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龚刚诗歌本体论2:关于反抒情

(2022-05-29 22:32:40)
标签:

龚刚

关于反抒情

沈天鸿

诗歌理论

文学

分类: 文学评论

  龚刚 | 新性灵主义诗学纲要 作者简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硕士、博士,先后于纽约大学(NYU)国际高级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哲学系从事现代学术史及文艺伦理学范畴的合作研究、博士后研究。现为澳门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讲座教授。

 

                   诗歌本体论2:关于反抒情 

 

    沈天鸿在《总体把握:反抒情或思考》一文中说:人们对诗的认识从牧歌、颂歌的田园走到“忍住呕吐来观看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波德莱尔)的炼狱,诗,不再以抒发、保持和使读者产生情感为首要目的,而是将感情变成认识(当然这种认识纯属显示而非说教),唤起读者的能动性,迫使读者观察,判断。这样,反抒情或思考便在诗中取代了抒情的主体地位,现代诗便由此与前此一切诗歌相区别。

    反抒情的确是现代派的主导倾向,于是,现代派成了浪漫主义的对立面,进而衍生出昆德拉式的反媚俗,解构一切矫情与虚妄,最后发现,人类的命运就是永劫复归,在永恒面前,一切求索和挣扎都是无意义的,于是就产生了虚无主义。昆德拉在近年创作的小说《庆祝无意义》中,选择了与无意义和解,在他看来,这就是意义之所在。

    不过,现代派与昆德拉忘了,人生中总有瞬间的感动与照亮,真正的抒情是突如其来的情感流露,任何时候都有不可解构的价值。如果人生中没有瞬间的感动与照亮,那写诗就是无意义的事。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荷尔德林说:”现代诗歌创作是去浪漫化的浪漫主义。”他所谓去浪漫化,是指反对滥情。在他看来,只有以超越的尺度为依托,才是真正的浪漫主义。这就是“诗意地栖居”,也就是以神性尺度为依归的生存。 波娃所谓“我厌倦了贞洁,却没有勇气堕落”,还是纠结于情欲,到底落了下乘

    以诗歌的名义调情是可耻的,所谓反抒情的抒情,只有在反调情的意义上,才是真诚的。从当今众多所谓先锋诗人的反抒情中,我看到的是欲望的幽灵。在怀疑主义盛行的时代,情感被欲望取代,因为,情感会牵扯道义,而道义似乎总不可靠,于是,欲望成了真理,这不就是渡边淳一的《失乐园》?

    一句话,不矫情、不滥情、不为欲望左右的抒情才是真抒情,不媚俗、不矫饰、从心而出、并能照亮生命的诗才是真诗。这需要保持反思的距离,并有独到的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