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学阶段的教育 |
遵循大自然的脚步——农历一月(3)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这天家长可以带孩子制作一餐谷物晚餐。如让孩子亲手和面蒸馒头、亲手制作面条、亲手淘米蒸饭、亲手熬粥。讲个有关米的故事:
台湾生产的稻米中有一种叫“蓬莱米”。这种米粒圆圆的,颜色白白的、亮亮的,看上去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为什么叫“蓬莱米”呢?
阿小说:“为了让乡亲们能吃上蓬莱米,我什么也不怕,老妈妈,你把我变成鸟吧!”
不大一会见,猎人们围了上来,他们问阿小,看没看见那只受伤的丹顶鹤。阿小骗他们说:“看见了,可是当我要捉它时,不料,从旁边钻出一只金钱豹,咬伤了我的胳膊,叼走了那只受伤的丹顶鹤。”猎人们信以为真,继续往前去找金钱豹了。
七公主把阿小从地上搀扶起来,她又变成了一只丹顶鹤,让阿小骑在她的背上,展翅向空中飞去。不大一会儿就到了蓬莱岛L。蓬莱岛到处鸟语花香,遍地是金黄色的稻谷在迎风摇摆,景色美极了。他们来到仙鹤王王宫。白发银须的仙鹤工听说阿小是七公主的救命恩人,立刻把他待为上宾,并且治好了他的伤,还将七公主许配给阿小为妻。
阿小和七公主成亲后不久,阿小就带着公主回台湾去了。临行前,仙鹤王拿出一些金银财宝给阿小,却被阿小拒绝了。七公主非常理解阿小,就对父王说;“父王,阿小是来求稻种的,你就给他一些稻种吧。听了女儿的话,仙鹤王很是感动,一个一无所有的小伙子不要金钱却要给乡亲们带回种子,太好了。于是仙鹤王给了阿小最好的稻种。起程时,七公主又变成了丹顶鹤驮着阿小飞越大海,飞回了台湾。就这样,蓬莱米就来到了台湾。从此在这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台湾人。
戊子谷日题春
新春逢谷日,喜见艳阳天。
积雪融甘水,熏风醒沃田。
农夫犁杖抚,童子马缰牵。
汗洒粮仓满,敲诗赋盛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杏花村的劳动人民生活很艰苦,为了家糊口,用仅有的一点粮食,造曲酿酒,卖酒换粮,由此为生。酿酒的人逐渐多起来了,萧条的杏花村,酒铺星布,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成为酒村闹市了。其中有一家酒店最为有名,因其店主人待人和气,辛勤经营,酒质较好,买卖兴隆。寒冬的一天,来了一个衣着破烂的老道,走到桌前,高喊:“拿酒来!”店主人马上端来一大碗酒,送到面前,笑道:“您请用。”道人接过酒,一饮而尽,分文不给,大摇大摆,扬长而去。众人纷纷不平:“哪来的穷老道,喝酒不给酒钱。”店主人忙笑道:“诸位莫说,富人有钱是以酒取乐,穷人无钱是借酒御寒,莫怨他!”
第二天,那个穷老道又来到酒店,高喊要酒喝,店主人见他衣不遮体,浑身发抖,忙端上两大碗酒,笑道:“道人请饮。”老道士一连喝净两大碗酒,口中念道:“善哉!”扭头就走。店伙计怨道:“没钱就别喝酒,真不象话。”店主回道:&“道士看得起我,才来饮酒。算我们布施仙家一次吧!”众人听后,都为店主人老实厚道所感动。
第三天,那个穷道人又来酒店要酒喝,店主人仍是以诚相待,异常和气。穷老道把三大碗酒,喝得点滴不剩,正要抬腿走,却醉倒在地。店主人见状,忙搀扶起老道上了热炕,端来醒酒汤给他喝,又送来茶水漱口,关照备至。穷老道躺在炕上,睡梦中还说:“拿酒来!”喊声不断。店主人给他盖好被,笑道:“道家,醒后再喝吧!”道人入睡后,呼噜声如霹雷作响,震山撼树。道人醒后,下炕要走,店主人忙用双手搀扶,送出店门。老道晃晃悠悠地行到门前水井旁时,问道:“你酿酒用的水是这井里的吗?”店主人笑道:“正是。”话音刚落,老道哇然一声,将宿酒不偏不倚全吐到井里。吐罢,只见红光一闪,老道不见了。说来也奇,此后,这口井,打出来的不是水,而是芬芳甘冽的美酒。杏花村的百姓,奔走相告,皆大欢喜,都称这口井是“神井”。
从此,店家生意更加兴隆。数年之后,勤劳厚道的店主人死了,他的儿子接替店主人的生意。他贪得无厌,对神井里的酒还不满足。一天,穷老道又来酒店,问他生意如何。他抱怨道:“井水变酒卖钱多,但无糟喂猪了!”老道听后,颇为气恼。他叹了口气,吟诗道:“天高不算高,人心高一梢。井水当酒卖,还说猪没糟。”言罢跺脚便走,行至井边,长袖一拂,飘然而去。由此以后,神井的水再也不能变为酒了。
本文来自:http://news.u88.cn/zx/zhongshikuaican/135193.htm
关键字:井
說文解字裏的篆體字:
六書通裏的篆體字:
古代,绝大部分居民的吃水、用水都是依靠水井,水是生命的源泉。据《白虎通·五祀》中说,五祀者,谓之门、户、井、灶、土,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有祭祀井神等五种“家神”了。
习俗
一般在除夕封井。据说大年三十,井神要向东海龙王报告供水情况;而大年初一,上界神仙下凡要来检查,因而,初一不能挑水,而初二挑水,也要供祀井神,以祈求全年用水充足,启封时还需念:“水龙王,水龙王,我先敬你福寿香。清清井水管吃用,冬天暖呀夏天凉。风调雨顺靠龙王,保我能吃五谷粮。我再向你作三揖,一年四季保安康。”。
新打的井,更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接”井神。同时,谁家娶妻生子,也要祭井神,因为是新添人口,所以要向井神“报到”(户口)。
井神一般没有塑像、庙宇,人们就在井台上举行一个简洁的祭祀仪式。而在北方一些地区,民间有祭奉水母娘娘的习俗,也有水母娘娘庙。
有的地方的井神,称“龙神”。在中国的传统中,龙负责掌管一方水,遇到干旱,天帝就派遣各位大龙王等,行云布雨。
传说:
民间最有名的井神,要数柳毅井的柳毅了。柳毅井位于洞庭湖君山龙口部位,原来井边有一棵大橘树,又叫“橘井”。据《巴陵县志》记载,橘井即柳毅传书时入洞庭龙宫下水的地方。在唐朝仪凤年间,书生柳毅赴京应考落第,回途中经过泾阳,路遇遍体鳞伤的牧羊女。柳问之,知是洞庭龙君之女,泾阳小龙之妻,由于受到泾阳小龙的虐待而流落于此。柳毅受龙女之托,来到洞庭湖,在君山找到橘井,直下龙宫,把小龙女的不幸遭遇告诉给了洞庭龙君的弟弟——钱塘龙君,钱塘龙君大怒,化身百丈赤龙,前去灭了泾阳小龙,接回了小龙女。后来,龙君招柳毅为婿,留他居洞庭水府,主管洞庭水府与人界的进出口——橘井。由此,柳毅就成为当地广为传颂的井神。
http://baike.baidu.com/view/2719668.htm
跨越了井灶(太上感应篇)
【分析】
井对人类的利益甚为广大,并且有泉神在负责职掌,泉神名叫观,长得就跟美女一样;而且井水可以供给人类和动物禽鸟饮用,更可以用来祭祀神明供养佛菩萨,怎么可以亵渎轻慢呢?而且在五种祭祀的神明中,灶神是其中的一位,也就是太乙火神,姓张,名卓,字子郭。负责掌管一家人命运的好坏,专门察查善恶长短,预先知道吉凶祸福;若是跨越了井灶,则是轻慢侮辱了神灵,罪过非常的大;而且不只是跨越而已,例如坐在井栏上面,或是用脚踏踩灶门,以及在灶的上面烘烤污秽的东西等等的行为,都是触犯污辱神明啊!
(来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