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巷系列(5)——布后街
标签:
杂谈 |
分类: 地方轶闻 |

其前身为成都“五老七贤”之一的徐子休创办的孔圣堂,招收学子,尊孔读经,以对抗“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改为大成中学,课程仍然设有读经一科,校园内大成殿上供有孔子牌位,不时集合全校师生三跪九叩,煞是好看。
字抱和,幼时在大慈寺内读书,后在锦江书院——四川大学前身——执教。直到上世纪50年代,熊、孙两家院子成为四川省文联所在地,院内还有假山、荷池、回廊、小径,百年铁甲松迎宾,二百年古楠浓荫覆蔽;小桃红娇嫩可爱,珠兰、白玉兰清韵有致;桃、李、杏、梨、苹果、石榴、枇杷硕果鲜美。如今这里也旧貌换新颜,尽是高楼大厦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此处曾经开辟为成都第三中学校门。本世纪三中兼称艺术学校,校门也改向红星路一方了。
特别出名的是头牌老生刘荣升,每场观众都必然对他精彩出众的唱腔报以多次震耳欲聋的喝彩和掌声。布后街西口火炮铺楼上,悬挂连台本戏《济公传》的巨幅彩色海报,刘老板把装疯卖傻和嘻笑怒骂的济公演得惟妙惟肖,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当时上海霞光公司的舞台布景也领先蓉城戏苑,使人眼目一新,为剧院招徕各界观众。
那是极负盛名的荣乐园餐馆烹制红烧熊掌、葱烧鹿筋、干烧鱼翅、酸辣海参、虫草鸭子、清汤鸽蛋燕菜等名菜,所用餐具都极为精美,食客们口碑甚好。抗日战争期间,英军坦克司令韩可、美军飞虎队长陈纳德及美英法驻成都领事馆的外交官,多次光顾荣乐园。当时消费者是达官贵人、富商豪绅,一般公教人员,也望门兴叹,不敢问津。荣乐园在南面梓潼桥街东头兼营的副业——稷雪面馆,因所售鳝鱼面、撕耳面、米粉及包子最受大众欢迎,而常常顾客盈门。特级厨师张松元、孔道生、曾国华等,都是蓝光鉴的徒弟。荣乐园的嫡传弟子和再传弟子,是成都市餐饮业最雄厚的技术队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