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晁盖的地位和作用

(2013-05-06 15:24:55)
标签:

丁永林

梁山人

东平湖读月楼

文化

分类: 水浒学精论

晁盖的地位和作用

 

● 丁永林

 

    水浒中,晁盖是作者着力塑造的文学人物形象之一。

    水浒伊始,直到第十三回,主要描写梁山泊事业的时代背景,围绕“官逼民反”,各地、各行业、各种原因“逼”英雄好汉纷纷落草,并已出现了两个容纳“落草”者的“山头”——少华山和梁山,道出了当时客观上急迫呼唤一个能容纳天下好汉的大本营和领袖。

    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晁盖在第14回横空出世,籍大名府梁中书运“生辰纲”往东京为其岳父蔡京祝寿之机,与吴用、公孙胜等人七星聚义东溪村,在黄泥冈智取生辰纲,事发后得宋江通风报信,投奔梁山泊,计激林冲火并王伦,被大家推为“寨主”,真正拉开“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儿洼内聚神蛟”、“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的梁山泊事业的序幕。

    令读者不无遗憾的是,在成功领导了智取生辰纲、全歼济州“围剿”、江州劫法场等战斗,为轰轰烈烈、蒸蒸日上的梁山泊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之时,晁盖孑然“成神”——攻打曾头市时中史文恭毒箭而死,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关于晁盖在水浒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少读者很是想入非非的,甚至提出“假如晁盖不死”之类的“天问”。对此,笔者不作讨论,也不需讨论。因为,没有“假如”,水浒作者塑造的晁盖这一文学形象就是这样的,108个罡、煞星之外的千佛星——梁山事业的开山鼻祖和保护神——晁盖本就是“托塔天王”嘛!

    晁盖绰号托塔天王的来历,作者交代的倒很简单:

 

    郓城县管下东门外有两个村坊,一个东溪村,一个西溪村,只隔着一条大溪。当初这西溪村常常有鬼,白日迷人下水,在溪里,无可奈何。忽一日,有个僧人经过,村中人备细说知此事,僧人指个去处,教用青石凿个宝塔,放于所在,镇住溪边。其时西溪村的鬼,都赶过东溪村来。那时晁盖得知了,大怒,从这里走将过去,把青石宝塔独自夺了过来东溪村放下,因此人皆称他做托塔天王。(见《水浒全传》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其实,这只是作者的一种表现手法而已,其中内涵深着呢!

    天王,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战将,有四,后被佛教宣传为四个重要的护法神,各守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护持佛法。

    塔,亦源于古印度,梵文写作stupa,巴利文写作Thupo,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后来用于珍藏佛家的舍利子和供奉佛像、佛经。在佛教传人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文stupa与巴利文Thupo传入我国时,曾被音译为“塔婆”、“佛图”、“浮图”、“浮屠”等,亦被意译为“方坟”、“圆冢”,直到隋唐时,翻译家才创造出了“塔”字,作为统一的译名,沿用至今。佛教传入中国后进行了“汉化”,塔除了原功能外已经成了一种正气、力量的象征,起着镇邪恶鬼怪、保一方太平的作用。唐僧经常训诫悟空说的“救人一命,生造七级浮屠”的“浮屠”指的就是塔。

    一般辞书上讲,托塔天王指的是佛门中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和赐福天神,管领罗刹、夜叉,掌擎舍利塔。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名将李靖曾被民间尊称为“托塔天王”。

    李靖(公元571-649年),字药师,原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曾高度评价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其中李靖排第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李靖还将他治军、作战积累的成功经验写成《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虽大都失传,但后人编辑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被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后来,李靖被小说家改编成神话人物哪吒之父,收入《封神演义》《西游记》,享“托塔天王”之誉。

    那么,晁盖绰号托塔天王的深意何在?

    按水浒作者描写,晁盖祖是郓城县富户,担任东溪村保正,“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他起身”。说明上山前晁盖即是天下好汉的保护神,所以,刘唐、公孙胜得到梁中书给蔡京送“生辰纲”的消息,都不远千里来向他“汇报”,由他决定“取舍”。

    然而,晁盖只是个保护神,并不善于“执掌”,对宋江他是熟悉的,要想居梁山泊干“事业”只有宋江才是理想“执掌”人选,所以,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上梁山后,便千方百计地拉宋江来梁山,及至后来宋江“蒙难”江州,晁盖几乎倾巢而出,毫不含糊地不远千里、冒着覆灭的危险前去搭救。

    宋江上梁山后,晁盖本打算让位于宋江的,顾及宋江初来乍到,也怕兄弟们不服,一方面权居其位,另一方面放任宋江东奔西战,积累战绩、提高威望,更是为了锻炼宋江的领导驾驭才能。特别是祝家庄之战,正是晁盖,在战役进展不顺利时及时派吴用、林冲赶赴前线,终成凯旋。

    一系列考验,认定宋江确能胜任“执掌”时,值曾头市同梁山泊“叫劲”时,晁盖连他的“影子”吴用也不带,只带领故旧,毅然选择了“成神”。

    上述一切,相当读者不解,岂不知,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就连晁盖“成神”前的折剑留誓,也是为了鼓舞士气和对宋江的考验。

    晁盖“成神”后,实际上也是一直在“上界”严密注视、保护着宋江这个由自己亲自选中的梁山泊事业带头人。

    请看《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托塔天王梦中显灵,浪里白条水上报怨”中描写,宋江率众攻打大名府,一连数日不破,好生郁闷。

 

    当夜帐中伏枕而卧,忽然阴风飒飒,寒气逼人。宋江抬头看时,只见天王晁盖欲进不进,叫声:“兄弟,你还不回去,更待何时!”立在面前。宋江吃了一惊,急起身问道:“哥哥从何而来?屈死冤仇不曾报得,心中日夜不安。前者一向不曾受祭,以此显灵,必有见责。”晁盖道:“非为此也。兄弟靠后,阳气逼人,我不敢近前。今特来报你:贤弟有百日血光之灾,则除江南地灵星可治。你可早早收兵,此为上计。回军自保,免致久围。”宋江欲再问明白,赶向前去说道:“哥哥阴魂到此,望说真实。”被晁盖一推,撒然觉来,却是南柯一梦。

 

    正是晁盖托梦,才招来神医安道全的到来,须知,梁山泊事业可是充满血腥味的战事,有安道全在,梁山好汉们会减少多少伤亡!

    其实,在水浒成书前的梁山好汉故事(包括话本和杂剧)中,宋江上山前晁盖这个“天王”就已经“成神”。从“三十六人”到“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口碑”中的晁盖就是佛门中四大天王之一的“托塔天王”:

 

    毗沙天人,证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洪炉。(见收入宋末元初人周密的史料笔记《癸辛杂识》的南宋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

 

    实际上,宋代军营一般都设有天王堂,供奉的就有“托塔天王”。所以,大聚义后,水浒作者在梁山好汉的军营——“宛子城”内也设有“天王堂”:

 

    忠义堂后建筑雁台一座,顶上正面大厅一所,东西各设两房。正厅供养晁天王灵位。(见《水浒全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水浒作者笔下的晁盖绰号“托塔天王”的深意,就是表明晁盖本就是梁山泊事业的守护神。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晁盖墓。

    梁山水浒传说已经被列入政府保护的“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梁山水浒传说中,有《晁盖墓的传说》,故事梗概如下:

    晁盖在攻打曾头市中箭身亡,山寨的头领们觉得晁天王功高位显,,商量着一定要好好安葬,要找一块风水宝地,显出梁山的威严。这天,宋江、吴用、公孙胜去选墓地,走到断金亭时,天上忽然飞来两只五彩缤纷的凤凰。从来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有凤凰引路,这是天意。于是,他们便尾随凤凰而行。到了山北麓,凤凰突然俯冲而下,落入一片林中。于是,梁山北麓这片林被选定为晁盖墓地。出殡那天,灵柩刚被抬到墓地,突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天昏地暗。待风停雨住,人们不禁目瞪口呆:晁盖的灵柩不见了,砂石筑起一个高大的堌堆。人们说,这是凤凰点穴,天地筑坟。

    据梁山后集马氏族谱记载,其祖莹在青龙山北麓,旁有“大王冢”。

    可惜的是,明崇祯十五年,朝廷禁水浒,对梁山“勒石清地”,梁山上下惨遭破坏,晁盖墓也被削为平地。

    看到这里,也许不少人不以为然,其实,水浒中保存了很多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只是由于历史文献上存在好多阙疑,为今天的考证带来困难,令人难辩真伪而已。如何对待历史上的“阙疑”?记得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曾有言:“礼失而求诸礼”(见《汉书.文艺志》“诸子略序”)。这句话里,前一个“礼”,是指与古代儒家经典《诗》、《书》、《易》、《乐》、《春秋》并列的另一部经典《礼经》;后一个“礼”,就是向民间“采风”。意思就是:《礼经》如有缺失,可以向民间的书面或口头资料去探求。孔夫子提出的这一命题是有普遍意义的,民间的资料确实保存了不少史料可供探求,可以弥补官方文献之不足。

    说这些,有什么现实意义吗?有的。

    目前山东的水浒旅游开发中,梁山被公认为水浒文化核心体验地,如今,1000亩的梁山山北水面已经形成,这是水浒梁山水寨之所依,如今,对其命名尚未达成共识。

    也许,晁盖墓就在山北水面下或周遍某个地方,因晁盖本就是“托塔天王”,梁山山北水面东出口已被命名为“天佑河”,这片水洼我看叫“天王湖”就好。果如此,就有“灵魂”了,依此而建的水寨也就更有了内涵。

    其实,这都是水浒文化,与历史可以相得益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