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旦姐姐”的阿勒泰马肠,老鬼的最爱!

“阿依旦姐姐”的阿勒泰马肠,老鬼的最爱!
老鬼这个老吃货,历来是有翅膀的,飞机不吃;有腿儿的,桌凳不吃,剩下的通吃。48年前来到新疆后,可谓如鱼得水,几乎吃遍了新疆美食,而至今乐此不疲!
进入旅游行当36年来,时不时游走在天山、阿尔泰山间。尤喜爱哈萨克人的传统美味,也就格外探究起别具一格的哈萨克风俗来。
万千年以来,哈萨克人及其先祖,习惯于不停地转场、迁徙的生产、生活方式,“游牧”一词,诠释得很清楚。而每到入冬时节,“冬窝子”也就是人家的冬牧场了。每年的11到12月份,正是传统“冬宰”时节,宰牛、羊不必说了,哈萨克人还要宰马,以度过严冬。
老鬼对阿依旦姐姐品牌的熏马肠、风干肉,格外情有独钟。
哈萨克人对于马,怀有一种崇拜心理。,“骏马和歌声是哈萨克人的翅膀”就很说明问题。而你在牧区游览,也许能碰到大树上挂着个马头的奇怪事儿,那可是主人心爱的胯下坐骑不幸离世,为纪念这匹心爱的宝马良驹,人家把马头挂在树干上,以示怀念,以为寄托。
哈萨克人家生了孩子,亲友见了面先问一句:生的是放羊的还是放马的?放马的就是女娃娃。成群的良马由女同胞放牧,与生俱来的细腻会令马儿一匹匹膘肥体壮。而冬宰要宰杀的马儿,一定得膘肥体壮,老弱体瘦的马是上不得餐席的。此外,白马不可宰杀,那是王者尊者的胯下坐骑。
而哈萨克人熏制的马肠子,那是大有讲究的,宰一匹马的肉,得先腌制,然后全部塞进那匹马的肠子里,肥瘦搭配还必须得当。一般人,可没有这两下子,这里面的技术含量还是蛮高的!
马肠子灌制完成后,之后挂起来,用点燃了的松杉树枝熏烤。火不能太冲,也不可太弱——老鬼可只会坐以论道,只说不练,因为没那两下子……
等到想要吃的时候,放在锅里急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煮上五六个小时,才可以放到嘴里饕餮一番,可劲儿造。
瞧瞧,就一个马肠子,做起来工序如此复杂!
马是生活在寒凉草原上的,一生在不停地奔跑,阿尔泰山严冬气温可达零下50多度,所以阿尔泰山马肉的热量也就很大。食之除可吸收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之外,马肉还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哈哈……老鬼这个血糖偏高的老家伙,见了熏马肠,鬼眼珠子可就瞪圆喽!
限于篇幅,风干牛肉就不多加介绍了,但,那也是老鬼的偏爱……
了解了哈萨克人的马文化,尤其品尝了阿依旦姐姐用心做出来的马肠子、风干肉,老鬼对阿依旦姐姐品牌的情有独钟,你总算是看出点儿感觉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