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 赞 歌
――《正定中学赋》赏析之一
一支流光溢彩的如椽大笔写不尽桃李春风的如歌往事,它仿佛远古的钟声在我们记忆深处悠悠敲响,唤起我们心底那份久远的对母校的孺慕深情,尽管历史的洪流淹没了正中发展中的那些苦乐悲喜;时间的足音也带走了正中多少年的沉浮兴衰。但一篇《正定中学赋》让我们又一次透过时间的空隙看到了正中一路走来艰辛的足迹,看到了今日正中的灿烂辉煌,看到了每一位正中人对他那份深深的眷恋。
正定中学诞生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古城正定,这里风景之美,人文之胜,恰和源远流长的古城文化交相辉映,它在这片土地上正以醒目的姿态,高雅的风韵,为古城平添一笔绚丽的色彩,同时也在以丰厚的内涵、优秀的业绩成为教育界的佼佼者。他的名字将铭刻在整个华夏教育的功劳簿上,也在历史和人民的记忆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追溯正定中学的源头,我们会知道,“其生也幸矣”,它诞生在那个风云突变,革故鼎新的时代,正定中学正是在维新变法的号角声中开始踏出他辉煌的第一步,历经风雨,她开始不断成长。秉承着中华文明的根本,承继了恒阳书院的精髓,在教育的阵地上,它以一个崭新的面目映照历史,它把一缕中华的文脉绵延至今,它让一脉不屈的国魂永远不息。
正如作者所说,正中的百年历史“其历也艰矣”,曾有过栉风沐雨的艰苦奋斗,曾有过破旧立新的艰难尝试,更曾有过浴火喋血的不懈追求,最终成就了正中的蜕化成长,沉寂的百年名校终于在新世纪的阳光中化蛹成蝶。但那段在风雨中前行的日子却化作了不老的记忆,永远留在那个弥足珍贵的历史底片上。因为那既是前行者的足迹,也是后来者的路标。
人生几度春秋,世事几经沉浮,曙光几番明灭,岁月流走,正中终于揭开了新的一页,经过百年的蓄积和沉淀,正中沉寂的激情缓缓苏醒,开始喷薄出无与伦比的能量。在这片充满希望和朝气的热土上,琅琅书声唱响了每个黎明的华章,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宣告着青春的激情和梦想,他们在付出奋斗的汗水,也在收获着金秋的甜美果实,在这里,一个又一个莘莘学子在金榜上题写自己年轻的诗情和梦想,学校连续十一年站在全省的前列,,踏着强者的足音,引领着时代的步伐,此时,我们自豪正中的辉煌,追根溯源,正是正中不老的精神引领我们攀上高峰,登临绝顶。诸君细看,“正”,即是秉承天地的正义,“定”,就是充满浩大的气概,“中”,即是占有常道的合适位置,“学”,就是谨慎的保持每天都有收获。正是这些精神的指引使正中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灿烂的点点波光,如今正定中学更犹如一顷广阔的大海,正载起一片片理想的风帆,驶向成熟,驶向金色的海岸!
正中的伟大与崇高
――《正定中学赋》赏析之二
如果说等待是一种折磨,那么诞生就会孕育希望。虽然正中在幸运中诞生,但是她的旅程却历尽艰辛。在前进的路上,她栉风沐雨,秉烛求索,喋血浴火,不吝生命。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悠长的河,那么,这条河里流淌着太多正中儿女的汗水和泪水,因为正中从诞生到每一次艰难蜕变都伴着无尽的苦乐与悲欢;如果说历史是一条绵延的路,那么,这条路上一定烙记着正中走过的每一个脚印,因为百年路上,虽然她步履蹒跚,但是步伐却始终坚定而执着。正中,“百年之旅,其生幸矣”,“其历也艰矣”,“其兴也达矣”。正中,百年之旅,她“百炼以为炉,跃冶而得金”,终成大器。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正中,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豪情“起舞翩翩奋于唱晓,欣荣勃勃发于清时。开远蹠之先路,奏交响之华章”。一百年里,她犹如一束和煦的阳光为寒冬送来春天的气息;她犹如一缕温暖的春风为大地驱散了天空的阴霾;她犹如一盏明灯给予无数学子扬帆远航的希望。在正中的无私毓润下,无数稚嫩的幼苗,汲取大地苍穹之灵气,终成参天大树;无数只小鱼儿,吸收名师名家之精华,终跃过龙门。如果说昨日的正中校园是桃李艳艳,果香四溢,那么今朝,四海九州因正中的济济梁栋而擎托昊天。“百年之旅,其兴也达矣”,她伟大的功勋,在历史的卷册上书写下无比光辉的篇章。
常言道:“天虽不言,人却应尊天命。”百年正中,育人百年。正中,她秉承天地正义,充溢浩浩气概;她敞开胸怀,迎接宇宙之宽广;她自强不息,弘扬中华之精神。她以承载万物的广博与深厚让无数学生明晓为人之道,她以开怀容纳天地的修养与学识教会莘莘学子做人之理。从不言语,却教会很多,这是正中对伟大和崇高最完美的诠释。
在晨曦与晚霞的交替中才知时光匆匆,在悲与乐的轮换中才知岁月无情。穿越季节的时空和历史的长河,正中昂扬走过了整整一百年。上一个百年,正中霞光似火,下一个百年,正中的天空必定更加灿烂辉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