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椒市改造前的样子

成都街道的成都味
前几篇说了成都的小吃,引起大家的好奇;今天带大家去逛逛成都的街道,再体会体会街巷的成都味道。说就说较熟悉的,就去老东门外的海椒市看看吧。
成都的海椒市街,即使对外地人来说,一定也知道这里是买卖海椒*的地方。据说街上以前有一个庞大的海椒市——得胜场,不过那早已是陈年旧事了。现在的海椒市与其他的街道别无二致,照样是商铺林立,不过大多卖的是时尚服装、各种食品罢了,实实在在体现了一句老话:“人生大事,吃穿二字”。而海椒市早已名不副实,走完一条街,也见不到一家专卖海椒的店铺。事实上,今天成都的街道仅仅从街名上看,往往有一种时空交错,痕迹无踪的感觉。
海椒市街介于成都一、二环路之间,有十二条公交线路穿梭其中,交通状况很是发达。记得十年前的一个黄昏,我从郭家桥坐车到新华公园后门去,51路公交车很挤,在车上看到海椒市人来人往,其夜市更是热闹非凡,商铺灯火通明,地摊满街铺陈——那时还没有大型超市,所以这夜市就应运而生了。汽车缓缓穿过去,最夸张的一次走了一个小时。不久,这里的夜市取消了,公交线路增多,交通非常方便了。
上个世纪末,海椒市是“低洼棚户区”,通过政府的规划拆迁改造,一晃眼就换了新颜。附近的成都电池厂、空压机厂、医疗器械厂等单位搬迁了,街道拓宽,居住条件相应改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商气,店铺林立,出门不到五百步,就有医院、学校、书店、报亭、超市、农贸市场……,在莲花新区、莲花东路各有一条美食街,名小吃、川菜、火锅、冷淡杯一样都不能少。而最令食客称道的,这里的“跷脚牛肉”*常常是顾客盈门,每天都有人排着等座位,因为不能预定位置,只好早早地就去占座位。
有一次,几个朋友慕名而来,说定要在这里吃晚饭,害得我下午不到五点就跑过去,好不容易占了几个位子;旁边的一家豆花饭庄也是生意奇好,经常发现开宝马的与三轮车夫坐在一张桌子上,吃着一样的豆花饭。这样的场景在外地是很少见的。
改造之后的海椒市不像先前夜市时期那么热闹了,它的嬗变更像是隐性的进化,这有些像苏州,经历千百年的变迁,依然安静、雅气,对追求时髦的人来说,可能显得有些“陈旧”“闷气”。而这样的变化每天都在成都隐隐地、实实地进行着。
当走在海椒市街上,你会不经意地发现,它的面貌虽然每天都在改变,尽管这些变化有些古怪精灵,但骨子里从来没有离开过成都的味道。
这种所谓的成都味道,在我看来就是:不奢华,不浮世,在闲适与平和中孕育着激情。
这样的街道有很多,每当身临其境,总是让我激动,生出遐想:原来成都还可以这样安逸地在热辣中享乐,对于某种意义的人生而言,也算得一种幸福了。
后来我搬到了海椒市的附近居住,想印证一下昔日的感觉,而海椒市街似曾相识,那些人,那些店还在,公交车依旧优哉游哉地穿行,但我再也找不回来早年记忆中的那些痕迹。
那天,我跟朋友坐在海椒市街的一间茶楼里,眺望楼下的街景,我谈到了这样的感受,他只是谈谈地说了一句:“只有真心去发现,自然就会有真正的乐趣出现在你的世界里,或许它倒是你平常容易忽略的。”这话让我不由得深深一动,是啊,原来是自己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去搜寻,去发现这街道的美妙之处。
*海椒——地方俗称,就是辣椒
*跷脚牛肉——一种类似火锅的牛肉菜肴


贴几张成都街道今昔的图照,可以看到一些沧桑变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