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人的战争:Yves Saint Laurent VS Karl Lagerfeld

(2008-06-05 08:35:51)
标签:

陈梦涵

karl

lagerfeld

yves

saint

laurent

时装

评论

时尚

1.jpg

 

伟人越来越少,大师一个接一个退休然后死去,这并不是件坏事情。

Yves Saint Laurent终于按他自己的方式进入最后的轮回,全世界的时尚媒体都在忙着为他封神,我用这篇略调过的旧稿纪念他。
但愿天堂里也有如此迷人的战争。
 
惺惺相惜的1950年代
他们的起点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Karl来自德国,其家族和法国扯不上关系,当年他21岁,他向外界公开的年龄是16岁。
    Karl Lagerfeld不太可能以16岁的低龄夺取外套组的桂冠,这是英国时尚作家Alicia Drake反复求证的结果。她找到了Karl的堂兄Kurt Lagerfeld,还接触了Karl当年的同班同学、邻居、受洗记录,手工填写的出生证明上虽然是1938年,但一系列的调查结果表明,Karl Lagerfeld出生于1933年。
    好吧,21岁的Karl Lagerfeld站在18岁的Yves Saint Laurent旁边,在1954年国际羊毛组织的设计大赛上,他们双双夺冠,Yves是当年大赛上年纪最小的优胜者,作品分别获第一名和第三名。那时他们身边还有一位叫Colette Bracchi的女孩,她获得西服组的冠军,可不久之后就从时尚圈里消失了。他们的起跑线是一样的,都来自富有家庭,Karl老家在德国汉堡,Yves出生于北非的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他们的父亲都是成功的商人。他们都怀着对巴黎无穷无尽的梦想,他们年轻、才华横溢,各自从6000张参赛的设计草稿中脱颖而出,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性取向,甚至他们的打扮都出奇相似,白衬衫、黑领结、黑西服。事实上,Karl和Yves还曾经在巴黎时装业公会学校(Ecile de la Chambre Syndicale)学习过,虽不在一个班,但互相打过照面,他们成为好朋友是理所当然的事。
    Yves在前届大赛评委Christian Dior工作室得到一份设计的工作,Karl则受到当届大赛评委Pierre Balmain的赏识,在他的工作室里当助理,这两个工作室是巴黎高级女装业的翘楚,Dior和Balmain当时都40多岁,正当年呢。在两个工作室各自成立之前,Dior和Balmain在巴黎老字号Lucien Lelong工作室里工作,他们是旧相识,常常在一起谈论商业和设计,1945年,Balmain先行一步,辞职成为独立设计师,一年以后,Dior品牌诞生了。对Dior和Balmain来说,设计的新生力量要在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中间寻找,比赛获胜的这两位新鲜人,自然一人瓜分一个。
    Yves住的房子是从一个老太太手上租来的,在Pereire大街上;Karl住在一家摩登学生聚集的青年旅舍,在索邦大学后面的拉丁区,后来他住在托侬大街(Rue de Tournon),家里的壁炉上还挂着Yves亲手绘制的芭蕾风格装饰画。
    就像大学毕业刚入社会的新鲜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趣味。Karl有辆雪铁龙2CV,晚上常常和Yves驾车夜游巴黎城,他们会在Montparnasse大街的丁香园咖啡馆(La Closerie des Lilas)碰头,那里是海明威写出《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的地方,或者去圆顶咖啡馆(La Coupole)喝东西。他们还钟情于Le Boeuf sur le Toit,前卫艺术家的据点,一战以后毕加索和夏奈尔常常光顾的歌舞吧。在蒙田大道6号的Bar des Theatres,许多从事高级时装业的年轻人在那里找乐子,像Yves和Karl这样的年轻设计师比比皆是,Karl总是嘴唇紧闭,头发泛着无懈可击的光泽,抱着模特坐在一角,并替他们买单。他们的去处完全可以勾画出独具巴黎人文和艺术精神的观光图。
    1950年代是令人难忘的,就像一首诗,弥漫着左岸的咖啡香、油画的松节油香味和包裹纤瘦身体的织物香气,还有高级时装世俗的钱香味,而高级时装是一种瘾,它像一驾马车拉着天才们奔向远方。
 

webe-span600.jpg

 

 

顺水的精神病患者和背运的独行侠
终于走到出名这一步时他们才看到,原来彼此之间存在多么大的差别。

    1957年10月24日,52岁的Christian Dior由于心肌梗塞突然离世,Yves临危受命接管下这个时装屋的设计主持工作。次年,Yves在Dior发表了第一个时装系列“Trapeze”,发布会结束后,场中有人在哭,有人在大笑,“Trapeze”小女孩一般天真的梯形轮廓让Dior先生举世闻名的New
Look完全消失,相反地,它以一种前瞻性的突破,带给人们明亮、灵巧、年轻的新气象。Bernard
Buffet,当时法国最卓越的油画新秀,为他画下生平第一张值钱的肖像画,21岁的Yves走红了。
    看起来似乎平步青云,但内里实际波澜重重。Yves在Dior过于前卫的设计受到保守者的抨击,他一直在为高级时装寻找新出路,女性主义之王乔治桑说:“男女要平等!”这句话激发了他的思路,女人多穿裤子是个不错的主意。
Yves在Dior期间发表了6个系列作品,1960年他以法国歌手Juliette Greco和垮掉的一代为灵感的Beat系列是他事业前进的超强音,但鳄鱼皮夹克、运动剪裁的迷你袖子、黑色大外套这些出格的设计并不讨Dior老客户的喜欢。时值阿尔及利亚发生战争,Yves应征入伍,却因为不堪军中精神虐待导致发病,住进了巴黎南部一家精神病院,在那里只有一个人能去看望他,他是30岁的贵族Pierre Berge,自从1958年Yves第一场个人作品发布会相识后,他们一直像闺蜜般相处着,1961年,Pierre Berge出了一笔钱,Yves Saint Laurent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品牌诞生了。
    而那时,没有人知道Karl是谁,他被埋在厚厚的图纸底下,还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助理。运道平平的Karl后来去了Jean Patou工作室,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扶持,如果说事业成功的Yves因为过于内向的性格和超级自我的创造能量,令他心灵不能释放从而导致酗酒堕落,那Karl就是生不逢时,没人给他投资,没人为他开发布会,Karl远离酒精和过度夜生活,1960年代前期,这两个好朋友开始产生了分歧。
    一开始是事业有成的Yves没那么多时间顾及他的好朋友Karl,后来是Karl跟他唱起了反调,一个性格害羞压抑,另一个偏激刚强。Karl有着非常强烈的个人意识,在时装设计中,Yves的高级时装事业已经进行得风生水起,他怎么办?那时候,女装成衣路线只是不知名的人在生产,它被排斥在时尚圈之外,Karl似乎从中看到了一线希望,他成为一个自由设计师。1964年,经营皮草的Fendi五姐妹给了他机会,从皮草开始,把皮草变成时髦的成衣,把皮草撕成碎片再缝起来,Karl有了点儿名气,他剑走偏锋没想到成功了,从这时开始,Yves和Karl设计上完全兵分两路,这不是偶然。
    1964年,Yves推出第一支属于自己的香水,那一年,Karl带着一摞草图去Chloe碰运气,得到了工作的机会,他给这个品牌带来了巴洛克,但是非常生活化和成衣化,一点都不矫情,他有了表达自我的窗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成衣设计,认识这位有着独特思想的设计师,即便这样,他的成就也不能和Yves对等,他们的差距太大了。
    1966年,Yves的吸烟装横空出世,那个时候Yves开始吸食一种产自摩洛哥的麻醉品。次年,Yves为著名影星Catherine Deneuvs设计剧装,1968年,“撒哈拉”系列丛林夹克装诞生了。Karl呢?除了进行日常的设计,他把大部分空闲时间花在泡咖啡店和泡游泳池上,他开始留长发,扎马尾辫,戴大墨镜,他在意自己的身材,把肌肉练得格外有型,他关注未来主义的作品,家里全是大圆玻璃灯,星罗棋布地铺满地板。
    1970年代,Karl偶然在波普艺术大师Andy Warhol的电影《L`Amour》中出现了一下,这次小合作改变了他今后的创作,直到今天,他的设计中都带有波普艺术的影子,他受Andy Warhol的影响,对影像产生了兴趣,他开始玩起了摄影。
    但只要想想如日中天的Yves和人人熟知的Yves Saint Laurent品牌,他就没那么高兴了,当然对方想起他也并不是很开心,这是因为Jacques de Bascher在他们的生命里出现了。


 

webe-span600.jpg
 
 
“凯撒大帝”被横刀夺爱
Jacques de Bascher不会设计,也没有创意,他只是拥有高高的品味和迷死人的魅力,他还拥有Yves Saint Laurent 和 Karl Lagerfeld的心。

    Karl经朋友在一次晚餐时认识了法国贵族Jacques de Bascher,他住在左岸的龙街,一个面积不大的双向公寓,面朝马路。Jacques迷人极了,这个不懂设计的美男子从此频频走进Karl的镜头前,花着Karl的钱,穿着他设计的衣服,摆着他喜欢的pose,他是dandy风格的不二代表,他们恋爱了吗?答案却是否定的,可以肯定的是,Karl被Jacques迷住了。
    1973年,Karl的生日晚餐邀请了Yves和他的投资商Pierre Berge,而Jacques穿着Yves穿过的衣服前来赴宴,23岁的Jacques和37岁的Yves恋爱了!他们的关系不是柏拉图式的,发疯的人居然不是Karl,而是Yves。他的生活变得更加迷乱,Jacques放任他自流,将他引入酒精和麻醉剂的深渊,从此再也不能自拔。
    为什么Jacques没有选择生活节制的Karl,而选择了病态的Yves?因为Karl在两个人相处中,总是担任手执缰绳的人,他太过自我,也太过冷静,他理智得可怕,Jacques说过:“Karl的爱人是可乐和巧克力蛋糕。”他管Karl叫“凯撒大帝”,这个绰号一直流传到现在。Karl自己却说:“我的工作就是我的爱人,我不和任何人谈恋爱。”在爱情价值观上,Jacques和Yves有共识。
    1976年,Yves的精神状况再一次衰退,他一度退出公众的视线,只有很少的人见过他,他过得并不好,他住过美国人开在Neuilly的精神病院,这段经历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他的家人都被瞒住了。Yves有过自杀倾向,Pierre Berge花费了许多精力维持生意和挽救Yves的健康,在整个1970年代和1980年代,Yves持续不断地产生经典,1940年代战争主题、“鸦片”香水、“毕加索”系列、中国元素和西班牙风格的再创造,这其中有意志的支撑,有爱情的刺激,也有竞争对手无形中的策动。
    1989年9月3日清晨,Jacques因艾滋病死在Garches的医院里,Yves和Karl的生活开始走向黑暗,在整个1990年代,他们都很低迷。Karl开始不关注自己,发福的身材越来越不像样;Pierre
Bergé向外界宣布将要寻找合适的对象,授权Yves Saint Laurent品牌,并且开始寻找适合的设计师。1990年代初期,人们关心Yves的出现频率胜过他的作品面世,他用药物代替酒精,在他谢幕时,有好几次需要Pierre Berge将他一步步推到天桥上。2000年,Yves对时尚评论家Cathy Horyn说:“我在床上花的时间最多,我爱我的床!”他真不知道除了躺在床上醉生梦死、缅怀过去,还有什么事值得去做。

 
webe-span600.jpg
 
 
明天绝不属于某一个人
Yves Saint Laurent终于从天桥上消失了,Karl Lagerfeld精力更充沛了,他早就立下生死书,将孤独地和时装相伴到最后。如果说Yves是一座象牙塔,那么Karl就是挑战权威的通天塔。
    1982年是Karl人生大转折的一年,他接管Chanel的设计重任,为这个时刻,他等了28年。他终于能在Yves面前扬眉吐气,他已经49岁了,比起46岁的Yves,他头脑清醒得多,这个消息像一把尖刀刺痛了Yves,Chanel是他曾经向往的地方。彼时Gabrielle Chanel去世11年,而这份代表声望与财富的工作交到Karl手上,起初并没有多少人喝彩。
    有人说Gabrielle Chanel的去世象征着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守着一个死人的品牌有什么意义?意义一定是有的,它在于让郁闷了二十几年的Karl倾尽全力建立自己的风格体系,凌驾于高级时装之上,却又充满前瞻性的高级成衣理念。高级时装在他手里死而复生,当Yves的经典风格有越来越多的人模仿时,Karl革命性地继承了Gabrielle Chanel所崇尚的几何线条和运动造型,突破一切阻碍创造新的典范。
    Karl并不在乎是否拥有自己的品牌,他每年为Chanel设计8个系列,为Fendi设计5个系列,将自有的Lagerfeld品牌所有权卖给Tommy Hilfiger集团,他只负责设计,说白了也是打工的。他绝不会痛苦地成为艺术的受难者,那根本没必要,不就是衣服吗?Pierre Berge说他是个唯利是图的人,对艺术没有追求,还说:“Chanel令女人得到身体上的解放,而Yves Saint Laurent则让女人穿上男人的衣服变得更加强势。”Karl不理会这些话,他的未来就在前方,永远在前方。
    1999年,Pierre Berge将Yves Saint Laurent品牌卖给Gucci集团,Tom Ford被迎进门,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个时代不属于Yves,虽然他不喜欢Tom Ford的设计,Pierre Berge说:“他根本就没见过Tom为Gucci设计的任何一条裙子。”Tom Ford重新定义了Yves Saint Laurent的风格,他的确是一位风格大师,而非时装大师,在第一场YSL发布会结束后,Yves的老朋友、老主顾Catherine Deneuvs明显感觉到新的力量在和老的力量进行强烈交汇,作为设计师,Yves的确是过时了,属于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Gucci集团将Yves Saint Laurent这个品牌运营得更好,Pierre Berge发掘了影响法国至少两代人穿着方式的时装教父,他却不是一个出色的商人,他外签了不少劣等的代理许可证,代表法国最高时装的精华有许多就这样白白流失掉了。
    进入2000年,迎接Yves和Karl这对老冤家的是什么呢?
    Karl的精力似乎更充沛了,他突然悟出了活在当下的道理,积极减重,把自己弄得像个新人,穿着Dior Homme纤瘦的鸡腿裤,说要走芦苇杆少男路线,他开书店,办影展,卖他写的减肥书,他的现状,你在任何一本时装杂志里都能看到。当75岁的Valentino宣布退休后,他豪气冲天地对媒体说:“我的合同,可是终身合同!”
    2002年,Yves宣布退休,他实在是太累了,和纠缠了将近60年的时尚圈说再见,此后隐居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2006年10月6日,他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倒在他的奔驰车旁边,几分钟后被助理抬上车送回家,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助理说:“他没病,只是摔倒了,我们没有把他送进医院。”但他的身体状况确实令人担忧,2007年7月14日,他因为严重的气管疾病入住巴黎一间医院治疗。被酒精、毒品、性伴折腾了大半辈子的Yves,我们只能希望他的晚年平静安康。但一年不到,就传来了他的死讯,一个牢牢树立的标志消失了,他再也不会回来了。
     Karl胜利了,他身边不再站着Yves Saint Laurent,他将孤独地和时装打拼到最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夏之初体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