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序曲
下雪的日子土地遥远而陌生
树木渐渐向房屋走近
钉着木板的窗户
在严寒中发出苍老的嘘声
而蜡制苹果枝繁叶茂
不理会眼下白色的时辰
挂历再翻下去便是去年1月
那时节我在院内劈柴
大汗淋漓
小女儿在松香味中堆着雪人
如今我确认
那些整齐的劈柴和雪人全属乌有
而我知道,只要有柴
我仍然会劈
——乌有连着乌有
人便不曾虚度一生
1986.12.28
七星宝剑:
我个人认为这是绝对不亚于《秋水》的作品。
从手段上来看,基本是一致的,但是这个明确,形象,更加逼近真实的同时向远方飞奔而去。不错,你在读第一段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他在下一节迅速掉头。前一节的写实,形象到几近真实,这种彻骨的真实形象,从诗歌来说就不仅仅是形象,它和最后的“人便不曾虚度一生”构成一个环形,整个的人生就是这样在现实和乌有中循环,注意,他这里的乌有可不是真的乌有,用比较庸俗的话讲,就是理想、向往、希望那些字眼,如果你写成“希望连着希望/人便不曾虚度一生”就符合现在的读法,但是那是什么东东?况且这里的乌有绝对不仅仅是什么理想、向往、希望,它比这些不知道要广大多少。
很可以经久不息地玩味的是,他在第一段像一个现实主义大师那样精彩地描摹以后,第二段开头便坚决地说“如今我确认”,一点废话都不给你,直接向他所要表达的宗旨飞扑而下,这种速度,就不仅仅是技术,更包含了文学涵养。有些人好不容易想到了一些自己得意的东东,总是要扭扭捏捏半天才说出来,劲力便被无意间释放了。沈先生深谙此道,所以我认为他在这里的处理够我们学习一辈子。
如果说劈柴和雪人等等应该是比较枯燥的,那么,你可以欣赏他那些极尽诗歌的叙述,比如:“树木渐渐向房屋走近”,比如“而蜡制苹果枝繁叶茂”,再比如“挂历再翻下去便是去年1月”等等等等。赘言几句,如果要从技法来说,无非比兴,他用第一段做比,兴第二段,最后所谓霹雳手祭出“——乌有连着乌有/人便不曾虚度一生”。
有一个好作品阅读,是作为人的一生幸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