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炮制了朝韩争议海域?

标签:
朝韩朝鲜战争宋体美韩国际海洋法军事 |
分类: 全球观察 |
是谁炮制了朝韩争议海域?
文/乐云
最近,朝鲜半岛紧张的局势再次牵动全球敏感的神经,朝韩双方剑拔弩张,大有拼个鱼死网破之意,而其中的导火索便是朝韩西海的分界线纠纷。当全球的视线投向这片争议的海域时,人们不仅要问,这片狭窄而宁静的海域为何成为朝韩的必争之地?到底是谁炮制了朝韩之间这片争议的海域?且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指向50多年前的那场世界瞩目的朝鲜战争吧。
1953年7月,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交战各方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协定划定了朝鲜和韩国的陆地临时分界线——朝韩军事分界线,协定还详细规定了朝韩军事分界线两侧非军事区的宽度。然而双方却“忽略”了朝韩之间非常重要的海上分界线的划定,这直接为后来的朝韩争端埋下了后患。
对于海上分界线的忽略,应该说美、苏、中、朝、韩都有责任,但其中的责任有大小之分,有无意和有意之分。具体来说,当时的情境之下,中、朝、韩三国对国际海洋法缺乏了解,对海上分界线的后果也缺乏必要的战略判断,而且考虑到战争主要在陆地进行,故而没有明确提出划分海上分界线。苏联也是朝鲜战争的参与方与幕后指挥者,对海上分界线应该有一定的认识。苏联此时的沉默便显得格外吊诡。笔者猜度,或许是斯大林的逝世(1953年3月)让苏联暂时出现权力真空,让其无暇顾及吧。如此看来,只有美国才对海上分界线的利害关系心知肚明。因为从对国际海洋法的了解,从对海洋争端的处理,美国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经验与底气。但美国却在此次停战谈判和停战协定中均未提及海上分界线,其沉默不得不令人怀疑美国是有意为之。
笔者以为,美国这么做,其战略考虑有如下因素:一是避其锋芒。如果在朝鲜停战谈判中提出海上分界线的划分,中苏朝势必会寸土必争,美韩很难占到便宜;二是为将来美国插手朝鲜半岛事务留下借口。美国非常清楚,海上分界线的未定,必然会造成其后的朝韩冲突,这便为美国的干预与在韩国的驻军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三是从全球战略考虑,热点地区之间的争端与冲突不仅不会损害美国的利益,反倒为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提供了便利,当然顺便还可以贩卖一下军火。前有英国制造的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后有美国在70年代将钓鱼岛交给日本托管引发中日领土纠纷,此次美国对朝韩海上分界线的隐而不发,其中的政治意图昭然若揭。
果然,停战协定签署后才几个月,美韩单方面沿白翎岛,大青岛,小青岛、延坪岛及隅岛等岛屿划定了一条约 278公里长的“北方界线”(简称NLL)作为自己的海上控制线。耐人寻味的是,对于这条当时美韩单方面作出的决定,朝鲜方面没有任何表示,中苏两国也没有提出强烈的抗议,美韩据此认为双方均默认了这一海上分界线,从而自认为站在了有理这一方。从公允的角度来说,朝鲜和中苏对美韩海上分界线的划分置之不理,源于其对海洋权益与战略重要性的认识定位不清,以致让美韩混水摸鱼,抢占了先机。等到朝鲜明白过来时,已经是20多年后了。
1976年,经济超常发展的朝鲜缓过神来,终于认识到海上分界线的重要意义,并自行划定了一条“南方警戒线”来主张其领海管辖权,这便与美韩划定的“北方分界线”发生冲突。两条各自单方面划定的界线形成了一个海上重叠区域,近年来的朝韩之间激烈的海上冲突就是在此区域内发生的。1999年9月,朝鲜方面重申了其西部海域的军事控制范围,并再次强调由美韩单方面设定的“北方界线”无效。但这一声明马上遭到韩美的抵制,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由于对争议海域的划分与定位存在明显的分歧,朝韩之间的争议海域冲突不可避免。
在回顾了朝韩争议海域的历史原由之后,笔者有理由判定,正是美国,利用朝鲜在海上分界线划分的疏忽,一手炮制了所谓的“北方分界线”,从而为后来的朝韩冲突,制造了足够的理由与话题,确保了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战略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