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用留白策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11-04-25 15:01:33)
标签:

杂谈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成为思维发展的强劲动力。笔者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深深地认识到:合理地运用留白策略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留白策略是指为了更好地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富有创造性地有意留出空白,以此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教学策略。智慧型的教师善于在教学中动静搭配,密疏调节,张驰有度,巧妙地布置、利用各种教学空白,给学生营造一种想象和创新的空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在思维的盲点处留白

学习的过程是新的学习内容和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包括输入、相互作用和操作运用三个阶段。有效的学习要求新知与原知处于相互容纳、相互吸引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因此在形成一个新的概念、产生一个新的结论、生成一个新的思想方法时,在思维的盲点处有意识地留白,巧设悬念,刺激思维,丰富想象,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大胆设想,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愤”、“悱”状态,既能加深理解,记忆深刻,又能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独创性。

二、在思维的多元处留白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以及发展潜能。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差异。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某一定向思维,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多元化思维、多样化策略,激励和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同时教师也要处理好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的关系,通过变换视角、变换题型,配置富有多元化思维的问题,创设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的问题情境,留白但不空白,引导学生一问多答、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画,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数学的本质,认识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三、在思维的发散处留白

波利亚说:“在你找到第一个蘑菇时继续观察,就能发现一堆蘑菇。”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形成由一个发现多个的思维方法,实现知识的整合、思维的发散、能力的凝聚。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思维跨度的承受能力,有意识地“空”一下关键处的联结点,让学生自己由此及彼跨越空白区,突破原有知识圈,进行发散式动态思考,通过知识、观念、方法的重新组合,探究出更多、更新的知识、观念和方法,在逆向思考、侧向思考、直觉思考、联想思考、想象思考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四、在思维的碰撞处留白

当一个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面临的问题情境发生冲突时,往往会产生许多空白,从而引起惊奇、注意和关心,会在心理上产生填补这些空白的强烈愿望。“疑而未解,又欲解之”。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不要急于把秘密全部吐露出来,在思维的碰撞处适当留些空白,激起学生的自我心理需要,引学生观察分析,引学生大胆设问,引学生各抒己见,引学生去猜、去想、去验证,打破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使学生在认知相悖中产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养成怀疑、质疑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并养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求真的科学态度。

总之,有“空白”,才可能有想象力,才可能进行创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留给学生自由驰骋的时间和空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填补空白内容,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优秀的思维品质,让课堂成为催生学生智慧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