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洛宾,老顽童

(2012-03-27 19:57:46)
标签:

王洛宾

爱在中国行

老鬼情感

老毕讲故事

新疆民歌

半个月亮爬上来

杂谈

分类: 鬼话旅游

 

                                 王洛宾,老顽童

                           ——在宋庄王洛宾逝世15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刚才主持人有一个问题,我先回答一下吧:王洛宾先生《半个月亮爬上来》歌曲中那“半个月亮”,究竟应该是几月份的月亮?

我说,那是56月份之间的“半个月亮”,因为,一到了那个时候,天山、阿尔泰山漫山遍野的野玫瑰、野芍药、野牡丹,还有呢,诸如菊科、豆科、鸢尾科、毛茛科属……各种山花,五颜六色,争先恐后竞相怒放,而且,这一片大红色,那一片橘黄色,另一片金灿灿,再一片雪白……接天连日,蔚为壮观,是任何人工园林也都无法与之相媲美的!您想想啊,歌词里不是有这么一句:“再把你那玫瑰摘一朵,轻轻地扔下来”嘛!而56月份,又正是牧民转场季节——从冬牧场转到夏牧场。一旦过了56月份这个时段,满山的鲜花就会被牛羊这些“好色之徒”吃了个精光。那样的话,那位沐浴在“半个月亮”下的可爱姑娘,还能再到哪儿去“摘一朵玫瑰”,给心上而窗下的英俊小伙子“扔下来”呢?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就叫《王洛宾,老顽童》。

对新疆多少了解一些的人都知道,新疆这个“鬼”地方,它的各种“表情”,是十分丰富的。

首先,新疆是世界上唯一一片拥有着地球上所有陆地景观的大地。新疆离海洋最远,也就是说,除了海洋、海滩、海岛等之外,举凡高山、高原、大漠、戈壁、草原、森林,乃至冰川、火山……新疆这个“鬼”地方,无所不包。

昆仑山上的阿其克库勒火山,1951527日还曾爆发过,是中国最近爆发过的活火山:而喀喇昆仑山上的音苏盖提冰川。全长41.6公里,是中国境内最长的现代冰川。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天,我无意中比较了一下:喀喇昆仑山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K2峰),和当时曾被测出低于黄海海平面154.43米的吐鲁番盆地艾丁湖,落差居然是递降的8765.43米——为世界之最。从此,这俩数字,被我称为一组“魔鬼数字”。

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摄氏度的吐鲁番,和极端最低气温曾达到-51.5摄氏度的富蕴县可可托海,温差居然达到101.1摄氏度,两地的直线距离不过300公里。也被我称为一组“魔鬼数字”……

从地理和气候诸方面来看,新疆的“表情”,是不是很丰富呢?

还有一条不可不提,新疆的土里面“冒出来”的,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种的,都格外色彩鲜活、个头肥硕、营养丰富、滋味甘美……

新疆自古就是人群汇聚之地。远古时期开始,到底有多少人群聚落或零星人士到过这里,恐怕谁也说不明白。在这片土地上,什么时候就有了人类的踪迹,也不大容易搞清楚。有历史记载的,除了当地不知何时到来的土著之外,还有诸如塞种人、羌人、秦人(后来的汉人)、匈奴人、突厥人、丁零人、铁勒人、回鹘人、蒙古人、柯尔克孜人……包括犹太人、黑人、吉普赛人等等,从四面八方汇聚,都在这片土地留下过足迹,而先后融入了当地血缘之中。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新疆,世界人种博物馆》,其中分析了整个地球上主要的人群、血缘,在古称西域,今天新疆,都曾出现过。不夸张地说,新疆,就是一个混血的新疆。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天我从新疆大学下课回家,在“中巴”车上,看到后排坐着4位维吾尔姑娘,都很漂亮。最左边那位姑娘,金发碧眼白皮肤,很接近俄罗斯人的长相;第二位,怎么看都像是一位印度电影里的女明星;她旁边坐着的那位呢,肤色、脸型——哈哈,越看越像是一位伊朗姑娘;而最右边的那位,嗯,宽脸高颧细长眼,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特点!

那么,从外观上看,新疆人,“表情”就够丰富的了。而与血缘或信仰有关或无关的人群聚落,奇风异俗,更是面貌不一!

同是维吾尔人,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习俗大相径庭。比如,哪个座位是上座?喀什等地维吾尔人把紧靠门口的座位看作是上座,恭迎最年长或职位最高的客人。而到了400多公里开外的阿克苏,城乡维吾尔人家的上座,却变成了坐席居中而正对屋门的那一个……

哈萨克人、柯尔克孜人,被称为“一个母亲生的两兄弟”。曾有一位朋友,先上了帕米尔高原,了解到柯尔克孜人在请你吃饭时,你应该把碗中食物留出一些,给家中的年幼者或家庭主妇吃——这是人家的礼数。但糟糕的是这位“二百五”,下了帕米尔就上了天山,在哈萨克人家,他也把食物留出一些,餐后交给了主妇。人家先是一头雾水,继而非常生气:你吃剩下来的东西,怎么可以给我呢!

哦,不多说了吧——您说,新疆的表情,是不是非常丰富呀?新疆,无论从自然还是人文的角度看,像不像一个老顽童呀?

我和王洛宾老先生当年只是淡淡的交情,甚至没有在一起吃过一顿饭。那是1986年,我发起创办了《丝路游》杂志,而在创刊号上登载了一篇与洛宾老先生有关的文章:《<在那遥远的地方>—罗伯逊演唱过的歌曲》。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洛宾老先生应邀而来——不用问,肯定是骑着他那经典破自行车而来。初见鼎鼎有名的音乐大师,咱免不了多少有些拘谨,但洛宾老先生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谈吐、睿智的眼神以及那部活泼的山羊胡须,很快打破了年龄、地位的界限。我们无拘无束地在一起畅谈了很久……

我那次跟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咳,总算明白了,我其实是被你的歌曲,给‘鼓捣’到新疆来的!”洛宾先生快活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没错呀,还没上小学呢,我就会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了,而那首《达坂城的姑娘》,那是当年的舞会必奏的伴舞乐曲呀!

王洛宾脸上表情非常丰富,大家注意到了吗?无论是照片,还是画像、雕塑,他时而沉思,时而遥望,时而开怀,时而冷峻……但无论哪种表情,却总少不了一丝或几分——孩子气!

还是1986年吧,有一次,也还是在炎热的盛夏天,老先生满头大汗而兴致勃勃来到了《丝路游》编辑部。径直走到我跟前,劈头就是一句:“哎,我准备组织一支退离休老干部自行车队,环绕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走上那么一圈儿。你看怎么样?”

哦,毫无思想准备的我,本能而又极有兴致地反问了一句:“好呀,可你们的后勤保障怎么解决呢?”

“要什么后勤呀,一人一辆自行车,骑着走不就完了嘛!”

嚯嚯,咱可是吓了一大跳,一高儿蹦了起来:“啊?那你们的食宿问题、饮水问题、有人伤、病治疗问题、自行车出了故障维修问题……都怎么解决呀?南疆沿线好几个地方,不是‘百公里无人区’,就是‘百二十公里无水区’,没有强大的后勤保障,寸步难行呀……”

洛宾先生愣住了。沉吟半晌,抬头迷茫地望着我又垂下眼,一脸无辜而又无奈地似乎自言自语了一句:“咦?有那么严重吗……”

还有一次,抱着虚心求教而又探讨问题的态度,我跟洛宾先生谈起了民歌。“王老师,民歌当中,也应该是有着精华和糟粕之分吧?比如说有这样一支民歌,两人隔山对唱。歌词大意是‘(甲)告诉我,天下啥事情最美?(乙)早晨的瞌睡,小姨子的嘴嘴……’你想,这样的民歌,应该就属于不够健康的了吧……”

本来,我俩说说笑笑聊得很起劲儿,但这会儿,半晌没见先生应答。猛抬头,只见洛宾先生脸儿拉得老长,冷冷地看着我。哎哟,就在那一瞬间,一下子我可就明白了:在先生心目中,民歌,是绝对神圣的,容不得别人对其说三道四,谁要是敢于当他老人家的面,对民歌“妄加”评头品足,哼哼,那就是一种十足的亵渎!

咱赶紧岔开话题。果然没多会儿,先生脸上“阴转多云又转晴”喽……

几年前,在一次关于王洛宾的研讨会上,说起对先生的评价。大家正拿不定个准主意呢,我想起桩桩件件往事,不禁脱口而出:“王洛宾,老顽童!”而得到了与会的王洛宾生前好友以及研究专家们,一致认同。

他如果没有一颗童心,1938年就不会在兰州拦住了一位维吾尔汽车司机,请人家反复哼唱一首吐鲁番民歌,而于当天晚上一场宣传抗日的联欢会上,唱出了后来脍炙人口的《达坂城的姑娘》。

他如果消磨了一颗童心,就不会在青海湖湖畔,挨了千户长女儿卓玛轻轻而深情的一鞭子,而激情大发,改编创作出千古绝唱《在那遥远的地方》。

他如果不珍爱那颗可贵的童心,就不会保留自己的好奇,在牢房里,用窝窝头换听维吾尔民歌,一刻不停自己的发掘、创作。

他如果丢弃了那颗可敬又可爱的童心,,就不可能在病榻上,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以至于达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他晚年给多少普普通通的人,创作过属于那人自己的歌曲呀!

王洛宾在新疆,生活了43年。

结论:是新疆这个自然、人文的老顽童,成就了王洛宾这位民歌艺术的——老顽童!

                          鬼:毕亚丁

                                    2011年3月17日

鬼话寥寥:

这是2011年3月14日,老鬼应著名音乐人、王洛宾先生的崇拜者——洪启之邀,在宋庄纪念王洛先生逝世15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整整一年挂零过去了,几天才将此文奉献给大家,抱歉了!

那天,先是主持人逸波波在和大家一起,兴致勃勃听了一支五人小弦乐队演奏的《半个月亮爬上来》后,盛赞不已而即兴发问:谁能告诉我,这曲子中的“半个月亮”究竟是几月份的月亮啊?

待到老鬼发言时,灵机一动,也就即兴以回答主持人提问为开头,做了上述发言……

新疆,成就了大师王洛宾,而大师王洛宾,让新疆更美好!

不知老鬼此说,阁下赞同否……

                                                        老 

                                      2012年3月26日 20点39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