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庆贺一下——老毕讲故事五个月了
(2010-09-13 00:12:39)
标签:
新疆电视台老毕讲故事爱在中国行老鬼情感新疆杂谈 |
分类: 老鬼行踪 |
对老鬼来说,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纪念日,因为,老鬼的《老毕讲故事》到今天—— 9月12日,已经正式播出5个月喽!
老鬼坚持每天都看自己的节目——只要条件允许;坚持横挑鬼鼻子竖挑鬼眼,找自己的毛病;坚持征求每一位看过老鬼讲故事观众的批评和建议;坚持和编导们商讨节目的内容和讲述口气;坚持和“老板”沟通交流,而与之平心静气地争执,并及时向“老板”反馈观众的反响,因为老鬼经常在无论哪个地方,和朋友、熟人、陌生人相遇,都能很自然地谈起《老毕讲故事》……
不谦虚地说,老鬼成长得还算成功。应该继续打个及格。比如说吧,大前天——上周四看了一集,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老鬼发现自己的手势太碎,颇有些像说话词不达意一样。那么,周五的录制,老鬼就收敛了许多。然后坦然地向助手爱兰谈起自己的失误和纠正。爱兰也有同感……
老鬼还高兴地发现,栏目组人人都在努力,剧本的内容和形式在悄然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口语化的特点更突出,老鬼讲述起来也就更流畅啦!而老鬼和栏目组大家的磨合,也是值得肯定的。
8月20日,在跟“老板”交流时,“老板”递给老鬼一张纸,上面是某高校一位专家的评审意见。在对主持人评价一栏,赫然写着:“缺少激情,主持不生动”。
老鬼愕然。看来老鬼这大半辈子一直缺少“激情”这玩意儿喽。专家的话是不会错的,要不人家怎会成为专家呢?咦,老鬼是不是必须在这问题上多下工夫,好好寻摸出自己那个叫做“激情”的东西呀?恐怕别无出路……
前不久,在电视台院里遇到一位业内熟人,很热情地追上老鬼,直言不讳地说:“你已经不是那位在《今日访谈》、《丝路.发现》等栏目中,侃侃而谈的毕老师了……你似乎是一个被‘绑架’了的人,在被迫地说着并不是你自己想说的话。往日风采,不再了……”
老鬼悲哀。因为老鬼多年,习惯于讲自己的故事,讲旅游的故事、民俗的故事、历史的故事,而并不习惯讲那些张长李短,“太极八卦”。但《老毕讲故事》恰恰是“社会新闻”,包罗万象,特别是那些各行业专业术语,老鬼极不适应极不熟悉,笨嘴拙舌无法发挥“嘴皮子功夫”。
咋办呢?继续沟通磨合呗,你这“鸭子”已经被打上了“架”了呀!
8月30日,《老毕讲故事》播出100期的那一天,老鬼正在秀美的喀纳斯湖畔,又被“专家”了一把。那里没有新疆七频道,老鬼也没有带笔记本,上不了网,那就只好“不动声色”了。但就在那里,老鬼还是被数位热心观众在不同的场合给认了出来,并合影留了念……
对老鬼来说,这是激励、鼓舞。只有把节目做得更好,才能由“雏儿”不断“长大”些,对得起喜欢这个节目的越来越多的人们。
但老鬼也越来越固执,坚持自己认为没错的方式和习惯。比如上个星期三吧,胡老板专门叮嘱爱兰和相关编导,不允许老鬼在任何故事的讲述之中,说出“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词语。但老鬼一头雾水后认为,在一些故事中说出这样的口头语,可能会发生误解,可以去掉,但在许多故事中,用“是不是”,或者“对不对”,有同观众交流、沟通的益处,并没有“强制观众思索”的那类弊端。也就在节目录制完成后,和“胡老板”畅谈了好一会儿。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不虚心。而老鬼更期望的是,这是一种形成自己风格必不可少的行为和条件……
阁下,你怎么看待老鬼的“固执己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