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纪行29:朝鲜时代的耆老宴(下)

标签:
耆老宴杂谈 |
分类: 韩国纪行 |
朝鲜时代的耆老宴(下)
图、文/乐云
耆老宴是朝鲜时代耆老政策的产物,同时也是朝鲜民族尊敬老人风俗的反映。从三国、高丽至朝鲜时代,对德高望重长辈的推崇与尊敬一直作为朝鲜民俗保留了下来。尤其是朝鲜时代,将儒教作为治国理念,更是将儒家思想中的尊老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国家经常出面举办耆老宴、养老宴、孝行旌表制度等活动,并专门设立耆老所以资旌表奖励。
但进入耆老所的门槛实在是很高,只有两种人才有资格:其一是年满70岁以上的正二品以上的文官;其二是年满60岁以上的国王。需要说明的是,武官是没有资格进入耆老所的,这是朝鲜时代文官政治的体现。这样一来,符合第一个条件的人非常少,一般只有10位左右。而符合第二条的更少。因为整个朝鲜时代,很少有长寿的国王。直到1719年(肃宗45年),当肃宗59岁时,才在众大臣的极力恳请下才进入耆老所。
进入耆老所的文官获得了极高的礼遇,他们充当国王的咨询顾问,并参与国家的重要决策活动。国王赐予他们座几和手杖,并在春季的上巳节(阴历三月初三)和秋季的重阳节()大办宴会,表示对耆老们的尊重,这就是著名的耆老宴。
耆老宴有着非常繁琐的礼仪,主要包括四大类,进贺仪、进馔仪、进爵仪与还宫仪。尤其是进贺仪和进爵仪。进贺仪有四个程序:初严,二严,三严以及鞠躬四拜。进爵仪有五个部分,即一爵至五爵。每一爵都有着非常复杂的程序,1,司饔院提调向国王敬第一杯酒,国王分三次饮尽;2,司饔院副提调向王世子敬酒,执事者向耆老老臣敬酒;3,司饔院提调上汤;4,司饔院副提调给王世子,执事者给耆老臣上汤。印象深刻的是,进爵仪很繁琐,花费的时间很长,耆老们更是苦不堪言,每一次进爵,都要向国王行三跪之礼。我大约数了一下,前后要叩头十几次。这对于70高龄的耆老们来说,确实有点受罪。
耆老宴当然离不开歌舞助兴。这些舞蹈表演非常具有朝鲜特色,主要有五种舞蹈:初舞、牙拍舞、响钹舞、舞鼓以及处容舞。值得一提的是舞鼓与处容舞,可看性较强。舞鼓是将舞鼓放在舞台中央,8名舞员穿着颜色各异的服装,展现出各种队形和模样的宫廷舞蹈。一些舞伎手持鼓槌击鼓,另一些舞伎则手持三枝花翩翩起舞。
耆老宴是韩国2009年宫中仪礼再现活动的一部分,从4月3日至9月26日期间,逢周六下午两点在景福宫修政殿门前举行。由韩国文物保护财团主办,文化体育观光部和文化财厅主管。看得出来,韩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其目的不只是保护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弘扬韩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齐心协力建设现代化的新韩国。作为历史文化更为悠久的中国,是否可以从中获得某些借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