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昌 湖 上
今晚我被月光迎头痛击!
月色千里,月色直照入
鸥鸟和苍鹭的睡眠
武昌湖一片涛声的银白
天空,低于水的大地!
别回首!烟雾升起
一叶小舟,二十年渔民生涯
一闪即逝
我已看不见当年的伙伴
鱼网,晾上了山冈
山冈上是闪电和雪安息的九月
九月,放下与生俱来的重负
我被月光迎头痛击!
无怨。无悔。无恨。感到
麻木的生活的疼痛
一尾渴望飞的鱼,迫降
切开
已经愈合的水面
我深信这就是一切
阴影在水之下,在背阴的山洼里
月亮,还没有照到那儿
我知道月亮不能
1991.9. 22
七星宝剑:
先生的情愫通常是隐藏得很深的。先生的风格一贯的比较冷硬。冷是说他在处理中很少用激烈的字眼,通常是冷峻的,挺拔的;硬是说他通常自诗歌内部积聚力量来击溃主题,俘获读者,他很少用明显的情感的字眼却处处是情感所在。
这首作品不是的。这首诗开头的“痛击”就流露出强烈的情感情愫,注意,“天空,低于水的大地!”(感叹号)不仅仅是形容天空倒映水中而显得比地面还要低,而是来自天上的月光和比大地还要低的月光的双面“痛击”。
诗歌的第三段果然再次重提“痛击”(这在先生的作品中是不多的),这表明了这个诗歌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是先生多年从事水上的打渔的生活的深切的体悟才得来的感慨,严重注意他第三段“已经愈合的水面”,这里是在说,我已经麻木了,麻木也是一种药,可以暂时“愈合”分裂的水面(还是现实?),也就是说麻木变成了“愈合”的原因。换一种理解也是可以的,就是我堪堪麻木了,还是被“渴望飞的鱼”切开“愈合的水面”,哪一种理解都说明此处非同一般的犀利。
我们写作通常会在第三段结束,如果没有第四段,这首诗歌一样是成立的,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同先生的距离,先生的最后一段有一种不依不饶的精神,看看是不用力气,其实是最吃功夫的一节,这里的“月亮不能”也有两种可以理解的,一,二十年来我所经历的那些事情那些生活,能够体会今天月光的痛击,而二十年以来更多的那些麻木的生活根本不能体会月光的痛击;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月亮已经看到了,月亮不能看到的那一面,我已经看到了。“我深信这就是一切”。
整首诗辞彩飞扬,形象立体,意蕴丰沛,穿透彻底。是典型的沈氏诗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