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菜为何一毛钱斤?

(2011-11-26 08:45:31)
标签:

白菜

土豆

菜价

扩种

金融危机

农产品价格

分类: 财经证券

   白菜为何一毛钱斤?

 

愚言非智

 

     近日,山东、武汉、河北纷纷被有关报道出白菜低价至一毛钱一斤,甚至烂在地里没人要。这个价格恐怕比十年前的常价还要低。

    十月份,有报道说内蒙土豆价格极低。那时候我曾经和上级业务的同事谈论此事。我就否认低价不是农民扩种造成的,只是一些人按照教科书的观点,给予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

    前一阵的大姜价格是四毛钱一斤,我还极力动员同事也亏本要他做冷藏生意的朋友大量买进。

    本来不想再说论低菜价的生成主因绝对不是菜农扩种造成的。但是这几日看了这些报道的评论,我却再难容忍他们这样子糟践农民。

   菜贱伤农,但菜贵又伤民,虽说白菜、生姜等少数菜价有所下降,但眼下市场上蔬菜整体价格的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菜价高了就会盲目加种,产量超过消费量了价格自然又会下跌,如何走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循环,恐怕不是菜农能解决的事……”

    这样的说词,看起来真的像经济专家论调。我以为今天中国的菜价却不是供求关系来决定的。联想欧债危机,联想美国为转嫁金融危机通过法案来敦使中国再让人民币升值,联想温州老板跑路,联想鄂尔多斯房地产陷入困局,经济变坏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果就是各行各业资金缺少,引发一些商品价格走低,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和正常的经济现象。只是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跌幅不一样。一些上游产品因有市场控制力能将亏损将转嫁给下游产品。一些商品因为耐储存,比如房子、汽车、电视机,反正不会坏掉,自然可代价而沽。当今世界,除却农民的菜、粮和鸡鸭牛羊等农产品和畜禽类产品,其他各类行业的商品,由于具有耐用、可储藏等特点,保质期和时效性都长,可以说,卖才赔钱,不卖有东西在,自然有翻本之日。农民的粮可以储存些时日,又是国家控制价格不能随意涨价。其他的产品虽然能随市场而定,可是菜到了季节不收不行,不收会烂掉,血本无归,收了又价格低廉,亏本总比血本无归强。鸡、鸭、猪等到了时间,不出栏也不行,到那时,是喂也会亏本,卖亦亏本,左右为难。农民此刻就陷入了“囚徒困境”,可以说农产品价格低下,就是政策、市场、垄断者等博弈下的受害者,也是金融危机苦果的最后吞食者。

    物价上涨,城里的消费者看到商品贵了,可以少买,甚至不买。一样会使供过于求,而不仅仅是农民的盲目扩种问题。试想农民的土地究竟有限,这样多种,那样就少种了,是正常的。如果一样菜价低了,另一样菜价高了,才是正常的现象。而今天,报道是白菜也扩种了,大姜也扩种了,土豆也扩种了,样样如此难道农民的地长了不成?如果撇开金融危机的因素,试想菜价由去年的两三元,到今天的不到一毛,得扩种多少亩,才能产生供求关系的如此巨大的变化?

   但眼下市场上蔬菜整体价格的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倒是真话,就像超市里的菜价没见便宜,批发市场的批发价也未降低。上半年还有记者说菜价因运输成本导致价格上升,只有农民蹲在地头无奈地由人出价。

    85年上高中时学政治经济学,老师讲农产品和工业品剪刀差问题,说农产品低于工业品产生的矛盾很社会问题。经过市场经济到了今年,尽管没人讲城乡差别,讲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剪刀差了,我感觉还是没有抹平这个差口,反而更甚了。在“蒜你狠”、“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候,多少人评说价格太高了,他们也许真的殊不知,也许少了记忆,农产品的价格真实涨幅是远远跟不上的。1989年我刚工作,100元的薪水,蒜薹收购最高价的一个历史高点只到了每斤1元,到2010年我领2000元薪水(当然和市级城市相差甚远,跟不用说和发达城市相比了,祝君莫笑我),蒜薹价格最高价也就是每斤3.6元罢了。我一个在基层的职员,20年间薪水涨了20倍,蒜薹价格只涨了不到4倍,更不要比什么粮价、面价、肉价等农产品的涨幅了。

    菜价低的主因不在农民,菜价低廉是经济变坏了,危机的转嫁到农民才是真的原因。转嫁亏损,就像击鼓传花,农民却不得不接受金融危机的最后一棒,因为到了农民再也传不出去了----谁让他们的产品不能像金子珠宝那样耐储藏哪?如能储藏起来三到五年不坏,我们农民就不种菜了,种一年玩三年,看谁能犟过谁?

   如何走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循环,恐怕不是菜农能解决的事……”这也是句真心实话,如果想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彻底改革经济体制、物价制度等。人们也需要改变很多的财富观念,地域居住观念。建设好农村的住房和文化阵地等,让农民的房子能像城里房子一样值钱,让农村生活成为人人人向往的桃花源,我想就不会有如此惨烈的景象了吧?

 

                                                           2011.1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雪梅
后一篇:黄山游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