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了……

标签:
戴江南野生灵三部曲老鬼话新疆野马风流文化江南文化工作室 |
分类: 学友朋友情怀 |
每当手机铃声响起的时候,老鬼都想像着和以前那样对着话筒兴奋地道一声:“江南好!”
但是,她,走了——快一年了,老鬼依然保存着她的手机号码……
呜呼,天妒英才!可无论如何老鬼都不愿意相信,戴江南已经不在人世了,因为每一天每一天,她都会不期然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鲜鲜活活,爽爽朗朗,自信而调皮,阳光而淘气……
知道戴江南,是在新疆经济报上。作为首席记者,她大气而细腻的文笔,很受老鬼的喜欢。那时候,每份报纸一到手,就先从头到尾寻找有没有江南的文章,这已成了老鬼多年的习惯。
认识江南,应该在2006年。那是在她打算只身一人到伏尔加河流域,去寻找回归祖国的蒙古土尔扈特部落足迹的发布会上,而那次发布会,同时又是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旅游研讨会。第一次零距离的接触观察,让老鬼对江南有了个非常良好的印象,齐耳短发,素面朝天,简洁衣装,朴实话语……也就自然拉近了我和她的距离。
一别数年。突然有一天,江南打来电话——江南,打来电话了!
从此,我们的交往频繁了起来。
从此,老鬼看到了并感受、了解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戴江南……
2009年9月。江南组织我们一行8人到和硕县采风写作。和硕特蒙古人的热情、和硕县的美酒,还有江南那太阳一样的笑脸,激励着大家。以至于回来没多久,老鬼的《美酒长调山羊羔,和硕风土蒙古情》就完成了作业;而8个月后,2万6千多字的《嗨,和硕特部落蒙古人》——我的一篇颇费心力的得意之作,拖了大家后腿,却也编进了《青青和硕祖拉的故乡》一书中。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合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忘了何时起,她在郁闷时候,习惯到老鬼跟前像个孩子一样尽情发泄一通,哭上一鼻子。而老鬼呢,也只是轻描淡写慢条斯理给她疏导一番——说来奇怪,江南脸上也就往往云开雾散阴转晴了。她,还曾劝说有了愁烦事儿的女友,也到老鬼这儿倾诉倾诉……
她有了新想法、新思路,喜欢跟老鬼商讨,听听老鬼见解。互相认同了便罢,如有分歧,免不了碰撞、争执,那就力求在火花四溅的磋商中,寻求共同点。
2009年4月初,老鬼参加拍摄故事片《西北.望》期间,在达坂城黑沟露营数日。老鬼搭档——新疆著名户外活动专家、民间蝴蝶专家、动植物专家西锐(邢锐),在拍摄间隙,无意间跟老鬼讲了一个江南的探险故事。
大约在2003年元旦前后吧,当时还不懂户外活动的江南,冒冒失失参加了一次从达坂城翻越博格达峰区到达天池的探险活动。说她冒失,一是她根本没有什么露营装备,二是她也没有什么合格的户外服装,三更谈不上什么户外经验,就像在城市生活一样,齐齐楚楚地一身白领装束,就跟上一批驴友,到博格达峰区“上班”去了!据西锐事后回忆,她脚上就穿着白领丽人时尚的高筒单皮靴……
元旦前后的博格达,寒风凛冽,雪深过膝,气温至少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上下,环境之恶劣常人难以想象得到。上山还好说,而他们一行从博格达登山大本营往大东沟下行的历程,就不那么只是走得气喘吁吁、流了汗风一吹浑身哆嗦而已了。他们深一脚浅一脚,每迈出一步都很艰难,甚至创造过一公里居然走了六小时、到达营地已是半夜近一点钟的记录!
一般人承受不了这样的折磨,江南也是冻得直哭,泪流满面,却依然咬紧牙关坚持着。幸亏好心而经验十足的西锐,给了她尽可能多的帮助,从装备到服装。否则,连8、9月份曾骑马走过两次博格达峰区的老鬼都难以相信,一个弱女子怎么可能从那险象环生、冰天雪地的天山山地,走了出来……
前不久,老鬼和程万里、陈霞等人应邀去了新疆都市晨报,给接受“野马风流文化公司”向小记者赠送江南遗作的小朋友们,讲讲江南的故事。老鬼就借着江南勇闯博格达的经历,激励小记者们,不要只坐在电脑前做“小宅男、小宅女”,而要像江南阿姨一样,现在要时时走到院子里,长大后要常常走向大自然,学会用科学的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勇敢地接受考验,磨练自己,一定要写出像江南阿姨写准噶尔野马那样的好文章、好书籍!
老鬼感觉,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儿……
2010年5月中旬,老鬼一时兴起,和两位女同胞一起过生日,请来了十数位朋友,戴江南,自然在受邀之列。嚯,几位女同胞用蛋糕奶油涂得老鬼脸上五麻六道,而老鬼最忘不了的,就是江南一马当先一脸坏笑鼓动别人一块儿起劲儿地捉弄着老鬼的情景……
就在那次“一鬼二妖闹生日”的欢宴上,老鬼才知道江南和另外几位年轻的女作家——骆娟、李颖超、刘慧敏、何英等人,居然有一个“妖精协会”,而且到场的这几位“妖精”为了助兴,还给大家表演了她们不知何时排练演出过的、自编自导的说唱歌舞节目!
那天情人节的活动情趣横生,又是唱又是跳,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妖精们让大家模仿小孩子的小游戏。嗨哟,还是江南叫唤得最撒野,欢笑得最疯狂!
时间长了,交往越来越随便了,不知不觉间,江南把对我的称呼调皮地笑着改成了“老鬼”。好,听着亲切。但突然有一天,老鬼收到了江南这样一条短信:“父亲去世早,一直想认一位老头儿做干爹……”
老鬼愣了、傻了,一时摸不到头脑。因为毫无思想准备,第一反应是这家伙是不是又在搞恶作剧,还曾想象着这短信指的会不会是另一位老头!
可是老鬼错了。当她认真而淘气地看着我,很直白向我表露的那一刻,老鬼却仍然不知所措地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而心中阵阵温馨涌起……
为什么没有立即坦然接受呢?老鬼自己也没有想明白。也许,是因为江南尽管年轻却是一位老鬼尊重的女作家吧!并且,她的这一想法和举动,在老鬼看来,还是来得太突如其来了点儿……
只是,从此我俩更加默契了。
有一天,江南打来电话:“老鬼,你的那几篇稿子,对方官员要求修改修改。”听得出来,又是她想搞恶作剧时候的调侃腔调。
“怎么改,人家是什么意见?”老鬼一头雾水而认认真真。
“哦,提出的意见是,你的文章看不懂!”她在坏笑……
“把我的稿子还回来!”老鬼不由得动了肝火,声调提高好几度。
“为啥?”她差点儿笑出声儿来。
“看不懂我的文章的人,那基本上是个白痴!”
“好,我明白了!”回答得很爽快。而老鬼,立刻想到了她嘴角上挂着的那副江南独有的淘气相。
那本书,很快出版了。老鬼文章,系数收了进去……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一次采风途中。话说回来,江南组织的这群以中老年人为主的写作队伍,一直保持着活动时欢声笑语轻松愉快的好习惯,大家互相开着不伤大雅的玩笑,嘻嘻哈哈地吸纳着,不知不觉酝酿着,一篇篇文采飞扬的稿子,也就写了出来。但是,一位新入伙的中年人却融不到群体中来。最莫名其妙的是,他先和一位年纪比他大一辈儿的老作家开起了玩笑,可是当这位爱开玩笑的老作家并不过分地回应他时,他受不了喽,突然一下子翻了脸先不说,居然骂了起来!大家都很吃惊,场面非常尴尬,老鬼反应算快,赶紧扭转话题圆圆场。这时候江南走了过来把老鬼拉到一旁,悄悄但却坚决地嘀咕了一句:“这人以后不能再让他跟我们一路走了吧!”老鬼,狠狠地点点头……
忘不了,江南拉着老鬼,一起去医院探望一位蒙古老作家;忘不了,她多次请老鬼跟她一起,和朋友洽谈合作事宜;忘不了,2012年3月初,老鬼刚从老家回来,就糊里糊涂跟着江南一起,扣访了温泉县、博乐市,之后北上和布克赛尔。用江南的话说,那是多么开心快乐的一次同行啊,而且——战果辉煌!
……
哦,江南,这会儿多么想听你对我甜甜地喊一声“老爸”而老鬼也美美地回一句“丫头”啊!
可是——晚了,一切,都已经晚了!
只是,老鬼确信,江南,确乎是走了,但并没有走远。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她每天每天都会回来,看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