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居士——李白 才华横溢 俊秀飘逸
成都清莲巷与李白的故事(上)
成都有条街叫清莲巷,是一条很偏僻很古老的小巷。
不过,街小名气大,当初好多外地来的文人学士,都喜欢到这条巷子来看一看、走一走。为啥子呢?原来,唐朝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条街上住过。
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人们为了纪念他,不知从哪朝哪代开始,就把他曾住过的这条小巷,取名叫“青莲巷”。
李白从小就很聪明,琴棋书画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不过他有个毛病,学啥子都不钻心。年轻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江油青莲镇,去游历峨眉山。上山后遇到大雨,只好住下,在等老天放晴的日子里,天天见到有一个老婆婆在住地旁边的池塘畔磨着铁棒,。一问,老婆婆说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一听就笑了。老婆婆撇撇嘴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听了这句话,回来细细一想,有道理呀:铁杵成针,求学宜精;为学不专心、为事无恒心,可算是求学的大忌啊!从此,他仿佛变了一个人,读书十分用功,诸子百家,古今典籍,但求精通。没过多久,他不仅博学多才,还以性格豪放、诗酒无敌而闻名成都了。
李白住在成都青莲巷一处叫“高升店”的客栈,不远处是一家字画装裱铺。他的字画也常常送到这里装裱。
有一天,几位朋友索要扇面字画,李白就来这家店铺买白扇。到了字画装裱铺,只见店门紧闭,里面有人哭得正伤心。李白甚为好奇,便推门进去,只见案桌上摆着灵牌、供着香烛,一位老妈妈正在啼哭。李白自从峨眉山归来之后,对老人,特别是老妈妈格外尊重。见此情景,便劝慰她说:
“老妈妈,人死不能复生,你要节哀,要保重身子,来日方长呢。”
老妈妈见说话的人是个少年书生,言语中显得知书达理的,就一边哭,一边述说伤心的缘由:刚去世的丈夫,借债置备了一批白绫扇,岂料今年夏无酷暑,销路不好,债期眼看将到,当家人偏偏这时候去世了,若债主找上门来催债,无钱还债如何得了?
李白一听,也很着急。他看到店内案桌下的一筐白扇,约有几十把已经装裱好的白绫团扇和彩绸腰扇,裱工精细,绫轻型美,正好作画,蓦然灵机一动,心里一亮。他忙对老妈妈说:“老妈妈不用发愁,我来在这些白扇上题诗作画,可以卖个好价钱,就能够还债了。”
后来怎样,下篇再细说。


贴几张与李白有关的图照

少年俊秀 诗才贯世

李白的故园铭记

保存完好的李白故居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诗仙李太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