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清晨六点就出发,今天赶到额济纳需要行进六百二十一公里的路程,预计下午五点半就能赶到目的地。我们的车乘着暮色孤独地穿越在茫茫的荒滩里,雪的心随着天边微弱渐变的晨光温柔明亮,衷爱的胡杨林,雪下午就可以投入你的怀抱了,激动、兴奋怎不悄然跃心。

七点钟可见路两旁的一往无际,欣慰的是新修的公路平整笔直。
过查哈尔收费站可见零星筑路设施。七点四十分过吉兰泰盐池才发现多走了三十公里,又返回沿着六米之宽的S218道前行。
吉兰泰盐池
沿途看见骆驼,急忙要求司机停车,朝阳下雪像个顽童兴奋地奔跳、拍照、捡几个荒漠中石块也是必定的。
十点二十分到乌力吉边检站用餐,十一点改S312道要穿过三百六十公里的无人区。沿途的不毛之地荒芜一片,偶见移动信号塔或由大小石块堆积而成的圆形实心包状"建筑",类似西藏沿途见过的玛尼堆,蒙族人称其为“敖包”,在蒙古语中敖包就是"堆"的意思。它通常建在山顶、湖畔或者滩中醒目之处。据说绕敖包三圈,然后再拣三块石头丢到包上,就会得到神灵的庇佑。每年阴历六月举行"祭敖包"的宗教活动是蒙古人最隆重的仪式之一。一些较大的敖包上面,竖立有木幡杆,上面还挂有一些五色彩带。一路上雪的再三要求下车才于一敖包处停靠下来,雪静立其旁,默许神灵保佑雪的爱,其余的敖包只能摄入雪心了。
十二点二十分进入额济纳旗境内。额济纳旗,先秦时为大月氏人领地,称“弱水流沙”,汉时称“居延”。300多年前,土尔扈特蒙古族移居到此后,称为额济纳。额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最西端,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约11.5万多平方公里。主要由戈壁,低山丘陵,沙漠,湖沼,绿洲构成。全旗人口15,900多人,有蒙、汉、回、满等9个民族。额旗属温带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沙漠化已日益严重。额济纳最具魅力的是金秋的胡杨林。胡杨,又名胡桐,蒙古语叫“陶来”,是额济纳绿洲的主体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其树种古老又极其珍贵,起初的胡杨叶呈柳叶状,长大些如同杨叶,老了又成枫叶状。一般树身达10余米,最高可达20米以上,树龄有二、三百年的树冠圆簇繁茂,素有“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的美誉,视为植物活化石,也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神奇壮观的胡杨树就生长在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方圆50公里的范围之内,最吸引人的去处在二道桥、四道桥、八道桥,这是以额济纳河上的八道桥为名划分的,每道桥都有胡杨环抱着。
雪期待的心在望不到尽头的公路上与烈日、风沙、寂静同行了两个多时程,于十四点四十分终于看见了远方模糊的、黄色的胡杨林,车厢里骤然想起了音乐,大家都兴奋地随声哼唱,原来胡杨不仅仅只给沙漠带来生机。 看见路边的第一个沙漠公园,雪奔上沙丘,张开双臂迎风感受。雪心藏着“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柔情,即使在细沙拂面的凌厉中睁不开眼,心同样能感知这如爱的激情。


当八道桥的第一颗胡杨进入视线后,大家与雪一样呼唤着发自心底的感叹,贪婪地按动快门。

接下来是七道桥依次至一道桥,一路都是胡杨,大家要么激动地下车拍照,要么就是连声不断的舒情和感慨声充斥雪的耳旁,全然不顾许多胡杨的枝梢已变稀落(胡杨树从叶子发黄到叶子凋落也就是短短的十几天时间,每年的十月初是观赏胡杨林最佳时节)



随后进入额济纳旗所在地达来呼布镇,不大的街区只一条主干道,安排好住宿后都顾不得洗漱又投身在额济纳河边的胡杨林里。

夕阳下,雪在二道桥与三道桥中见证着金色的胡杨伴着秋风随夕阳的沉落是如何一同将情趣与浪漫的种子根植雪心,又如何肆无忌惮地点燃深埋雪心的激情,就如这夕阳里金灿灿、红彤彤的胡杨一般。
这抹美丽如同雪鲜活的心儿,更如爱人的温柔有加,这令人沸腾的激情和馨香直沁雪的心脾…那情、那景不是震撼一词所能言表的!
失去阳光的胡杨顿时黯然失色
或许是秀色可餐的道理,晚饭是出门最为可口的一顿。夜晚把相片倒入数码伴侣,爬在床铺上兴致地观赏,一遍又一遍,这个夜有那抹金色陪雪在那片胡杨林里温馨而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