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知识考点及答题技巧
(2013-03-27 16:03:5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初中语文阅读精讲巧练 |
初中语文阅读知识考点及答题技巧
2013年3月26日下午,天佑学习成长中心的曾老师与家长们互动,传授了初中语文学习的阅读理解考点及答题技巧,在将近三个小时的交流时间中,曾老师为家长们讲解了大量实用的公式化的答题技巧,家长们又学到了一招,同时也深深理解了孩子们学习的辛苦和不容易。以下是交流的主要内容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4:27:02
最近一段时间忙于做课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和大家聊聊,今天有点时间了,请有想提问的家长来我们聊聊吧,今天我跟大家说说阅读的事吧,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阅读
2015-饶妈(532198005) 14:47:58
好的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4:48:07
因为丢分最多的就是这个知识点,阅读是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阅读要讲究积累,没有积累到一定的量,讲阅读是白费功夫,大家想想,哪个老师不明白阅读丢分非常厉害,可是为什么他不在课堂上讲呢?,就是因为在低年级的时候,讲了不起作用
2015-强妈(644127347) 14:51:04
曾老:这些要跟娃娃些反复强调喔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4:51:12
现在初三的学生,一讲就有效果,是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量,初一是肯定不会讲的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4:52:07
等一段时间,我给家长们讲讲阅读,大家来判断一下,在初一能不能讲阅读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4:52:40
中考一般考四大文体1.说明文;2.议论文;3.散文;4.小说.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4:54:10
初一的时候1.2基本上没有学,才开始有散文的概念,小说就更少了,所以,初一的家长不要着急,到了初二我会讲给他们的
2015-文新妈(457054941) 14:54:59
记叙文阅读不考啊?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4:55:33
记叙文:包含散文和小说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4:56:35
要不,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散文?看看我们的家长们能学成什么样?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00:15
成都市中考06年B卷、07年B卷、08年B卷、09年B卷、10年B卷、12年B卷,7年中有六年考了散文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01:20
第一种题型就是:
一、概括本文(段)的内容
典型例题:
答题技巧:
①概括文段内容,抓段落中心句。
②(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02:58
答题要求:“准确”、“清楚”、“简洁”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04:27
父亲: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ab1d70101ckk3.html
如06年的(成都市中考题,后面都以成都市的中考题为例)
9.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08:49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可以整理出答案:谁:父亲,什么事(变为什么情况下):家境窘迫的情况下
做了什么:让“我”读书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10:31
这样,完整的答案就是:第一次感动是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11:18
第二次感动也照此方法来分析整理,这样第二次感动的答案就是:(家长们来答吧)
2014-木木(130866860) 15:15:32
父亲在炎热的夏天挑着重物送我去上学
2015-饶妈(532198005) 15:15:51
父亲在骄阳似火的夏日用扁担挑着我的行李送我去上学。
2015-洋妈(1458627814) 15:17:24
父亲不怕苦,在家境不好的情况下坚持让我继续上大学
2015-洋妈(1458627814) 15:17:51
孩子们真的不容易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18:03
现在要回答的是第二次感动
在烈日下(指什么状态下),
看见(是我)
什么事: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
结论:因此而感动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23:28
好了,我们再来下面这道吧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ab1d70101ckka.html
08年8.文中的“小枣树”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是什么?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28:54
答题技巧:①概括文段内容,抓段落中心句。抓住第三自然段来回答就行了这一段说了“小枣树”具有怎样的特点?然后想想作者主要是写杨木桩,为什么要写“小枣树”
2015-饶妈(532198005) 15:34:03
小枣树是为了衬托杨木桩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34:17
那么,我们知道,其它对象都是为要表现的对象服务的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34:58
怎么服务呢?或从正面,或从反面去表现主要对象
2015-洋妈(1458627814) 15:35:47
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
2015-治伟妈(236600502) 15:36:00
由弱突出强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36:30
治伟妈说得很好,这样一理解,我们看“小枣树”:弯腰曲膝、软弱无力、消极生存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37:43
因此:杨木桩对应就是:坚毅、顽强、积极向上,所以,归纳特点就是:小枣树是弯腰曲膝、软弱无力的、消极生存的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38:50
第一问解决了,第二问就不是问题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39:11
意图就非常明显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39:28
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在于将小枣树与杨木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存状态形成鲜明对比(1分),突出杨木桩的坚毅、顽强、积极向上的特点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40:03
再来哈!10年B卷:
怎么跌的有尊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ab1d70101ckkn.html
7.从文章题目到文中的一个个追问,都显现了作者的思考,她针对“男孩自杀”事件阐述了自己的哪些看法?结合文意概括回答。(6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40:20
(6分)喽,答题技巧①概括文段内容,抓段落中心句。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45:35
1.注意第七自然段
2015-文新妈(457054941) 15:46:02
1.世人的冷漠2.没有值得信任的人3.缺少家人的关心4.教育的缺失
第六自然段
2015-文新妈(457054941) 15:47:28
面对困境心灵教育的缺失
2015-文新妈(457054941) 15:48:44
曾老,说说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48:59
答案:①当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跌倒时,我们社会缺少应有的关爱(2分);②我们的教育教会孩子追求卓越却没有教会孩子怎样去面对跌倒(2分);
2015-文新妈(457054941) 15:49:29
嗯,要结合文章来答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49:34
总结一下:
概括文章内容有两种题型:
①概括文段内容,抓段落中心句。
有几点答几点,务必要答完整
②(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第二种要灵活运用,注意题目的变型
可可(1282286161) 15:52:05
听了的就受益,我都是看热闹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52:34
不能稍微变化一下,就不知道是哪个考点的考题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53:11
下面我们来谈第二个知识考点:
二、赏析重点字、词、句及作用
典型例题1:
典型例题2: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54:57
典型例题1:
答题技巧
表现了人、事、物的特点
①传神地刻画了事物……的情状;
②生动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③形象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56:37
(二)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答题技巧
①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还原;
②然后弄清楚上下句具体语境;
③答题时先解释清楚词语本身的含义;
④再结合语段语境,说出词语表现了
答题模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只要把省略号的地方填出来就是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59:00
老王: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ab1d70101ckpt.html
请说说句中划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2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5:59:16
句中划线词语:镶嵌,在第六自然段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07:59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08:24
答题模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09:14
答案:“镶嵌”一词准确形象生动,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1分)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悲酸和同情。
与“答题模式”几乎不差什么哦,这就成了填空题了
2015-唯熠妈(442909903) 16:10:42
学了一招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11:14
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2011安徽中考题《生机勃勃的太阳花》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ab1d70101ckpy.html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11:29
加点词:闪
2015-唐鹭妈妈(360224389) 16:12:33
闪是一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叶下耀眼的小花,表达作者内心的喜悦心情
2015-文新妈(457054941) 16:12:48
形象生动写出太阳花鲜艳的特点
2015-文新妈(457054941) 16:13:33
表现作者的惊叹之情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13:46
句中划线词语:闪
答题模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5-文新妈(457054941) 16:14:23
形象生动写出太阳花鲜艳的特点,表现作者的惊叹之情
2015-饶妈(532198005) 16:14:35
“闪”形象生动的表达出小花的少和可爱,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15:01
答题思路:
原文语段: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答案: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17:27
成都市12年:
10.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5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19:31
成都市12年:目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ab1d70101ckq2.html
10.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5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20:26
[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可选择“无边无际”“时空长河”“凝望”“交会”等词语进行品析
我们就以“交会”为例吧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23:19
所以我说不能初一的时候不能讲阅读
讲了也白讲,因为他的积累还不到位
那些不顾实际讲的老师,要么就是骗家长骗孩子的不负责任;
要么就是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应不应该讲
我接触到很多初一的家长,强烈要求讲阅读。
我说不现在绝对不讲
2014-木木(130866860) 16:27:13
看了这些文章,我觉得语文要学得好,必须要比较感性的人,读这些文章才品得出那些词句要表达的作者内心的感受,要很敏感的人才能答得准确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27:18
为什么孩子们总是扣分,它是综合能力的考察,没读懂题意或文章,就是有公式也挣不了分的
说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的
2014-木木(130866860) 16:29:15
所以要有很细腻的心思才能把握住作者的内心感受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29:21
但,家长们不要告诉孩子们
要不然他们觉得还早,就不学了,尽量积累
2015-唯熠妈(442909903) 16:30:02
好的,今天这课听的收获多多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30:17
还没有完呢
这才第二个考点哦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31:17
答案:“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1
2014-木木(130866860) 16:31:30
议论文说明文反而会好一点吧?
2015-沁东爸(1421622069) 16:31:50
曾老师,多读一些什么书,推荐一下,还有怎么读,能不能详细讲一下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31:52
首先去读老师要求和课本上要求的名著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33:28
典型例题2:画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读书要注意读他精彩的地方时,想想他是怎么写出来的,有什么方法和技巧
这些方法和技巧起了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抽去他的方法技巧,再看看文章会是什么状态
这样就在比较中摸索到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41:58
回到正题上来
典型例题2:画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题技巧
①引出所写对象(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②照应文章标题,点题;
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
在中间:
1.承上启下;
3.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在结尾:
①总结全文,解释全文主旨;
②照应前文,照应文章标题
③引人深思。
其作用没有总结完
还有很多,还是那句话,要灵活运用。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48:06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题: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48:25
品评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3分)
——《亲爱的爸爸妈妈》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ab1d70101ckqj.html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48:39
《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孩子们的课文
品评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3分)
一般回答三步
1.有什么样的效果;
2.联系课文分析这个效果
3.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四个短语,四个句号。两字一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1分)不仅描写了阴暗的天气,更是渲染了无限悲哀的氛围(1分)。透露了作者内心中沉重的心情(1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53:40
答题技巧:关注句式特点。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53:55
1、指明运用句式特点。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疑问句,反问句等,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54:24
2、说清具体表达效果及作用。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感叹句——便于抒情;抒情强烈。
反问句——加强语气语调,引人深思;
排比句——气势磅礴、层层深入;
对偶句——铿锵凝练,整齐美观;
重复句——反复强调,余韵悠然;
长短句——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54:52
答题模式:这是个……句,(作用)……表达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55:44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09年芜湖市中考题《江南瓦》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ab1d70101ckqm.html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56:32
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画线的句子: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答题思路:从句式特点、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58:08
答案: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58:37
给大家布置点作业吧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59:14
今天的作业,明天交上来哈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6:59:57
成都市中考试卷06年B卷:
8.文章第①段作者就写
成都市中考试卷07年B卷:
12.如何理解全文最后一话:心中有一朵花,它慢慢鼓动花瓣,发出的声音以一个开端的姿态去大及你的骨骼,唤起了一丝一丝的光线,越来越多的织成希望,在你心中铺张。(5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7:01:00
8.文章第②段画波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成都市中考试卷10年B卷
9.结合文章理解:“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一句的含义。(4分)
成都市中考试卷12年B卷
10.按要求对文中A、B两处画线句进行鉴赏。(5分)
(2)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赏析B句。(3分)
语文曾老师(2697373202) 17:04:19
今天我们学习了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中的概括大意、词语含义(理解)、句子作用等答题技巧
一定要灵活掌握
比如题型的变化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