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高考背景下我们如何做教师

(2017-08-31 10:03:24)

http://s16/mw690/001pBLc5zy7dRFLlQrJ6f&690

http://s16/bmiddle/001pBLc5zy7dRGiSbUjbf&690


新高考背景下我们如何做教师

      ———赴华东师大学习的心得体会

邓俊

2017年上海市和浙江省实行新高考。2018年,湖北省即将全面推行新高考改革,新高考与现行的高考不同,现行的高考是一考定终身;新高考将改革“只招分不招人”的现象,高考录取方式是“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即依据高考统考成绩,依据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参考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再也不分文理科,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一个3 是必修语、数、外,另一个3是选修,从理、化、生、政、史、地、体、艺、劳、计算机学科中任选3科,选修随教随考。高考统考只考语数外。这种新的高考模式必然对我们的办学方式、教学方法带来很大的冲击。在新高考背景下,我们如何做教师呢?

通过在华东师大学的研修学习,促使我们思考:我们教师怎样才能适用新高考、从容应对新高考?我认为,惟有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新高考,适应不断成长的教育对象,适应不断更新的教学技术。那么,研究型教师应当研什么?

一、    研究培养目标,做到心中有纲。

时代在高歌进步发展,中国的国情在剧烈变化,我们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从来没有这样接近我们。教育外在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也要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新高考改革正是为了顺应这一时代要求,迫在眉睫。

2004年山东、广东等省先期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随后在全国铺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具体目标是培养每一个学生健全的人格。新课程标准提出三维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2017年高考《考纲》增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科学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2017上海市和浙江省新高考录取方式是“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即依据高考统考成绩,依据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参考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看出2017年《考纲》和新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都是对《课程标准》的文本化表达与具体落实。作为教师就要研究《课程标准》教学中“三维目标”与《考纲》中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关系以及新高考录取方式是“两依据一参考”的联系。高中《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教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反映了课程改革者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为教师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提供了依据。只有心中有《课程标准》《考纲》,才能运用好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更好适用新高考。

二、    研究教育对象,做到目中有人。

2017年毕业的高中生,好多是新世纪出生。现在的高中生都是生活在互联网已经普及的中国,是天生的“数字土著”,而我们教师则是“数字移民”。 游戏,网络,手机,电脑是数字土著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变革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学习者,他们是怎样学习的、怎样生活的和怎样利用网络的。“数字土著”学习环境特征:生成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研究教育对象,才能缩小“数字移民”与“数字土著”的“数字代沟”,数字技术必然影响人们的思维。“数字土著”的生活特点:1、生活方式高效率,一心多用。数字土著人能同时处理多个事情,可以同时使用电脑,手机等多种科技设备; 2、思维方式超文本的、跳跃的。这种思维方式被很形象的称为“蚱蜢思维”。数字土著人他们追求生活的独特性,个性化,喜欢一切新鲜的事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究。3、学习方式寓教于乐。很多家长仍然是谈网色变,但其实网络其实并不像家长们所担心的那样糟糕,而且随着使用者对网络的控制力和分辨能力的增强,情况还在不断好转。对于人类智慧来说,玩电脑游戏远比被动观看视频更具挑战性。他们更喜欢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其实游戏的来源也是生活。如何在与网络对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学习内容,则是教育者思考的问题。研究学困生类型(暂时型、能力型、动力型、整体型)、研究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学生家庭背景、学习状态、学业负担、家庭生活)、研究学生个性特点与生涯规划都有利于学生成长。

三、    研究教学手段,做到手中有法。


当今,中国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华东师大金忠明教授总结为九种:1、讲述式,2、训练式,3、演播式,4、自学式,5、提问式,6、讨问式,7、合作式,8、跟风式,9、组合式。这些方法固然有用,但仅仅使用这些方法显然跟不上新高考的要求。信息技术正在变革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育研究必须关注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与教方式,并改变传统以经验和思辨为主要特征的研究,转变为以基于证据和大数据(全样本)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这就是新一代学习土著的学习方式。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改变促使我们思维方式的变化。根据“金字塔学习理论”,思维导图、二维码补救教学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程资源、慕课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更适合“数字土著”的教育对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课堂利用数字学习资源,颠倒了课堂教学课前课后的顺序,侧重于教学行为的改变。学会使用微课。微课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微课以课程的疑难重点为核心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支持了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侧重于课程形态的改变。而慕课通过网络将名校中的名师课程传递给所有感兴趣的学习者,突破了学校的边界,侧重于教育关系的改变。其实我们还可以运用博客、微信、qq群等为我们的教学和班级提供服务。 

在新高考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做一个研究型教师,研究不断变化新高考,教育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教育要与经济发展服务;研究不断成长的教育对象,研究不断更新的教学新技术,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用新高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