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南湖公园
● 丁永林
今天双休日,陪着老人去南湖公园看了看。
南湖公园地处泰安市区南部,北起灵山大街,东为规划中的青年路南段,西临奈河,南接南湖大街,是个居民集中区。
据说,这里原为1985年挖掘的小水塘,多年来已经成为附近居民、单位的排污坑,垃圾淤塞,死水积存,臭气熏天,与泰安市对外开放旅游城市的形象极不相称。作为2004年泰安市的重点“民心工程”,南湖公园按“以人为本、贴近群众;生态为本、遵循自然;地域为本、体现泰山;文化为本、传承历史”的思路建设,目前已成为市区最大的,融观赏、休闲、游乐、健身、科普于一体,占地17万平方米的综合性水上公园。
南湖公园是一处开放的公园,“水”是其最大特色。
公园主入口处是体现泰山“清泉为心”特点的大型风水球。圆形水池的泉水上方稳稳托起一巨型石球,看似千钧之重的风水球在水上轻快的旋转着,好似水中升起的巨大明珠,让人啧啧称奇。
风水球背后傲然耸立着一面巨大的影壁墙,墙上雕刻着泰山迎客松壁画,体现了“泰山安则四海安”的“国泰民安”主题。绕过墙去,会发现墙后是栩栩如生的石雕巨龙盘踞而上,腾云驾雾、吐纳风云、呼风行雨的巨龙蕴含着“风调雨顺”的美好寓意。
站在龙壁前向公园内远眺,一片美景豁然开朗,最引人注目的是湖南头高耸的“望岳楼”,其名来源于杜甫《望岳》诗。它坐落于湖南土山之上,呈南山北水之势。登楼北望,远眺泰山全景尽收眼底,近观泰山倒影飘荡于水中,形成“动观流水静观山”,“远山近水皆有情”的美丽意境,给人以虚实对比的美妙变化。
南湖水面狭长,但通过对水系的合理处理使整个公园看起来狭而不促、充满轻盈的意趣。在对水的运用上,使用了多种造园技法,或疏导溪流、或构架喷泉、或造山叠瀑,使水的形态千变万化,突出了水流的动感之美。植物选择上也依据水的特点,突出湖边杨柳依依,岸边芦苇丛丛的景观效果。园内建筑、小品都依水而建、临水而设,讲求与水的关联。
园内西北方沿湖设小船两艘,造型淳朴,设置随意,看似随时可以推之入水,划桨而行。细看才知其实两只船皆为塑木质材,舟楫都是固定的,实乃巧妙设置的园林小品。
沿湖而行,又见泊在湖内偏东侧浩浩荡荡一艘大船,火红船身,仿古顶篷。看其气魄定能乘风破浪、势不可挡,可是,任凭风起云涌,它却原地纹丝不动。原来它也是园内景点之一,名曰湖心舫,是依画舫形式而建的观水建筑。
步入湖心舫,周围水光潋滟,一片浩渺,眼前不时有游人乘驾的小船穿梭往返,恰似百舸争流,真有顺水巡游之感。
从湖心舫下来,再走不久即见几组趣味雕塑,有憨态可掬的乌龟,横行无忌的螃蟹、敦厚沉稳的河马,皆如刚从水中浮游而上,形象生动可爱,意趣超然。
有水便有桥。南湖公园仅各式桥梁便有7座,既有如飞虹跨越的十二莲桥,也有简约小巧的小平桥,水流狭窄处点缀各样水中汀步,使公园东西贯通,游人来往自由,没有因水而产生隔绝之感。
湖面西畔,立有泰山石敢当雕塑一座,其面南握剑而立,形容英武。作为与泰山有着深厚渊源而今在大江南北甚至海外华人都广为流传的民俗事项,对泰山石敢当的设置既体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平安的美好祈愿。
此外,公园内还安放了各式各样的公共体育、健身器材,所以,这里也是市民强身健体的良好去处。
不多说了,大家还是看看我的照相机是怎么“看”的吧。



下面坐在湖边石头上乘凉的是我——本文作者丁永林。我的二儿子拍的,遗憾的就是背光,本人可不是个大灰脸哟!



下面正在走动的三个人,从右至左依次是:孩子他姥娘,孩子他妈,我的二儿子。



下面这个帅哥就是我的二儿子丁辉。怎么样?挺帅吧?!





我的二儿子别看学习不怎么样,就是爱读书,这不,他走的快,坐在路边凳子上等我们时也不忘读书。这倒讨我喜欢——因为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总会出息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