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十三邀》许知远对话李诞有感

(2018-01-21 17:58:26)
标签:

杂谈

     昨日看《十三邀》许知远与李诞对话。李诞的身份多重,又是一个脱口秀艺人,又是一个诗人及作家。许知远问他:为什么会写诗呢?李诞回答:年轻的时候谁不写诗呢?不写诗怎么算是年轻过?
      回首写博这几年,零零散散的文字和随笔,回头在读的时候,尽然会有一种陌生的疏离感。人在成长的点点滴滴中,记录的,抒情的,感慨的欲望如此的强烈。而如今,好像青春一去不复返,那些写作的欲求在世俗的纷扰中每况愈下,那日复一日的时光像车轮一样从身体上碾过,麻木的身体,慵懒的灵魂失去了过往的敏感和驱动。我们总说现在年复一年,日子过的比眨眼还快,混沌之中,我们头都不抬一下的蒙头向前。现实割裂着我们的每一条神经,我们这一代成长的人,好像重回了虚无主义,生活才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却都变成了等待的“戈多”。
    无意义,是李诞在谈话中坦露自我对生活的一种诠释。我们在这一路好像一直都在寻找着什么,但是却也依旧迷惘着。社会的规则逼迫着我们要随着年龄的成长步步对应的去做一些事情。譬如三十岁之前就要把自己嫁出去,三十五岁之前就必须生小孩,有了小孩就要给他最好的一切等等。看着身边的人步步为营的走进战壕,开始了人生确定好的每一步,为家庭开始新的战斗时,我才恍然间发现,我已经落队了。而且是故意落队。

    我还在现实与梦之间周旋,我还在发问:生活下去的意义如果虚无就是本质,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姿态重新面对这个世界。我以为我一直是许知远那类人,追求摇滚精神,坚持梦想,做回自我,激发创造力。可回头一看,我其实是李诞那类人,看穿了生活无意义,虚无的悲观主义。唯一不同的是聪明的李诞很快就顺应了时代潮流去赚钱了。而我仍旧在“许知远”与”李诞”之间矛盾的夹层之中被挤压,被压迫。仍旧不适应这个时代的风潮,也做不回真正的自我。
    我曾试图自不量力的反抗过,不走常规,变幻莫测。不屈服于无聊乏味的所谓的稳定生活,独自走在空旷的高山,仰望湛蓝的天空,大步向前的穿山越岭。无论如何,我们绕不过人性中最根本的质地,那就是孤独。我说的孤独会被很多人误解为寂寞。不,其实这种孤独是我们同样翻山越岭,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感受。所有的语言都是假的。只有感受是真的。我无法感受你的感受,这就是孤独。
   最终我们都要面对,我们所有的渴望都不是我们真正的渴望。我们所有的梦想都不是我们真正的梦想。
   佛陀很聪明,他知道人类的弊病就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宠爱的却有恃无恐”。我们永远在得不到的路上疲于奔命,当我们得到的时候,就把它丢弃。所以梦想是什么?是你没有得到时想要得到的珍宝,是你得到后却又想丢弃的过气玩具。
    佛陀从不追寻,他只过好当下的每一秒。而信仰这条贼船,骗我们上船后,又会带我们回到原点的。不过是此岸与彼岸的差别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