006/08/09/2006809_27e9be9764f3442744ec91014de23b28.jpg
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组成设计团队,联合创作。主要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杭海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千哲。
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以篆字结构为基本形式,其特点就在于兼具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在中国,“篆”有“圆转”之意,圆润流畅、秀美典雅、刚柔并济,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与神韵。它不仅符合体育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的简化要求,更通过其特有的形态动势将体育图标的运动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凝炼。 除了单线形式,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还有拓片的应用形式,以强有力的黑白对比效果,使运动造型生动形象,呼之欲出,体现了运动的激情和张力。而且体育图片用拓片和奥运会的主徽印章形式都属于同一个艺术门类,整体协调统一。 在设计团队中,还有另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王捷——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最初的创意者。是他最先想到用篆书笔画和甲骨文等文字的形式来表示图标,并最终从5个竞标团队中胜出。
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定和历届奥运会惯例,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处对体育图标的非商业应用作出了规范。任何获权使用体育图标的个人和机构都应严格执行这个规范,并且在未得到北京奥组委授权的情况下不得修改体育图标的使用办法,因为任何不符合本规范的使用都有可能对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造成损害。 在体育图标使用指南中规定了体育图标加线框形式规范、最小使用尺寸规范、不可侵入范围规范、与中英文名称组合规范、圆形不可侵入范围规范、与页面边距关系规范、对齐方式规范、标准色使用规范、有色背景使用规范、用于识别、指示系统色彩规范、图片背景使用规范等。 笔者认为这35个体育图标应用于奥运会道路指示系统、广告宣传、景观环境布置、电视转播、纪念品设计等方面,在奥运会项目识别和奥运会市场开发方面不但十分恰当和实用,而且会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将其拿来做邮票图案十分不合适。因为邮票不是广告,不是路标,适应于广告和路标等作用的图案不一定适应邮票图案。这套运动项目邮票将无法与我国已发行的体育邮票相比,让我等邮迷留下了遗憾。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