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 笼
晚饮黄河月
http://s7/middle/4d2a0af1tb838294d2746&690 晚饮黄河月" TITLE="灯笼 晚饮黄河月" />
佳节高挂灯笼,秧歌鼓舞长龙,火树银花飞舞,欢声笑语同行,清风吹拂,春意融融。
----题记
过罢春节,紧跟着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又谓“春灯节”,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在吃元宵,放烟火,舞狮龙的同时,赏花灯便是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
小时候,父亲从是不买灯笼给我们的。
每逢掌灯时分,一盏盏红彤彤的灯笼便开始在村巷场院游走,迎着清凉的风,走过寂静的小路,绕过百年的大皂荚树,红色的纸灯笼映红了一张张无邪笑靥。
灯笼大多数自家做的,有五角星灯,肥猪灯,兔儿灯,鼓形灯……,大多使用写春联剩下的红纸裱糊,简单勾勒几笔图形文字,诸如“花开富贵、锦绣三春、鱼龙百戏、银河散影、龙凤呈祥、一年初望”之类,燃上半截儿蜡烛头儿,红彤彤的,便得意得很了。也有家里条件好的花几角钱买的纸质灯笼,怯怯的跟在伙伴的后面,生怕一不小心烧着了灯笼。
父亲有盏心爱的马灯——赶马车走夜路用的灯,亮晶晶的铁壳儿,透亮亮的玻璃罩儿,轻易不让我们得手玩耍,怕弄坏了玻璃罩儿。这个时候经不起我们的缠磨,便用写春联的红纸在玻璃罩儿围护一周,父亲总会用毛笔写上“状元及第”,便是我和哥哥的灯笼了,哥哥用小棍子挑起这在当时最雷人的灯笼,奔跑着出了家门,哥哥的灯笼不怕风,金属骨架又十分皮实,惹得后面的小伙伴嬉笑着追逐着,也有不小心把灯笼烧着的,但也无须担心大人的责备,因为老人们说,谁的灯笼燃烧着了,是件十分吉利的事情,倒也算是善意的慰藉。
夜深了,小伙伴在大人的呼唤中一个个回了家,把灯笼挂于院中树丫或者门楣,红彤彤的不仅是灯笼的光辉,还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的憧憬,热爱,变幻不定的光影在人们脸上游移,生活就是这样生生不息的循环,人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往返。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如今旧的春节习俗正在成为一种回忆,很少看到有小孩儿在元宵节提着灯笼走街串巷,每个人都有过快乐的童年,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那些情境依然鲜活如初,成为生命的永远记忆和底色。
岁月就这样轮回着,传统的,现代的,在我的心海,总有那盏灯笼,是谁也体味不到的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