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名状》:历史奇案中的兄弟反目与叔嫂情欲

(2007-12-10 09:03:21)
标签:

影评/乐评

投名状

刺马

李连杰

金城武

徐静蕾

陈可辛

分类: 热点评论
 
本期娱乐快评:解读历史上真实的“投名状”
 

什么是“投名状”?

 

  “投名状”一词出自《水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得罪权贵高俅后,被逼无奈投奔梁山,但因其官兵身份,陷于难地,于是旱地忽律朱贵提议,令取一人头献上以表忠心,是为“投名状”,也就是一份结义契约。

 

故事原型:历史上的“刺马案”

 

  电影《投名状》起伏的剧情可谓一大看点,然而这并非完全是编剧的功劳,该故事原出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张文祥刺马案”,与《色戒》一样,也是有故事原型的。清末封疆大吏马心仪被刺客张文祥所杀,衙门却迟迟未下定论。原来,马心仪早年曾是一名败军将领,因贪生怕死与匪首结义求生,后生野心,被朝廷招安,为一己私欲杀害结拜兄弟,最后为知情人所杀。此案牵连甚广,曾国藩与慈禧也曾介入其中,然而最后仍不了了之。其中,马心仪就是李连杰所饰演的“大哥”的原型,而刺客张文祥就是剧中的“三弟”金城武了。

 

陈可辛的《投名状》

 

  一份投名状,一纸结义契约,也就定下了原为两种人生的分分合合,那么陈可辛的《投名状》故事的看点到底在哪里呢?


  一个字:情。兄弟情与爱情。他们的兄弟情中充斥着权、利与欲望,其实并不纯粹,当利益发生冲突,曾经的兄弟就会反目成仇。而不可避免地,女人也是他们争夺的猎物,更是他们矛盾激化的导火线。这边兄弟结义,那边叔嫂偷情,情义何在?

 

快评观点

 

  事实上,投名状真的是连接兄弟情谊的纽带吗?还是我们看到的官匪“狼狈为奸”的工具?其实,真正的兄弟情谊根本不需要契约来维系,只有在原本对立的官匪需要因利益而结合时才会立下一纸契约,其根本原因就是互不信任。林冲、王伦如此,《投名状》三兄弟更是如此,大哥与二哥以投名状相系,最后却自相残杀,而三弟与二哥毫无约定,却以生命相许。

 

  说的是“抢钱”、“抢粮”、“抢女人”,其实最后真正被抢走的,是“欲望”还是“人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