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泳解读:
灶,最好用不带烟囱的茶灶,这样火力更集中。
釜,最好选择锅口的边缘向外翻,带有唇边的。
甑,是用木头或陶土制作的蒸器,最好是腰部不要突出,用泥巴封固好的那种用来蒸茶叶。将甑放在竹子制作的箅子上隔开水,用竹篾子系在箅子上方便取用。蒸茶的时候,茶叶放在竹箅子上面,蒸好了就可以从箅子上倒出来。锅里的水烧干了,可以向甑内加水。还需要用三杈的木杈把蒸好的茶叶挑散防止结块,避免茶中的精华膏汁水流出来。
唐代之前,茶的制作经历了很多的变革,从生煮羹饮到制饼碾末,目的是为了改进茶味,方便储存。饼茶,又叫团茶片茶,制作的方法虽然有不少变化,但这种形式有相当长的历史。饼茶的青草味很浓,为了去掉青草味,人们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发明了蒸青制法。采回的茶叶放在木甑或陶甑里,架在锅里,烧火加热,运用高温蒸汽加热,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使茶和梗变软,方便压制成形。蒸茶的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就是四样工具:灶、釜(锅)、甑、杈。蒸茶的方法根据考证,南宋咸淳年间,日本高僧大广心禅师到浙江余杭径山寺研究佛学,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带到了日本,日本的蒸青绿茶由此开始。而现在湖北恩施的恩施玉露,也采用的是蒸青制茶。
蒸茶需要蒸多久呢?茶经里没有讲清楚。现代有人曾按其方法试验,摊上两层茶叶,蒸上15分钟恰到好处。唐代的蒸茶时间应该比较长,因为如果锅内水干了还需要加水。现在恩施玉露的蒸茶方法则是,蒸茶时确保水是沸腾的,维持在100左右。蒸茶的过程一般为45~5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如果此时茶叶呈现暗绿色或者灰绿色,那就表示蒸好了。而日本的现代机械蒸青制茶,普通的煎茶蒸制时间一般在30-40秒,蒸出的茶茶叶深绿,色彩鲜艳,茶水黄绿色,香气带有清爽感,口感苦涩均匀。还有一种蒸制时间在60~120秒的叫做深蒸,茶水颜色较为浓厚,碎茶叶也比较多,香气深厚,口感温和,涩味较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