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穆天子、西王母帕米尔相会的故事讲起

标签:
爱在中国行老鬼情感西王母穆天子的传说帕米尔高原 |
分类: 鬼话旅游 |
“白云在天,丘岭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赴而野。”
这就是《穆天子传》、《竹书记年》等古籍中所记载的,近3千年前西王母在瑶池接受周穆王宴请时,互相应答的千古绝唱。
问题是,西周之初,交通条件能允许穆天子巡狩西域吗?
回答是肯定的。根据多年来中外专家考古发现,早在穆天子扣访西域之前,中国的丝织物、漆器等,便已到达了地中海沿岸一带。那么,从理论上讲来,穆王当年西巡,甚至可以一直走到欧洲呢!
至于西王母应为哪个族属,学界认为,应属于西羌部族,而于3千多年前,从古今皆称为若羌(婼羌)的地方一路向西,迁徙到了昆仑山间帕米尔高原。
另据上古希腊罗马的史籍记载,在帕米尔高原及其以西地方,曾居住有羌人、塞人相融合的一支——萨尔玛希安人。有学者认为,“萨尔玛希安”,快读即接近“西王母”……
这个故事,史实和神话相杂,难分真假,因为毕竟是近3千年前的事儿,又不是正史记载,但是,中原自古就同西域往来密切,通过这一美好的故事得以印证,当是令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快意的。
有。按照欧洲学界19世纪文献记载,古代中亚操着印欧语系的人群聚落,都被称之为“雅利安人”。而并不是像当年希特勒纳粹德国别有用心宣扬的那样,雅利安人中有着什么纯血统的高贵人群。
说到这里,令人不由自主想起了“汉日天种”的古代传说——那是高僧玄奘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帕米尔高原朅盘陀国国王给他讲述的朅盘陀国人族源来历的优美传说。
“汉日天种”的优美传说,和穆天子、西王母的史实加神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说到了中原和西域历史上的密切往来——包括人群血缘之融汇。
朅盘陀,当是继西汉时期蒲犁国等之后,于公元2到3世纪时在葱岭——帕米尔高原出现的一个称“国”的地方政权。一直和中原政府保持并发展着亲密往来、臣属关系。比如,初唐时此地归属于播密州,而中唐之后,唐政府更是在这里设立了“葱岭守捉”……
有学者认为“朅盘陀”属于东伊朗语,意为“山路”;还有人认为这就是伊朗语,意为“山间平地”。哈哈,无论哪种解释,全都符合帕米尔地理地貌特点:自古以来,帕米尔就是沟通东西的丝绸之路要道呀!
至于“瑶池”是哪座湖,已经不重要了。当年西王母部族或萨尔玛希安人群,活动区域应该是很大的……
“就要启程回到东土,我一定治理好华夏之邦;待到子民都过上好日子,我一定回到贵地探望。等着吧,三年之后,我将再一次来到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