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出版前与出版后陆续被一些高校用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材,列入“主要阅读书目”或者“必读书目”、“教学参考书目”。下面是才在网上看到的。存在这里吧(我删去了其中“一”“六”的内容)。
因为高校使用某书并不通知该书作者,所以我知道的并不完整。如果哪位知道还有哪家大学在用《现代诗学》请方便时告诉一声。谢谢。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博士培养方案(俄语语言文学) |
索取号:G0060300000-2010-0005 发布时间:2010-01-11 |
上海外国语大学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了配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保证学位研究生的质量,特制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二、研究方向以及导师:
序号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内容
|
导师
|
1
|
俄语语言学
|
俄语语义学研究
语用学研究
句法学研究等
|
李勤 教授
|
2
|
俄罗斯文学
|
俄罗斯文学思潮流派研究
经典作家研究
俄罗斯诗歌研究等
|
郑体武 教授
|
3
|
翻译学
|
翻译理论研究
翻译文本研究
翻译与文化研究等
|
吴克礼 教授
|
三、课程学习以及学分的要求:
总学分:18 学分
其中: 公共必修课:2门,10学分
学位必修课:4门,8学分(本研究方向专业课程)
硕士为同等学历者,需补硕士生课程3门,共6学分。
四、授与的学位:文学博士。
五、学习年限:学制三年,视情况可申请延长一年。
六、课程简介:
七、培养方式:
选修课程:完成学位必修课。
撰写论文:完成一篇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位论文。
八、学位论文要求:
时间安排:第三学期撰写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与导师讨论后确定论文题目,最后由开题报告审定小组审定,通过者开始正式撰写。第四至第六学期撰写论文。第六学期期末举行答辩会。
论文语言: 中文。
论文字数: 八万以上。
质量要求: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论文须与本专业研究方向相关,理论上有创新;立论正确,论述充分,层次分明,材料翔实,对本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经修改后达到发表水平。论文格式应符合学位论文的要求。
九、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位教授组成,其中两位为校外专家。答辩语言为汉语,全过程由答辩委员会秘书书面记录。论文获得多数票者正式通过。
十、科研要求:
能独立承担并完成一般性研究课题;能参与重大课题并在其中独当一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2篇。
十一、实践要求:
能独立承担本科高年级理论课程的教学
能协助指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
十二、主要的文献阅读书目和期刊杂志:
名称
|
作者
|
出版单位
|
俄语语法
|
俄罗斯科学院
|
莫斯科,1980年版
|
现代俄语
|
别洛沙普科娃
|
莫斯科,1981或1997年版
|
功能语法
|
邦达尔科
|
列宁格勒,1984年版
|
句子及其意义
|
阿鲁久诺娃
|
莫斯科,1976年版
|
俄语句法的交际层面
|
佐洛托娃
|
莫斯科,1982年版
|
现代俄语复句学
|
李勤等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俄罗斯文学史
|
俄罗斯科学院
|
列宁格勒,1983年版
|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
库列绍夫
|
莫斯科,1997年版
|
分裂之后
|
格鲁勃科夫
|
莫斯科2002年版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史
|
斯米尔诺娃
|
莫斯科,2001年版
|
十月革命前后的苏联文学流派
|
翟厚隆编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俄国现代主义诗歌
|
郑体武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中下)
|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
《文学学导论》
|
哈利泽夫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
《文学的幻想》
|
别林斯基
|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
|
《俄罗斯文学史》
|
郑体武主编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
《俄罗斯文学史》
|
曹靖华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
《20世纪俄罗斯诗歌史》
|
许贤绪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
|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
李毓榛主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
《俄罗斯诗歌史》
|
徐稚芳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
《俄国文学与西方》
|
胡日佳
|
学林出版社,1999年
|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
|
黎皓智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
《俄苏文学批评史》
|
刘宁,程正民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
|
张杰,汪介之
|
译林出版社,2000年
|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
阿格诺索夫主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
《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
|
|
昆仑出版社,2005年
|
《韵律与意义:20世纪俄罗斯诗学理论研究》
|
黄玫
|
人民出版社,2005年
|
《俄罗斯诗学研究》
|
郭天相主编
|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
|
张杰,汪介之
|
译林出版社,2000年
|
《道德·上帝与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
|
何怀宏
|
新华出版社,1999年
|
《十字架下的徘徊——基督宗教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
|
马佳
|
学林出版社,1995年
|
《托尔斯泰与陀斯妥耶夫斯基》
|
梅列日科夫斯基,杨德友译
|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
《理解俄国:俄国文化中的圣愚》
|
汤普逊著,杨德友译
|
北京三联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
《俄国文学与宗教》
|
任光宣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
|
Принципы и приёмы анализа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
Есин А.Б.
|
М.:,2000.
|
Тео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ы. Поэтика.
|
Томашевский Б.В.
|
М.:,1999.
|
Евангилие и древне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
Давыдова Н.В.
|
М.:МИРОС,1992.
|
Православие и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тт.5-6,
|
Дунаев М.М.
|
М.:«Христиан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1999-2000.
|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в контексте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х православных
традиций.
|
Ильин А.А.
|
Ярославль, «Ярославские епархиальные ведомости»,2000.
|
Русская эсхатология и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
Кацис Л.
|
М.:ОГИ,2000.
|
Библия и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
Качурин М.К.
|
СПб.:«Каравелла»,1995.
|
苏联翻译理论
|
蔡毅,段京华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语言与翻译
|
巴尔胡达罗夫
|
莫斯科,1975年版
|
论翻译
|
科米萨罗夫
|
莫斯科,1975年版
|
翻译与语言学
|
施维策尔
|
莫斯科,1973年版
|
现代翻译理论
|
刘宓庆
|
|
语文科学
|
俄文期刊
|
|
俄罗斯科学院学报
语言文学版
|
俄文期刊
|
|
语言学问题
|
俄文期刊
|
|
文学问题
|
俄文期刊
|
|
文学评论
|
俄文期刊
|
|
俄罗斯文学
|
俄文期刊
|
|
中国俄语教学
|
北京
|
|
外语学刊
|
黑龙江
|
|
外国语
|
上海
|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北京
|
|
外国文学评论
|
北京
|
|
世界文学
|
北京
|
|
外国文艺
|
上海
|
|
外国文学
|
北京
|
|
国外文学
|
北京
|
|
俄罗斯文艺
|
北京
|
|
外国文学研究
|
武汉
|
|
中国翻译
|
北京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