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题点击]远去的周庄

(2008-07-16 23:20:42)
标签:

杂谈

                                                            ——《远去的周庄》阅读训练

http://img.blog.163.com/photo/MTNa9xeih95GQgIpV7samA==/2567051787601601762.jpg

[阅读导引]

王本道,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盘锦市作家协会主席。现已出版、编辑《芳草青青》、《心灵的憩园》、《走笔“南大荒”》等多部文集。作品曾获首届冰心散文奖等。他的《远去的周庄》是一篇随笔性的散文。文章写“我”由于神往于“江南水乡的情调”,终于在“今年初夏”,了却了多年的夙愿,去了一次周庄。然而,梦幻中那氛围恬淡宁静、情致沁人心脾、水韵神秘幽远、声调以柔见长的周庄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被“现代化”的色彩所涂抹、淹没,没有儒雅,遗风尽失,喧哗、奢靡、浮躁的周庄。作者以饱满丰沛的情感、温润婉丽的笔调,采用对比手法并大量地使用问句,表达了他对现实中的周庄的失落和迷惘,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明渐渐远去的遗憾和不甘,也表达了他对昔日周庄的怀念和对未来周庄的希冀。

                                                                        远去的周庄

                                                                           王本道

自幼生活在北方都市,却偏偏喜爱江南水乡的情调。每每听到江南丝竹或是苏州评弹那缠绵婉丽的乐曲,眼前便梦幻似地出现黛瓦粉墙、长街曲巷、小桥流水式的江南风光。“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君到孤苏见,人家尽枕河”的诗句,还有陈逸飞、吴冠中等著名画家的丹青妙笔,为我提供了对江南水乡广阔的想象空间。 

今年初夏,真的去了一次周庄。正午时分,我们顶着炎炎烈日,走过很长一段茶楼、酒肆、歌舞厅的“长廊”,终于见到了那方心仪已久的土地。我看到了拱桥、小巷、骑楼、石街……古董般的建筑格调,水巷之中摇曳的小船,曲巷老屋的沧桑,古朴之中透着似曾相识的亲切。正待细细地寻觅昔日梦中的幻景时,思绪却忽然被阵阵鼎沸的嘈杂声惊扰。循声望去,那嘈杂之声出自古巷两旁鳞次栉比的食坊、酒楼,出自密密麻麻的摊床、卖店,出自人头攒动的各色游客组成的长街人海。泅在万花筒似的人流之中,我左顾右盼,汗水早已浸透了衬衫。尽管老宅仍如聊斋故事中那场景的格局,然而眼前的人流、物流早把老街那仅有的一线天光塞得满满当当,我心中禁不住涌出一种淡淡的失落和迷惘。 

周庄,你似乎并非我心仪已久的模样。你那恬淡宁静的氛围在哪里?你那由古运河的浸染而生出的沁人心脾的情致在哪里?

走出摩肩接踵的古巷,我和朋友来到水巷码头,想感受一下“船从家中过”的滋味,于是攀上了一只漆得明黄的木船。船家是一位四、五十岁的胖女人,头上蒙一块印花毛巾,身着靛蓝裤褂,当地人称做船娘。枯坐船头,蓦地想起在一幅油画里认识的周庄:古老的运河之上,横跨着垂直相联的两座拱桥,粉墙黛瓦静静地倒映水中。如今,我正乘船行进在那画境之中。然而,双桥犹在,但古运河那清粼粼的流水却被一艘接一艘的木船遮盖得严严实实,哪里还有倒影可寻?

周庄,这就是你吗?你那神秘幽远如江南丝竹的水韵在哪里?沿河旧屋的雕花格窗中那一张张灵秀的笑脸在哪里?

“山温水软似名姝”说的是水乡以柔见长的特色,这当然是名副其实的。这里的名产,如丝绸刺绣、糯米甜食、地方戏苏昆剧、评弹的曲调都是细腻的、软软的,就连说话的声调也是吴侬软语,温文尔雅。在古镇逗留期间,忽然想起了缠绵凄婉的苏州评弹,于是便在街巷里寻找演唱评弹的说书馆院。然而走遍旧巷老宅,竟然一无所获。只有林林总总的歌舞厅、卡拉OK厅不断散放着强烈的“蹦的”噪音。 

周庄,我不敢置信,这块土地竟是你的名字。你那“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哪里?你那“歌管楼台声细细”在哪里?

于迷惘、混沌之中,我走出了周庄古镇,一颗心也一直在下沉着。有人说,周庄并没有变,桥还是那些桥,屋还是那些屋,水还是那方水。这话也许并不错。周庄的格局、框架乃至躯壳的确还都是明摆着的,那黛瓦粉墙的做工似乎还大大超出了旧时的工艺。遗憾的是,这一切都被“现代化”的色彩所涂抹,所淹没。古运河仍在,儒雅已无;双桥、旧巷仍在,遗风尽失。匠气的装饰,喧哗的商贾,把我以往梦幻之中的繁华幽雅变得奢靡浮躁,恰似让天生丽质的少女穿上了艳俗的服装,让人望而生厌。 

周庄——我半个世纪朝思暮想、梦萦情牵的一方水土。诸多神交已久的先师为我描绘过你的芳容,各路文友向我诉说过你的娟秀。吴冠中先生甚至有“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的结论。但这或许是对往日周庄的怀念,或许是对未来周庄的希冀罢时下,紊乱无序的游人向这里涌流,无孔不入的商海在这里泛滥,如何还能保住这片人间的“净土”。 

我曾几次去过西欧,对那里文物般的老城十分惊叹:街巷、河流、老屋,狭窄的疙疙瘩瘩的路面以至整个城区的格局,都原汁原味地保存着,老屋仍是世袭的主人,店铺还是当年的规模。就连三、四百年前邮局的邮筒,以及开启邮筒的钥匙至今仍然完好地使用着,而我们呢?

去了一次周庄,了却了多年的夙愿。然而在我心海的里程中,周庄却渐渐远去了。尽管这样,我依然相信,周庄,是固有的周庄,她有些扑朔迷离,但她英灵仍在。 

归来兮,梦里周庄那水村山廓、寻常巷陌、子夜吴歌…… 

                                                                                             (选自2002年7月25日《解放日报》)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摇曳(      ) ②迷惘(       ) ③靛蓝(      ) ④奢靡(     

2.根据句意写出文中的成语。

①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②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③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④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多用以形容欣赏了

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         

②吴冠中先生甚至有“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的结论。(             

③然而,双桥犹在,但古运河那清粼粼的流水却被一艘接一艘的木船遮盖得严严实实,哪里还有倒影可寻?(           

④匠气的装饰,喧哗的商贾,把我以往梦幻之中的繁华幽雅变得奢靡浮躁,恰似让天生丽质的少女穿上了艳俗的服装,让人望而生厌。 (          

 4.文中描绘的梦幻中的周庄与现实中的周庄有何不同?请分别概括出它们的特点。

梦幻中的周庄:(                )                                       

现实中的周庄:(                 )                                      

5.请结合文章说说你对“周庄却渐渐远去了”这句话的理解。

6.请简要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7.本文中大量地使用了问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8.本文结尾,作者讲述了自己去西欧所见到的一些情形,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yè ②wǎng ③diàn ④mí  2.①温文尔雅 ②摩肩接踵 ③鳞次栉比 ④沁人心脾  3.①对偶 ②引用 ③反问 ④比喻  4.梦幻中的周庄:氛围恬淡宁静,情致沁人心脾,水韵神秘幽远,声调以柔见长。现实中的周庄:被“现代化”的色彩所涂抹、淹没,没有儒雅,遗风尽失,喧哗、奢靡、浮躁。 5.周庄的格局、框架乃至躯壳的确都还存在着,但是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儒雅、幽静,因为紊乱无序的游人向这里涌流,无孔不入的商海在这里泛滥。周庄已被“现代化”色彩所涂抹、淹没,变得奢靡浮躁。 6.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①叙述者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对象运用第二人称,情感率真炽烈,饱满丰沛;笔触温润细腻,沉稳婉丽。②采用对比手法和大量的问句,来表现梦幻与现实中周庄的差异以及中国与西方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从而凸显作品的主题。 7.文中大量使用问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的周庄的失落和迷惘,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明被“现代化” 色彩所涂抹、淹没的遗憾和不甘,也表达了作者对昔日周庄的怀念和对未来周庄的希冀。8.形成对比,表达了中国和西方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西欧完好地保存了过去的文明,而中国传统文明在紊乱无序的人流中,在无孔不入的商海中遗风尽失。表达了作者对文明失落的遗憾和对未来的希冀。

http://img.blog.163.com/photo/JSD6dJlsCn7Jo_799_kOdQ==/284289726478262708.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