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读解之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2011-12-27 08:38:46)
标签:
杜牧扬州赠别二首豆蔻花文化 |
分类: 学术研究 |
赠别二首(其一)①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① 又作《题赠二首》。
此诗为诗人即将离开扬州时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所写。诗一共有两首,此为其一,意在赞美歌妓的美丽,从而引起惜别之情。
首句用“娉娉袅袅”来形容这位女子的身姿轻盈婀娜之态。“十三余”则指女子的芳龄。既赞歌妓之美,却不从相貌容颜入手,而抓住她的身材与年龄着眼。身姿是风流袅娜的,年龄是含胎待放的,由此,美人的形象呼之欲出。
二句“豆蔻梢头二月初”,以花喻美人,本来易落入俗套,但诗人此处却新意迭出,以二月之初的豆蔻花来比喻青春待放的少女,非常贴切形象。豆蔻,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药,多产于南方。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言尚小,如妊身也,故常用来比作处女。诗人相好的这位歌妓,其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不正神似那二月初含苞待放、摇曳枝头的豆蔻花吗?
三四句则以烘托对比的手法来进一步赞美歌妓的美丽绝伦。作为唐代“天下乐园”的扬州,该是如何繁华似锦、车水马龙啊!俗言“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以想见,春风十里的扬州大街上,高楼鳞次栉比,商贾如云,游人如织。在那一幢幢歌台舞榭里,那一卷卷锦绣珠帘之下,又该隐藏着多少位倾国倾城的佳人?正当我们为扬州的繁华赞不绝口时,“卷上珠帘总不如”一句一下将我们从遥远的遐想中拉回到现实。当春风和畅之时,珠帘卷处,遍视帘内佳人,尽行数里之遥,总不如所别者之娉婷窈窕也。正所谓众星拱月,原来,作者是以扬州佳人之群星闪耀,来烘托自己相好的这位歌妓啊!
《唐诗镜》卷五十云:“杜牧七言绝句,婉转多,情韵亦不乏,自刘梦得以后一人。”由此诗观之,真可谓风华流美,情韵婉转,是为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