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大自然的脚步——农历十二月(1)
(2012-12-26 12:04: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学阶段的教育 |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农历十二月(1)
农历12月的节气有大寒和小寒,节日有腊八节,接近春节,有迎接春节的一系列活动,如扫除、准备年货, 农历12月23日送灶神,31日是除夕。这个月的后半部分的内容与春节相关,比如《灶王爷》、《年怪的故事》。
按照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冬天属水,代表气体向下的运动方式。水往低处流,冬天万物休眠,为春天蓄积养料。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在《中国神话哲学》(叶舒宪著)书中我发现,澳大利亚土族神话讲到,冬季到来时,万物都很悲伤,而最最悲伤的是河神和湖神,他们渴望太阳的温暖和亮光,于是出发去找渐渐远去的太阳,他们不断地向着天空上升,尽一切力量来到太阳神那里。太阳神赞许他们,把他们变为水滴降落在大地上,成为雨露。雨露滋润了青草和花朵,带来了新的生命。
按照中国古人的说法,冬天太阳远离我们,天气越来越冷,太阳的能量储藏在水里,到了春天,水里的能量转化为植物生长的能量。“冬气属水。生物的生命,全是太阳射到地面的热所产生。今夏太阳射到地面的火热,即是来年生物生命之根。然此火热,必须经过秋时降入土下,经过冬时,藏于土下的水中,然后能生生物的生命。冬时大气沉而能藏,沉而能藏者水也。大气热则上浮,寒则下沉。故冬时大气,寒沉而属水气。”
(来自: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uanyundongdeguzhongyixu
原来太阳和水有着深刻的联系。
上个月已经选了和水有关的2个故事:《白银蛇河》和《精卫填海》。这个月继续有和水有关的故事《长发妹》、《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日本民间故事《出盐的石磨》。此外还有壮族的民间故事《美丽的壮锦》、《到天边去》,蒙古族民间故事《参娃》、汉族民间故事《七兄弟》,适合公立元旦前讲述的日本民间故事:《黄莺的宫殿》、《戴斗笠的地藏菩萨》、《盖住脚印的雪》。和动物有关的民间故事《杜鹃和灰喜鹊》。
陡高山腰上有一道长长的瀑布,像一个女人躺在悬崖上,把她的又长又白的头发垂下山来一样。当地的人把这瀑布叫做白发水。这里流传着一个长发妹的故事哩!
一阵大刚刮来,把长发妹刮到山脚底。长发妹闷头闷脑地走回家来。她不敢把泉水的事告诉给妈妈听,更不敢告诉给村上的人听。
长发妹自言自语地说:“长发妹,你好怕死啊!因为你怕死,田地上的泥块才干巴巴!因为你怕死,田地里的庄稼才黄枯了!因为你怕死,全村的人才汗流满面、气喘叭哈!因为你怕死,老爹爹才跌断了腿!你,你,你……”
接着,她又说出发现泉水的经过,只是没有把山神的话说出来。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盘古开天的时候,海水是甜的,可后来为什么变咸了呢?
有一天,儿子小虎进山去打柴,忽听一阵动物的惨叫,他蹑手蹑脚地溜过去,发现是一只狐狸掉下了山崖,挂在半腰的一棵树上。看着它那副惨状,小虎的心软了,尽管狐狸的名声不好,可它毕竟是一生灵呀!
他又一次抬起头,发现一个与他同龄的小男孩,躲在树后正朝他笑呢。“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小虎望着那陌生的男孩,不解地问。
那男孩走过来,用感激的目光望着他:“那天你救了我的命,我爹妈要谢你哪!”小虎一愣:“我没救过人哪?”忽然,他想起了那只狐狸。“你是……”
“有什么好谢的,那天换了谁都得救你。”小虎不以为然地说。
“不,我爹说象你这样的好人不多,他一定要谢你,我已经在这等了你三天了,你一定要去我家。”那男孩哀求道。
“我什么也不要。”小虎说。
“不,你一定得要,不然我就跳到悬崖下边去,就象你没救过我一样!”那男孩生气地说。“好吧!”他们来到一个山洞前,那男孩说:“到了。”
一位老大爷和一位老太太见小虎来了,急忙迎上来,拉着他的手连连道谢:“孩子,多亏你救了我们的独生儿子呀!你是救了我们三条命呀!”丰盛的酒宴摆上了,小虎长这么大也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呀!他吃饱了喝足了,起身告辞。
老大爷捧来一盘金子,老太太端来一盘银子,小虎摇摇头说什么也不要。老两口犯了愁:“这样吧,我家的东西随你挑,要什么,给什么。”小虎想了想,指着门后的石磨对老人道:“我就要它吧!
老大爷点点头道:“好吧,我告诉你使用它的咒语。”
晚上他悄悄地躲在小虎家附近,偷看小虎磨盐,还偷听见了小虎念的咒语。第二天,他瞅着小虎不在家,就闯进屋里偷走小石磨,上船跑了。
船在大海上飞快地行驶着,他看着小磨越想越美,忍不住要试一试。于是他念起了咒语。
小磨转了,盐末流出来了,白花花的,真醉人哪!他笑啊,跳啊,高兴得大声叫道:“我要发大财喽!”白花花的盐末流了一大堆;白花花的盐末流满了船。
阔商淹死了,海水也从此变得咸了,因为那个小石磨至今还在转,盐仍然在往外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2e50401000aqc.html
出盐的石磨
很久以前,有个地方住着兄弟二人。哥哥老想着让兄弟去当倒插门女婿,可是兄弟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决心过自主自立的生活。
不久,弟弟娶了媳妇,但借住在别人家里,紧紧巴巴地过着日子。入冬以后,因为没有了工作,小两口连吃的也成问题了。大年三十晚上,眼看米柜见了底,不得已跑到哥哥的家里,苦苦请求道:“借给我们一升米行吗?”。
“你说什么?每年就过一次年,你连过年吃的米都没有,亏你也是有老婆的人!上别的地方借去吧。”说完,哥哥居然把弟弟赶了出来。
弟弟无精打采地朝山上走去,来到山顶,忽然看见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正在捡柴禾。
“你这是去哪儿呀?”老头儿问道。
“今天是除夕夜,可是我连给神上供的米也没有,所以才出来瞎转悠。”
“不用发愁,你把这个拿走吧。”说着,老头儿递给他一个麦子面馒头。随后,老头儿又说:“一会儿,你去树林里的神社一趟。在大堂的后面有一个洞,里面住着一群小矮人,他们很喜欢你拿的这个馒头。等他们向你要的时候,你就说‘不是不可以,而且我不要钱也不要物,只要你们用的磨盘来交换’。”
弟弟按照老头所说,走到大堂的后面一看,果然有一个洞。钻到洞里,又发现很多小矮人,熙熙攘攘、很是热闹。为了看个清楚,他拿起了一根稻草,上面沾的很多小人儿纷纷落下来,摔倒在地。弟弟感到很奇怪,“喂,我带你们走吧!”说着,抓起一个拿在手里。
这些小矮人非常高兴:“还是你个子大,居然有这么大的力气。”一边说着,他们猛地抬头发现了弟弟带来的馒头:“哎呀,你带了这么好的东西来,一定要送给我们呀。”
很快,小矮人们不知从哪里拿来了很多黄金,摆在弟弟面前。
“哎呀,我不要这些黄金。这可是个非常宝贵的馒头,你们必须拿石磨来换才行。”他把老头儿教的话说了一遍。
小矮人的头领听了以后说道:“还真是有点儿为难。石磨可是绝无仅有的宝贝呀,不过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不一会儿,就拿来了小石磨,换走了馒头。
于是,弟弟就拿着石磨往外走,到门口的时候听到了蚊子嗡嗡般的声音:“杀人啦,杀人啦!”仔细一看,原来有一个小矮人被夹在了自己木屐的齿缝里。“实在不好意思,对不起。”弟弟很小心地把那个小人捏了出来,又把他放回洞中。
回到山顶,刚才的那个老头儿还在等他:“石磨拿来了吧?这可是个宝贝呀。你只要说出想要的东西,同时向右推磨盘,这些东西就会自动出现。如果向左推,就会停止。”听了老头这番话,弟弟拿着小石磨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大过年的你到哪儿瞎逛去了,哥哥给咱们什么东西了吗?”媳妇很不高兴地问道。
“哎呀,总算淘了样好东西,快把席子铺上。”
席子铺好后,把小石磨放在了上面。然后,一边念叨着“米来,米来”,一边向右推着磨盘。一斗、两斗,果然汩汩地流出了大米。一会儿,又说着“鱼来,鱼来”,两条、三条,很多活蹦乱跳的鱼就出来了。就这样,他们备齐了所有想要的东西,好好地过了个年。
天亮之后就是新年了。兄弟往周围看了看,虽说自己一夜暴富,毕竟还借住在别人家里,感到很不爽,就决定再建一套新房子。边说“房来,房来”边推磨,一座财主家的宅子果然就出来了。先是五间和三间的两座库房,再是正房和马厩,甚至还有七匹马。然后,又说“年糕来”、“酒来”,把周围的亲朋好友都请来,好好庆祝了一番。
“好呀,太气派啦。”
“真想不到呀!”
被邀请的人们都很吃惊,只有哥哥很不高兴。“我弟弟到底遇到什么好事了,真是不可思议呀。”一边嘀咕着,一边东张西望。弟弟想送给大家礼物,就跑到里屋,一边推磨,一边在嘴里念叨着“点心来、点心来”。哥哥偷偷看了个一清二楚,哎呀,原来是这个石磨在作怪呀。
回去之后,哥哥趁弟弟俩口子睡熟的时候,悄悄潜回那间屋子,把石磨偷走了。顺便还拿了些年糕和点心,一口气逃到了海边。正好有条船拴在那里,真是天赐良机呀。他急忙跳上船,借来缆绳朝着海里划去。一边划船,一边兴奋地盘算着去个新地方,凭借这个石磨当上大财主。
感到有点儿饿了,就吃了一点儿年糕和点心。随后又想吃点咸的,就拿出石磨,一边推一边叨念“盐来、盐来”。不一会儿,就出了足够多的盐,虽然不想要了,但不知道怎样才能停下来。推呀推呀,船上的盐已经堆成了小山。慢慢地,船被压得沉了下去,哥哥也被淹死了。
据说因为没人知道怎样才能让石磨停下来,所以海水至今都是咸的。
(译自日文版稻田浩二、稻田和子《日本民间故事百篇》(2003年版),第102-107页 下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eaf2e80100eifd.html)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巍巍乎志在高山”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
【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
【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又六飮之一
和水有关的词语:背水一战
这些和水有关的词语,我从网上搜到后,进行了删减。家长根据需要,可以再删减,也可以结合成语讲一讲故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矣。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
《纬书集成•春秋元命包》云: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也。宋圴注曰:天表地里皆有水,互相蒸腾,化为雨露。
《吕氏春秋·圜道》:“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日,日夜一周,圆道也。”太阳的日夜运行是圆道。“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圆道也”可见,这里所述说的是水的循环运动也是圆道的表现形式。
水是我们每天的必需,可以讨论什么水对我们人体最健康?饮料里面富含糖、添加剂、防腐剂、色素等,对我们的身体有百害而无一益。还有,“通常我们只知道动物和植物有衰老的过程,其实水也会衰老,而且衰老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害。据科研资科表明,水分子是主链状结构,水如果不经常受到撞击,也就是说水不经常处于运动状态,而是静止状态时,这种链状结构就会不断扩大、延伸,就变成俗称的‘死水’这就是衰老了的老化水。现在许多桶装或瓶装的纯净水,从出厂到饮用,中间常常要存放相当长一段时间。桶装或瓶装的饮用水,被静止状态存放超过3天,就会变成衰老了的老化水,就不宜饮用了。储存较长时间的水,未成年人如常饮用存放时间超过3天的桶装或瓶装水会使细胞的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生长发育,而中老年人常饮用这类变成老化水的桶装或瓶装水,就会加速衰老。专家研究提出,近年来,许多地区食道癌及胃癌发病率增多,可能与饮用水有关。”
一幅壮锦①
古时候,大山脚下有一块平地。平地上有几间茅屋。茅屋里住有一个妲布②,她的丈夫死去了,剩下三个仔。老大叫勒墨,老二叫勒堆厄,老三叫勒惹③。
妲布织得一手好壮锦。锦上织起的花草鸟兽,活鲜鲜的。人家都买她的壮锦来做背带心,被窝面,床毡子。一家四口,就靠妲布的一双手织壮锦过日子。
有一天,妲布拿起几幅壮锦到圩上去卖。看见店铺里有一张五彩的画,画得很好。画上有高大的房屋,好看的花园,大片的田地;又有果园、菜园和鱼塘;又有成群的牛羊鸡鸭。她看了又看,心头乐滋滋的。本来卖锦得的钱,打算全都买米的,但因为爱这张画,就少买一点米,把画买了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妲布几次坐在路边打开画来看。她自言自语地说:“我能生活在这么一个村庄里就好了。”
回到家,她把图画打开给儿子们看。儿子们也看得笑嘻嘻的。
妲布对大仔说:“勒墨,我们最好住在这么一个村庄里啊!”
勒墨撇撇嘴说:“阿咪④,睡个梦吧!”
妲布对第二仔说:“勒堆厄,我们住在这么一个村庄里才好啊!”
勒堆厄也撇撇嘴说:“阿咪,第二世吧!”
妲布皱着眉头对三仔说:“勒惹,我不得住在这样一个村庄里我会闷死的。”说完,长长叹了一口气。
勒惹想了一想,安慰妈说:“阿咪,你的锦织得很好,锦上的东西活鲜鲜的。你最好把这张图画织在锦上,你看着看着,就和住在美丽的村庄里一样了。”
坦布想了一会,啧啧嘴说:“你说的话很对,我就这样做吧!不然我会闷死的。”
妲布买起五彩丝线,摆正布机,依照图画织起来。
织了一天又一天,织了一月又一月。
勒墨和勒堆厄很不满意妈这样做。他们常拉开妈的手说:“阿咪,你尽织不卖,专靠我们砍柴换米吃,我们太辛苦了!”
勒惹对大哥、二哥说:“让阿咪织吧,妈不织会闷死的。你们嫌砍柴辛苦,由我一个人去砍好了。”
于是一家人的生活,就由勒惹不分日夜地上山砍柴来维持。
妲布也不分日夜地织锦。晚上用油松燃烧起来照亮。油松的烟很大,把妲布的眼睛也熏坏了,红巴渣的。可是,妲布还是不肯歇手。一年以后,妲布的眼泪滴在锦上,她就在眼泪上织起了清清的小河,织起了圆圆的鱼塘。两年以后,妲布的眼血滴在锦上,她就在眼血上织起了红红的太阳,织起了鲜艳的花朵。
织呀织的,一连织了三年,这幅大壮锦才织成功。
这幅壮锦真美丽呀!
几间高大的房子,蓝的瓦,青的墙,红的柱子,黄的大门。门前是一座大花园,开着鲜艳的花朵。花园里有鱼塘,金鱼在塘里摆尾巴。房子左边是一座果园,果树结满红红的果子。果树上有各种各样的飞鸟。房子右边是一座菜园,园里满是青青的菜,黄黄的瓜。房子后面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有牛羊棚,鸡鸭笼。牛羊在草地吃草,鸡鸭在草地上啄虫。离房子不远的山脚下,有一大片田地,田地里满是金黄的玉米和稻谷、清清的河水在村前流过,红红的太阳从天空照下来。
“啧,啧,这幅壮锦真美丽啊!”三个仔赞叹着。
妲布伸一伸腰,擦着红巴渣的眼睛,咧开嘴巴笑了,笑得咕咕响。
忽然,一阵大风从西方刮过来,“劈噗”一声,把这幅壮锦卷出大门,卷上天空,一直朝东方飞去了。
妲布赶忙追了出去,摇摆着双手,仰着头大喊大叫。啊呀!转个眼壮锦不见了。坦布昏倒在大门外。
三兄弟把妈扶回来,睡在床上。灌了一碗姜汤,她慢慢醒过来。她对长子说:“勒墨,你去东方寻回壮锦来,它是阿咪的命根啊!”
勒墨点点头,穿起草鞋,向东方走去,走了一个月,到了大山隘口。
大山隘口有一间石头砌的屋子,屋子右边有一匹大石马。石马张开嘴巴,想吃身边一蔸红红的杨梅果。屋门口坐着一个白发老奶奶。她看见勒墨走过就问他:“后生仔,你去哪里呀?”
勒墨说:“我去寻一幅壮锦,是我妈织了三年的东西,挨大风刮往东方去了。”
老奶奶说:“壮锦是东方太阳山的一群仙女要去了。她们见你妈的壮锦织得好,要拿去做样子。到她们那里可不容易哩!先要把你的牙齿敲落两颗,放进我这大石马的嘴巴里。大石马有了牙齿,才会活动,才会吃身边的杨梅果。它吃了十颗杨梅果,你跨到它的背上,它就驮你去太阳山。在路途中要经过熊熊大火的发火山,石马往火里钻过,你得咬紧牙根忍耐,不能喊痛。只要喊一声,你就挨烧为火炭。越过了发火山,就到汪洋大海。海里风浪很大,会夹着冰块向你身上冲过来。你得咬紧牙根忍耐,不能打冷战。只要打一个冷战,浪头就把你埋下海底。渡过汪洋大海,就可以到达太阳山,向仙女要回你妈的壮锦了。”
勒墨摸摸自己的牙齿,想想大火烧身,想想海浪冲击,他脸刷的青起来。
老奶奶望望他的脸,笑笑地说:“后生仔,你经受不起苦难的,不要去吧!我送你一盒金子,你回家好好过生活吧!”
老奶奶在石屋里拿出一小铁盒金子交给勒墨。勒墨接过小铁盒回身走了。 勒墨一路走回家,一路想:有这一小盒金子,我的生活就好过了。可不能拿回家呀,四个人享用哪有一个人享用那么舒服呢。想着想着,他就决定不回家,向一个大城市走去。
妲布病得瘦瘦的,躺在床上等了两个月,不见勒墨转回家。她对第二个儿子说,“勒堆厄,你去东方寻回壮锦吧。那幅壮锦是阿咪的命根啊!”
勒堆厄点点头,穿起草鞋,向东方走去。走了一个月,到了大山隘口,又遇着老奶奶坐在石屋门口。老奶奶又照样对他说了一番话。勒堆厄摸摸牙齿,想想大火烧身,想想海浪冲激,他脸孔刷的青了。
老奶奶也交了一小铁盒金子给他。他拿着小铁盒,也和大哥的想法一样,不肯回家,向着大城市走去。
妲布病在床上,又等了两个月,身体瘦得象一根干柴棒。她天天望着门外哭。原来是红巴渣的眼睛,哭呀哭的,就哭瞎了,看不见东西了。
有一天,勒惹对妈妈说:“阿咪啊!大哥二哥不见回来,大约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我去吧,我一定要把壮锦寻回来。”
妲布想了一想,说:“勒惹你去吧!一路上留心自己的身体啊!附近的邻居会照顾我的。”
勒惹穿起草鞋,挺起胸脯,大踏步向东方走去。只半个月就到了大山隘口。在这里又遇见老奶奶坐在石屋门前。
老奶奶照样对他说了一番话,接着说:“娃仔,你大哥、二哥都拿一小盒金子回去了。你也拿一盒回去吧!”
勒惹拍着胸脯说:“不,我要去拿回壮锦!”接着,他在路上拾起一块石头,敲下自己两颗牙齿,把牙齿放在大石马嘴里。大石马活动起来,伸嘴就吃杨梅果。勒惹看它吃了十颗,即刻跳上马背,抓住马鬃毛,两腿一夹,石马仰起头长嘶一声,“必里卜碌”地向东方跑去。
跑了三天三夜,到了发火山。红红的火焰向人马扑过来,火烫着皮肤吱吱响。勒惹伏在马背,咬紧牙根忍受。约摸半天才越过发火山,跳进汪洋大海里。海浪夹着大冰块冲击过来,打得又冷又痛。勒惹伏在马背上咬紧牙根忍受着。半天工夫,跑到了对岸。这里就是太阳山了。太阳暖暖和和地照在勒惹的身上,好舒服啊!
太阳山顶上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房子,里面飘出女子的歌唱声和欢笑声。 勒惹把两腿一夹,石马四脚腾空跃起,转眼到了大房子的门口。勒惹跳下马来,走进大门,看见一大群美丽的仙女围在厅堂里织锦。阿咪的壮锦摆在中间,大家依照它来学织。
她们一见勒惹闯进来,吃了一惊。勒惹把来意说明了。一个仙女说:“好,我们今晚上就可以织完了,明天早上还给你。请你在这等一晚吧。”
勒惹答应了。仙女拿了许多仙果给他吃。仙果味道多好啊!
勒惹身体很疲倦,靠在椅子上呼呼睡着了。
夜里,仙女们在厅堂上挂起一颗夜明珠,把厅堂照得明明亮亮的。她们在连夜织锦。
有一个穿红衣的仙女,手脚最伶俐,她首先织完。她把自己织的和妲布织的一比,觉得妲布织的好得多:太阳红耀耀的,鱼塘清溜溜的,花朵嫩鲜鲜的,牛羊活灵灵的。
红衣仙女自言自语地说:“我若是能够在这幅壮锦上生活就好了。”她看见别人还没有织完,便顺手拿起丝线,在妲布的壮锦上绣上自己的像。像站在鱼塘边,看着鲜红的花朵。
勒惹一觉醒来,已经深夜,仙女们都回房睡觉了。在明亮的珠光下,他看见阿咪的壮锦还摆在桌子上,他想:明天她们若是不把壮锦给我,怎么办呢?阿咪病在床上很久了,不能再拖延了啊!我还是拿起壮锦连夜走吧。
勒惹站起来,拿起阿咪的壮锦折叠起来,藏在里衣胸口。他走出大门,跨上马背,两腿一夹,石马趁着月光,“必里卜碌”地跑了。
勒惹咬紧牙根,伏在马背上,渡过了汪洋大海,翻过了发火高山,很快又回到大山隘口。
老奶奶站在石屋前笑哈哈地说:“乖仔,下马吧!”
勒惹跳下马来。老奶奶在马嘴里扯出牙齿,安进勒惹的嘴里。石马又站在杨梅树边不动了。
老奶奶在石屋里拿出一双鹿皮鞋,交给勒惹说:“乖仔,穿起鹿皮鞋快回去吧,阿咪快要死了!”
勒惹穿起鹿皮鞋,两脚一蹬,一转眼就到了家。他看见阿咪睡在床上,瘦得象一根干柴,有气无力地哼着,真的快要死了。
勒惹走到床前,喊一声“阿咪”,就从胸口拿出壮锦,在阿咪面前一展,光彩耀眼,阿咪的眼睛亮了。她一骨碌爬起床来,笑咪咪地看着她亲手织了三年的壮锦。她说:“仔啊,茅屋里黑墨墨的,我们拿到大门外太阳光下看吧。” 娘仔走到门外,把壮锦展铺在地上。一阵香风吹来,壮锦慢慢地伸宽,伸宽,把几里宽的平地都铺满了。
妲布原来住的茅屋不见了。只见几间金碧辉煌的大房子,周围是花园、菜园、田地、牛羊,象锦上织的一模一样。妲布和勒惹就站在大房子门前。
忽然,妲布看见花园里鱼塘边有个红衣姑娘在那里看花。妲布急忙走过去问。姑娘说,她是仙女,因为像绣在壮锦上面,就被带来了。
妲布把仙女邀进屋里,共同住下。
勒惹和这个美丽的姑娘结了婚,过着幸福的生活。
妲布又邀附近的穷人也来这个村庄住。因为她在病中,得到他们的照顾。 有一天,村旁来了两个叫化子。他们就是勒墨和勒堆厄。他们得了老奶奶的金子跑到城里去大吃大喝。不久,金子用完了,只得做叫化子讨乞过活。
他们来到这个美丽的村庄,看见阿咪和勒惹夫妻在花园里快快乐乐地唱歌。他们想起过去的事情,没脸进去,拖起讨乞杖跑了。
① 壮锦:壮族女子织的锦。
② 妲布:壮话,即老妇人。
③ 勒墨、勒堆厄、勒惹:壮话,即长子、次子、第三子。
④ 阿咪:壮语,即妈妈。
很久以前,某地有个茶馆。一位漂亮姑娘每天早晨都会拿五文钱来买茶。店里的伙计觉得很奇怪,便找个机会悄悄跟踪着她,穿过长长的原野、来到了密林深处。往前又走了没几步,一座华丽的宫殿出现在面前。看到每天来的那位姑娘正在独自品茶,伙计连忙说“您好、您好”。那位姑娘虽然很吃惊,还是热情招呼道:“是伙计呀,欢迎。快请进来吧”。说完,拿出了点心和年糕,给予热情招待。然后,姑娘又说,“我有事需要出门一下,你留下来替我看家吧,顺便可以到处玩一玩。只是,旁边宫殿的十二间殿堂千万不要进去。”嘱咐完了以后,姑娘就出门了。
可是,伙计还是禁不住诱惑想去看个究竟。偷偷推开门,来到了正月的殿堂。只见壁龛上镶嵌着松梅竹,旁边放着年糕、虾、海带和橙子等,一群孩子穿着红色和服正在饮着甘冽的美酒。
下一间殿堂里是二月的场面。“稻菏神庙会”上农神神社的牌坊鳞次栉比,参拜的人群熙熙攘攘,玩具店铺里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接下来是三月殿堂。玩具偶人商店里,天皇和皇后、五人奏乐、以及小鸽子和小狗、小马的造型等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四月的殿堂里是释迦牟尼的塑像。花御堂布置一新,沐浴了香茶的释迦牟尼傲然矗立,仿佛仍在口诵“天上地上,唯我独尊”。(译者注:4月8日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日,在日本的佛教寺院中,要过佛诞节以示庆祝。在这一天,每个佛教寺庙的院子里都有一间小厅布置成的“花御堂”,里面摆满各色鲜花。小厅中间是一盆水,盆中有一尊佛祖诞生像。前来参拜的人会把甘茶(阿玛茶或八仙花茶)倒在雕像的头上。另外根据传说,释迦牟尼刚一诞生,就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上,唯我独尊”。然后,从空中降下九条龙来,喷出纯洁的水柱,给他“沐浴净身”。)
五月的殿堂挂满了鲤鱼旗,描述的是端午传统佳节的场景。不仅有铠兜和武士的人形作装饰,笹卷等甜点也是琳琅满目。
六月的殿堂里放着具有健齿功能的冰饼。那些上山参拜的人们正是借此充饥,背着大大的“梵天”幡杆每天往复穿梭(译者注:“梵天”幡杆在日本被认为是象征神灵降临的神圣标志,高约4米。过去都是用纸或稻草做成,近来多用彩布做成的竹笼进行装饰。幡杆由儿童、街区、或公司组成的队伍分别扛举,寄托了人们对作物丰收、家人安康、生意兴隆的祈愿)。
七月殿堂里,青竹上灌满了写着各种颜色的七夕祝福彩纸,还有桃子和瓜果等各种供品。接下来13日就是鬼节了。秋草花以及各种祭奠先祖的供品应有尽有。此外,还有各村各镇敬奉守护神的咚咚大鼓,以及震天动地的狮子舞。
在八月赏月的殿堂里,摆放着米粉团、牡丹和蒲苇作为装饰、悬挂着蟋蟀笼,人们手捧着芋头汁在热情地推杯换盏。
九月殿堂里面,则因为正值收获的季节,人们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在13日晚上的“名月”之际,大家还是准备了丰盛的煮栗子和青豆等一起聚餐。
十月的殿堂,远处的山峦蒙上了白头巾,庭院里的树叶也开始随风飘落。家家户户吃上了新的年糕,一个个吃得肚满肠肥。
十一月的祭财神仪式上,准备了丰盛的鲑鱼来招待来宾。同时,开始天天下雪。
腊月,人们开始为新年捣制年糕、买鱼、大扫除,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也跟着添乱,坐到被炉里面一边听大人讲故事一边嬉戏玩闹。
这就是黄莺的宫殿,人们轻易去不了的地方。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但老婆婆立刻又乐观起来。她说:“老伴啊!虽然只有这些米,但我还是可以做出一粒好吃的饭团呢!”
老公公听了也觉得很开心。但就在他们谈话的时候,在那屋角的老鼠洞砣,有一群小老鼠围着老鼠妈妈哭闹不停,因为他们的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便吵着妈妈要东西吃。但是老鼠妈妈真的是一点儿法子也没有,于是小老鼠们便“吱!吱!”的哭了起来。
老婆婆与老公公看了这种情形也很难过。“好可怜啊!还是将这些糯米给你们吧!不要再哭了呀!将这些糯米做些好吃的年糕,好好的迎接新年的来临吧!”老公公便将那些糯米给了这群饥饿的老鼠。
老鼠们得到了这些糯米非常的高兴,便赶快将糯米磨成年糕的材料,小老鼠们“碰!碰!”的用子打着,准备做成香甜好吃的年糕。
当老公公和老婆婆正在吃稀饭的时候,看见了小老鼠们搬来了许多可以做斗笠的叶子,来到了他们的面前。老鼠妈妈说:“孩子们得到你们所赏赐的糯米都想要好好的报答你们夫妇的大恩。如今搬来了这些叶子,请你们收集起来,也许会对你们有所帮助。请不要嫌弃的收下来吧!”老夫妇看到这么多的叶子,心里非常的高兴。
老婆婆看着这些叶子,突然想到一个主意,便赶忙告诉了老公公。
“老伴,你看这么多的叶子,我们何不将这些叶子编成斗笠呢?如此一来,拿到街上卖了,还可以买些糯米啊!你说好不好呢?”
“真是个好主意!”老公公回答。于是他们就动手编起斗笠来了,小老鼠看到了也都跑出来帮忙。
好不容易的,他们终于完成了五个斗笠,于是老公公道:
“这样可以拿到街上去卖了。等我赚了钱回来,我就顺道买些糯米,还有胡萝卜跟青菜!”
老婆婆将那些斗笠叠起来交给老公公背着,于是老公公便在老婆婆和小老鼠们的道别中踏出家门,上街卖斗笠去了。这时候雪下得很大,地面上已经堆积了厚厚的一层。
“老伴!你可要好好的保重自己,路上要小心哦!”
没多久,老公公看见了前方站着六个人,他走向前一看:
“啊!原来是地藏菩萨啊!怎么头上都堆满了雪?”于是老公公便动手将地藏菩萨们头上的积雪挥去。
“老公公要到街上去卖斗笠。等老公公赚了钱,再回头买些糯米做成年糕来供养菩萨们。但现在我只有用这些雪做成雪球来供养菩萨,请菩萨们先忍耐一下吧!”
老公公说完之后便拾起地上的雪,做成一个个雪球然后将它们一一的放在地藏菩萨前。他虔诚的默祷了一会儿,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于是便整理一下行子,赶紧上路了。
老公公来到了人来人往热闹的街上。这时候整条街道都是忙着采购年货的客人。
“来啊!来啊!胡萝卜白萝卜都有啊!还有上等的蔬菜水果哟!应有尽有,请赶快来买啊!”
叫卖的声音此起彼落的。看着这些卖蔬菜,卖米的小贩如此卖劲的叫着,老公公也跟着喊起来了:“要买上等的斗笠吗?快来买呀!上等的斗笠唷!”
尽管老公公那样使劲的叫卖,但是在这样的大年夜里,有谁会去买斗笠呢?等了好久,也没有一个人来。人们几乎都戴了斗笠出门的,因为雪实在是下得太大了呀。
“唉!像这样再卖不出,我看连糯米跟蔬菜红萝卜都没得买了呢。老婆婆若看我空着两手回去,一定很失望吧!”老公公叹气,边看着匆忙的行人发呆,心里一点法子也没有。
就这样也不知站了多久,太阳已经下山,天色暗了下来。
卖米和卖菜的小贩们也都将门关上,准备回家过年了。又过了些时候,渐渐的街上的行人已渐散去,只剩下寂静的街道了。
老公公又失望又疲倦的踏着沈重的脚步,走回那积了厚雪的路。这时候老公公听到寺庙传来了敲钟的声音“咚!咚!”月亮也升上来了。
“寺庙的钟声响起,今年已经结束了。我希望明年会是个美好的一年。”老公公心里默默的祈祷。
老公公一个人寂寞的走着,走着,好不容易才走到了村子附近。
当老公公抬起头看到白天的地藏菩萨,雪又覆盖了他们的头。于是老公公伸出已冻僵了的手,开始一个个的为他们清除头上的积雪,这时候的老公公已经饿得一点力形也没有了。
“菩萨啊!老公公今天一顶斗笠也没卖出去,本想买些年糕来供养你们,可是现在已办不到了。请你们要原谅呀!如今只剩下这些斗笠,如果不嫌弃,让我来为菩萨们戴上去吧!”
老公公于是将斗笠一顶一顶的帮地藏菩萨戴了上去,并且将带子系好。但是最后却少了一顶,原来小老鼠们给的叶子只够编成五顶斗笠,如今有六尊菩萨,这下可该如何是好?
六尊菩萨真够老公公伤透脑筋了,五顶斗笠,六个菩萨,真头痛。老公公终于决定将自己头上的布拿下来。当他解下头巾时,这头巾已经雪给淋湿了。
“没办法,只好请菩萨委屈一下了。”如此一来六尊菩萨的头可不必再受雪冻了,老公公于是蹲在地上,将雪揉成六个雪球,将它们一一的供奉在地藏菩萨面前,然后回家去了。
连自己的头巾都给了地藏菩萨的老公公,头上被雪覆盖得白白的。他大声的说:
“老婆婆!我回来了!”老婆婆赶忙从里头跑出来
“辛苦你了,老伴。那些斗笠全都卖光了吗?”
“全部都脱手了。”老公公回答。老公公便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详细的告诉了老婆婆,还担心老婆婆会大发脾气。
但是,没想到老婆婆却笑了起来,一点儿也不生气,老公公感到很奇怪。
“这是好事啊!你做了这件好事我怎么会生气呢?外面这样大的风雪,你一定会被冻僵了吧?快到炉边来取暖吧,别冻坏了身子。”老婆婆说道。
这时,原本跟着老婆婆出来迎接的老鼠们,首先也是非常失望,但最后听了老婆婆这话后,也就跟着笑了。
“这是一个没有年糕的新年。”老公公对老婆婆和小老鼠们说。
结果,这一对老夫妇还是只吃些腌过的菜,拌着稀饭,咕噜,咕噜地迎接他们的新年。这时老公公又有新的点子了,他说:
“虽然没有糯米,我们也可以假装现在正在做年糕一般。”于是他便用手掌拍着自己的膝盖,老婆婆也假装和揉着年糕,开始学做年糕的动作来。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从外面传来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声音。这似乎是谁在拉着雪橇,用力哟喝的声音,老婆婆和老公公同时都听见了。他们觉得很奇怪,像这样寒冷的夜晚还会有谁在外面工作呢?不如出去看看。老公公正打算站起身来,忽然又听见有人说话:
“帮我戴上斗笠的老公公家在那儿啊?好心的老公公家在那儿啊?”
原来,这是今天被老公公戴上斗笠和系上头巾的六位地藏菩萨。他们拉着一辆很大的雪橇渐渐的往老公公的家走来。雪橇上面戴了很多的糯米、胡萝卜和蔬菜、味噌等等。
他们来到了老公公住的地方。
“老公公的家到了,好心的老公公就住在这儿。”菩萨们说完之后,说也奇怪,那一辆满载着食物的雪橇便刚刚好停在老公公的家门口。
接着,菩萨们便将雪橇上的米啊,蔬菜啊搬了下来:“嘿哟!嘿哟!”他们有节奏的喊着:等这些食物都搬了下来,便又走回原路。
老公公和老婆婆便将门打开,可是在那一瞬间,地藏菩萨已经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了雪橇的痕迹。老公公和老婆婆都被这些突来的事给吓得目瞪口呆的不知所措。
眼前是那些堆积如山的食物。面对着地藏菩萨所赏赐的东西,老公公和老婆婆都虔诚的合掌膜拜。
“谢谢菩萨的赏赐,地藏菩萨为了几顶斗笠而送的礼物,实在太厚重了,感谢菩萨。”
老公公和老婆婆便和老鼠一家协力的将这些礼物搬进屋子里。这时候老婆婆便将那些积了厚厚灰尘的器具都拿了出来,准备做些好吃的年糕。
老公公与老婆婆吃了一顿非常丰盛的年夜饭。他们又把附近的狐狸,小熊、兔子也全都叫了过来一起享受这顿晚餐。
老婆婆的手艺是很棒的,只因为家里贫穷,一直没机会大显身手,如今地藏菩萨赏赐这么多东西,才有机会表现一下。小动物们边享受食物,边快乐的唱起歌来。他们就这样又唱歌,又跳舞的迎接新年的来临。
老公公和老婆婆非常感激地藏菩萨们所赏赐的食物,便一起带着许多好吃的年糕和食物,冒着风雪,来到了菩萨的面前。
这回老公公和老婆婆便将那些食物,很恭敬的供养在各尊菩萨的面前。
老公公双手合十,默祷着:“菩萨啊!多谢你们的赏赐,使我们过了个丰盛的新年!”老公公抬头望着菩萨,那些菩萨们彷佛都微笑着一般。
和雪有关的词语:冰天雪地风雪交加 雪兆丰年 雪中送炭 迎风冒雪
和雨有关的词语:朝云暮雨春风化雨 春风雨露 春雨如油 大雨倾盆 大雨如注 风吹雨打 风调雨顺 风风雨雨 风霜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