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暇日出游,得至吼山①,离城约十余里,不通陆路。近山见一石洞,上有片石,横裂欲堕,即从其下荡舟入,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临流建石阁五椽②,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③食焉。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此幼时快游之始。惜乎兰亭、禹陵未能一到,至今以为憾。
[注释]
①
[译文]
在闲暇的日子里,我出外游玩,来到离城区约十余里且不通陆路的吼山。行舟到山旁,看见一个石洞,上面有一块片状的石头,横挂洞上,遍是裂纹,看似将要坠落。于是,即从此石下划舟进入石洞。洞的中间空而开阔,四面都是峭壁,一般称之为“水园”。靠近河流建有石屋五间,对面石壁上刻有“观鱼跃”三个字。河流很深,难以测量,相传有巨鱼潜伏在水中。我投下鱼饵以试探,只有尚不满一尺长的鱼儿出来吃食而已。石屋后面有道路通向旱园,拳头般大小的石头杂乱地堆积,其中有宽阔像手掌的,有在平阔的石柱上再放上大石的,斧凿痕迹尚存,全无可以取玩的。游玩结束后,在水阁摆下酒席。我让随从燃放爆竹,声音轰然,群山回应,如同听到霹雳的声音一样。这就是我幼年快乐游玩的开始。可惜兰亭、禹陵没有去成,到现在还觉得遗憾。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暇日出游(
③凿痕犹在(
2.与“俗名之曰‘水园’” 的“名” 意义相同的是(
A.有仙则名
C.名之者谁
3.与“仅见不盈尺者”的“盈”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
C.彼竭我盈,故逐之
4.“相传有巨鳞潜伏”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5.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离城约十余里/余投饵试之 B.即从其下荡舟入/游览既毕
C.命从者放爆竹/隶而从者
6.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快游”的两件事是(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
8.本文与课文《童趣》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9.你有过“快游”的经历吗?请用简洁的文字真切细腻地描绘出来。
[参考答案]
1.①空闲
http://img.blog.163.com/photo/OPaoH5CP40528PQDSysqBA==/45241473006714587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