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月刊》白鲸诗歌大展综述

(2012-05-03 14:42:09)
标签:

白鲸

安庆师范学院

诗歌

安庆日报副刊

沈天鸿

文化

分类: 其他

 转存。此情可待成追忆……

——————————————————————        

              《诗歌月刊》白鲸诗歌大展综述

     *******驾鱼而歌,高过天空
                                    *******——白鲸诗歌大展综述

  白鲸,是大海中美丽而神秘的生灵。在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白鲸——莫比•迪克是一种自然力量的象征,更是强大自然的一种具体体现。那是在1992年秋天,时任安庆师院团委书记的诗人陈世庆老师和在校诗人黄庭松、李潇、何冰凌等及安庆众诗人一起谋划筹办诗社事宜。陈世庆老师几经斟酌,将诗社定名为“白鲸”,他解释说,鲸是海洋中最强大的生命体,人类对以鲸为代表的地球动物的肆意屠杀,实际上是对自我生存环境的毁灭,以“白鲸”为名,是出于对人类自由生命的关怀与憧憬。
  随着朱峰、王霆、张铜、许洁、邬云、江建军、陈志军、姚要武、李飒飒、周明、黄岳华等校园诗人加入,创立诗社时机成熟。1993年3月4日,安庆师院白鲸诗社正式宣告成立,聘请院党委书记张伟,学生处处长时新中,著名诗人、诗评家沈天鸿,中文系教授、诗人汪瑰曼,著名诗评家、散文家李凯霆,文学博士、著名文学评论家胡继华,院团委书记、诗人陈世庆为顾问。
  在沈天鸿老师的直接关心支持下,93年“五一”,诗社在安庆日报社印刷厂刊印第一张《白鲸诗报》,其发刊词《旗杆已经高过所有的天空》,措词热烈,激情飞扬。《白鲸诗报》很快在诗坛产生了强烈反响,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般飞来。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胡继华在《愿捐血肉躯,来演大道行——从〈白鲸〉谈起》的诗学论文中,剖析了早期白鲸诗人对生命本原力量进行征服、驾驭、表现和书写的三种情感表现方式:其一是铸造情感又回避情感,走上一条与词汇博弈,在语言游戏中进行野蛮流浪的途径;其二是在诗歌中寻觅大写情感,书写普遍忧思的神圣化或古典化道路;其三为展现异在情感,开拓异样直觉的异在情感之境。论文从理论的高度上为白鲸诗歌作了准确定位,为白鲸诗人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白鲸诗社和安庆商校蓝色鸟诗社进行着长期的诗歌交流,两校诗人曾联合举办多场“月光诗会”。93年5月,诗社在成功组织狮子山公园笔会后,又在师院小礼堂,与蓝色鸟诗社共同举办大型诗歌文艺晚会——“蓝白之夜”。93年10月底,社长李潇和主编朱峰率诗社新成员远赴江南大渡口,举办“江南改稿笔会”,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寻觅灵感。诗社队伍不断壮大,到这年的年底,社员达一百多人。安庆师院成为安庆诗人进行诗歌活动的据点。在礼拜五晚上,安庆诗人沈天鸿、余怒、李凯霆、沙马、宋烈毅、金肽频、叶卫东、丁振川等陆续到来,在明亮的灯光下,诵读诗作,然后解析,批评,甚至争吵。“诗歌礼拜五”活动,作为白鲸诗社和安庆诗人进行诗歌交流的固定节目,一直到文学院搬迁龙山新校区才不得不中止。十五年间,安庆诗人沈天鸿、余怒、李凯霆等来校举办诗歌讲座达数十次之多,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社员们直接受益,诗艺得到迅速提高。
  1994年春天,时值诗人海子逝世5周年祭。白鲸诗社和安庆诗人共同发起第一次大规模祭拜海子的活动。高河查湾的一个短松岗,一簇空心砖和石棉瓦围成的低矮土坟里,躺着我们的诗歌皇帝——海子。诗人们拉着“春天,十个海子同时复活”的条幅,吟诵着海子的诗篇,流下了悲伤的泪水。此后,社员们每年春天都来查湾看望这位为诗歌献身的“瘦哥哥”,掀起了一拨又一拨中国诗人祭奠海子的热潮。94年11月,白鲸诗社第四期白鲸诗报付印,诗社举办大型专题诗歌文艺晚会——“驾鱼而歌”,白鲸迎来了它的辉煌期。一大批诗人如黄庭松、李潇、何冰凌、朱峰、王霆、邬云、邵勇、许洁、张铜、潘漠子、程艳中、大伟、可人等纷纷发表作品,开始在中国大学生诗坛崭露头角。
  1997年秋天,随着邵勇等主力诗人的毕业,诗社出现青黄不接局面。在张宝平、周锦狮、丁士武等诗人的努力运作下,诗社更名为“白鲸文学社”,同时聘请著名作家石楠为顾问。从1998年秋天,鲍栋、周斌、徐勤林、张道明、啊牛、夏春花、李进、胡源、李大鹏等,一直到现在还在校的蒋旅佳、章朋、李博,一届又一届诗人,接过白鲸诗歌的接力棒,让白鲸诗歌生息、绵延下来,并获得巨大的荣耀和成功。1999年,白鲸文学社在《大学生》杂志社举办的全国高校文学社团创作擂台赛中脱颖而出,勇夺“擂主”称号,此前,只有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和湖南大学“风华文学社”获此殊荣。2005年,《白鲸诗选》结集出版,是对白鲸诗歌的一次历史性回眸。2006年,安庆市文联《振风》杂志隆重推出“白鲸诗歌”专辑。同年,白鲸荣获安徽省高校“十佳优秀社团”标兵称号。2008年清明节,白鲸诗歌十五周岁,几十位白鲸之子自发从全国各地赶来,为白鲸庆贺生日。《安庆日报》和《振风》杂志再次为白鲸诗歌开辟十五周年纪念专辑。
  白鲸诗歌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的喑哑期,延续了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余脉,坚持了一种独立、纯粹、先锋的诗歌理想和人文精神。十五年来,诗社培养出了人数众多的诗人,如黄庭松、李潇、何冰凌、王霆、张铜(水牛)、许洁、邬云、江建军、陈志军、姚要武、潘漠子、程艳中(黑光)、大伟、朱峰、余忠亮、可人、吴守珍、方逊、邵勇、蒋耀冰、孙海冰、张宝平、汪靖、程伟、张道明、周锦狮、丁士武、鲍栋、周斌、毛念岭(阿毛)、徐勤林、赵良梅、符茂兰、谢轶群、宋贤、牛慧祥(啊牛)、广寒、夏春花、程度、王旭良、江飞、金松林、范奎、王美玲、郑翠侠、李进、胡源、张本俊、许超、牧无羊、余徐刚、李大鹏、柳庆峰、黄晓庆、王生、靳伟、李家阔、吴中伟、陈锐、蒋旅佳、高磊、马燕、章朋、李希、戴磊、李博、黄坤、游庆文、葛启文、毕玉姣、刘凤武……这个名单,似乎可以无止尽地列下去。白鲸诗人在校期间相继在《诗刊》、《星星》、《诗歌月刊》、《校园文学》、《中国青年报》、《诗歌报》、《诗选刊》、《诗潮》、《散文诗》、《读书》、《大学生》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计200余件。诗社刊印的《白鲸诗报》、《白鲸文丛》成为国内众多高校间进行交流且富有影响的民刊,许多诗人寄来自己的稿件,报纸先后刊登过多位著名诗人作品。诗社涌现出如邵勇、黑光、大伟、潘漠子、周斌、鲍栋、徐勤林、啊牛、夏春花、王旭良、王生等众多优秀社员,他们中有的在校期间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走出校门后,能够继续坚持诗歌创作,大部分人在结束青春期自发写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逐渐成为中国诗坛有影响力的诗人,为70后、80后诗歌写作的主要推动者。一些著名诗评家这样评论白鲸和白鲸诗歌:该社团人数众多,创作热情高涨,且在意象的选择和语言的驾驭上体现出较高的水平。
  本次白鲸诗歌大展编选了36位社员历年来诗作163首,个性特色明显。王霆诗歌,仍带有早期的抒情痕迹,真挚,坦白,利落;啊牛的诗保持了他一贯的安静,《即景》系列大多通过瞬间顿悟,赋予诗歌以自然的禅意或滋味,像“雨水在夜间到来”或“一个气态的比喻”;黑光诗歌沉静地触摸纤细的直觉感受,这种精微所达致的纵深度,包含着诗人的想象和敏锐体验,让“一切孤独的日子,都爆有闪电”;周斌诗歌驳杂,幽微,才气逼人,他在场景呈现里试图捕捉或制造着戏剧性,“清晨,水珠碎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发生了”,给阅读者“尽可能多的包含技艺的快乐”(罗兰•巴特);邵勇的诗混沌,孤独,内省而有力,他仿佛获得了像运用手术刀做手术一样的支配语言的能力,这种带着深度疼痛感的写作,暗示了“诗的另一面是悲伤”,或者“描述我们所丢失的东西”(阿米亥);画家鲍栋,偶尔也会稀释、钝化其视觉哲学,持守着维特根斯坦所言的“对于不可说的一定要保持沉默”的诫律,在语词中折返通向外界的出口,“昙花开得有些艰难,每开一天,/都要献出一天”;夏春花沉湎于个体游戏中,“下午是刻薄的”,她偏爱通过将感觉中最细微的元素掰开、分裂,然后加以渲染,最终获得一种可以用“玄妙诡谲”来形容的诗意;潘漠子诗歌,冷峻,富含张力,以锐利的加速度叠加诗意,“我的身体是一座精致的监狱/我的心里有一颗乌鸦的心/乌鸦歌唱乌鸦,我服从于我”;大伟诗中充满了对后现代情绪指向性的写作,他说,“我愿意靠近囚笼中的这只鸟兽/我愿意靠近/它的空虚、怀疑和胃”,互否、怀疑、宿命和虚无成为大伟惯用的诗歌表情;王生诗歌蕴藏了个人刻骨铭心的感悟和体验,代表着生命泪水垂落的方向;还有徐勤林的细碎斩截,王旭良的暧昧撕裂,张道明的浑厚深重,邬云的清澈与发现,许洁的悲悯和沉重,李潇的忧患与担当,张铜的短促和尖刻,等等,不一而足。此外,一些新社员,如章朋、蒋旅佳、葛启文、游庆文、黄坤、刘凤武等,皆表现出较好的诗歌潜质,令人欣喜。
  白鲸诗社作为90年代以来出现的人数众多、有影响力的大学生诗歌社团,究其成因可大略归结如下:
  (一)安庆的诗歌氛围。安庆出文人,特别是有盛产诗人的优良传统。桐城派文人朱书曾撰文曰:“吾安庆,古皖国也。……神明之奥区、人物之渊薮也。”安庆可以称得上安徽诗歌第一重镇,当代诗坛的许多重量级诗人,均来自安庆。
  (二)海子的影响。1989年,安庆怀宁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他身后留下的麦地诗篇与青春期的诗人们有一种气质上的契合,海子成为白鲸诗人心中永远的诗神,去高河查湾祭拜海子已成为神圣的诗歌仪式。首任社长李潇在随笔《比我年长且永远年轻的海子》中说:“安庆白鲸——查湾海子,查湾安庆——海子白鲸,我怎么也不能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02级社员余徐刚,在校期间创作《海子传》,为第一部海子传记。
  (三)诗人沈天鸿的大力扶持。《安庆日报•诗歌副刊》成为白鲸诗歌的发稿基地,很多白鲸诗人的处女作是经沈老师修改后发表出来的。诗人沈天鸿不仅在诗歌创作上身体力行,在现代诗歌理论领域也有精深造诣,他的现代诗歌理论讲座,给白鲸诗人提供了很好的精神营养。
  (四)诗人余怒、李凯霆、宋烈毅、沙马等的直接影响。92年前后,是诗人余怒的诗歌转型期,他完全摧毁了前期的抒情诗写作,投身到先锋诗歌的创作中,他自印的诗报《混沌》及长诗《猛兽》受到白鲸诗人追捧,这使得他们在初出手时就带有先锋诗歌的倾向,抬高了写作的起点。苍耳、宋烈毅、沙马等诗人也高度关注白鲸诗歌,成为白鲸的良师益友。白鲸诗人在离校后,仍然与他们保持很好的联系,邵勇、黑光、潘漠子、大伟、周斌、鲍栋、啊牛、夏春花等迄今已成为“不解诗群”的主力诗人。
  诗人、评论家李凯霆(苍耳)在《振风》杂志新推出的白鲸十五周年纪念专辑前言中说:“‘白鲸’文学社十五周岁了!……‘白鲸’波浪式前进的十五年,横跨了两个世纪的激烈冲撞与交汇的海平线,与中国当代文学史尤其是诗史起伏回旋的航路相呼应,在苍茫大海的深处持续耀闪着独特的诗性光芒,为喧哗而虚弱的文坛和诗坛注入了‘白鲸’的血性与浩气,以及它对自由的憧憬和搏击巨涛的渴望。这是一个回首与前瞻的蔚蓝时刻。我们突然感到大海安静下来了。……在此,我特别怀念那些为白鲸文学社的创建与成长默默付出辛劳与智慧的年轻的同仁们。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大海的波涛中,有的可能已不再写作,但我相信“白鲸”仍是他们心中的梦——与“白鲸”共呼吸的经历不仅划过一道青春的刻痕,更是滋生梦想和提升精神的恒久酵母。白鲸是大海的王者!我为“白鲸”文学社祝福,并期待他们更加辽阔而苍劲的声音!”
  那时候,白鲸之子们特别喜欢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名言:还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现在,让我们重申这句话,面朝大海,祝福且期待。(何冰凌 )
                                                         http://smlt.tl.gov.cn/bbs/viewthread.php?tid=5088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