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偶拾10

标签:
丽江 |
分类: 天雨流芳——感悟随笔 |
(杨杰宏拍摄)

从盐边纳人的认同及曲依村纳人争水的两个个案中应有所启示:要解决纳人的族群认同问题不能只唯书、只唯上,不能满足于小圈内部的无谓争论内湖,更重要的是眼光朝下,姿态放低些,着眼于更多人的整体利益,多沟通交流,多合作共事,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从有利于当地民众持久发展的事情做起,持之以恒必成正果,而非高高在上,高谈阔论,不接地气。玉水寨的东巴法会,能够把滇川藏的不同纳人聚拢在一起,关键一个因素求同尊异,团结一致向前看,大家都能从中受益。玉水寨办了一件千年大事(2016-12-27) 被誉为宁蒗“红旗渠”的翠玉乡曲依大沟(@掌上小凉山 图)
122和剑猛:听有人说摆依族其实是泰族。此民族精于农耕,善于修渠淘金,带来水稻种植技术,以及灌溉技术,善于发现矿藏所在地。当年,丽江很多地方都有摆依族居住,甚至有传说比纳西族都早。巨甸金沙江边至今仍有许多摆夷坟的地名,这说明他们曾经在丽江居住过,这方面无人考证,这是真的吗?——首先摆夷与傣族不能混为一谈,二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摆夷是现在傣族的先民,也是国外泰族、掸族、老挝族的先民。同一族群的称呼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有演变的,摆夷在历史上曾称为百越、濮、僚、骆越、白夷等。据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载,“白夷”、“摆夷”应是明朝时期出现的称呼,到了清朝一般统一称为“摆夷”。“白”、“摆”是同音异写。乾隆《姚州志》: “居近江为摆夷,楼栖河浴”。乾隆《永北府志》载:“白夷,胆小,不惧烟瘴。”《中国西南民族史》认为:“西部永昌郡内的僚随即分化为鸠僚,是今云南省南部和西南边境傣族的先民;西北部江水上游的濮,后来发展为金沙江沿岸河谷地带的傣族。”据这一分析,今散居于丽江市华坪县、永胜仁里河两岸的傣族与大姚、永仁境内的傣族同属一个族源,他们的祖先都是秦、汉时期散居于此地的濮人。关于摆依人(百越)的大致历史如下:百越族群最早居住于中国南方吴越之地,夏商周等中原王朝崛起后由吴越之地不断向西南迁徙,并不断分化,处于滇桂之间的文山为壮傣两个族群分开之地。另一支百越族群在青铜器时代可能进入滇西北金沙江流域。而从东汉时期至隋唐时期,古羌人后裔族群从河湟流域一路顺着泯江、雅砻江、大渡河南下,而纳人先民进入滇西北至川西南金沙江流域,经过战争把摆依人赶跑了。《元志》通安州条云:“治在丽江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赕,濮獬蛮所居。其后麽些蛮叶古年夺而有之。” 《纳西族史》记载是唐武德年间纳人首领叶古年在依古堆(丽江)赶跑了濮澥蛮。(2016-12-16)
123“阿咨勒”是个特殊的名词,在纳西族塔城一带流传的勒巴舞表演中出现的一个角色。类似于戏曲中的小丑,往往在演出千一段落时为了避免冷场而出现的角色,主要是通过插科打诨、故意出洋相、搞笑来活跃气氛。此类小品在当地又称为“阿咨勒克”(aq zerf ler kel),即滑稽戏之谓。后来“阿咨勒”这一词语又引申到让人出丑、出洋相的尴尬场面。塔城的和国军说:“在一个正式的场合里面,突然出现一个不应该发生的语言或者行为,导致场面比较尴尬。这个时候我们那边当地人就会说,‘aq zerf ler aq keel hee sei’”。(2016-12-27)
124纳西族歌舞艺术中还没有发展到戏剧层面的艺术种类,相对说来,勒巴舞明显带有“准戏剧”的色彩,但还没有完全发展为民族戏剧。东巴仪式中的堕肯(dol keel),又叫放替生,也具有类似于此的戏剧表演成分,其中与鬼主通过丢骰子决定胜负,把患者衣物送给他来消灾的场面颇生动有趣。至于纳西族地区为何没有出现民族戏剧,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建立过长期、统一的王朝,没有创作戏曲的精英阶层;长期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商品经济欠发达;周边民族的戏曲、戏剧文化也是较晚时期也才出现;改土归流后汉文化传播进来后,滇剧才开始进入纳西族地区,民国时期话剧进入丽江,但都没有实现本土化。(2016-12-16)
125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5SeMAAVSibBF7RerCVCsUOOUeZU4HUYdMOd2dZYuaOWvvzk5M6uHS0JYNhl439ZXKA5gqPiaAa0OkCxtoUgunjA/640?wx_fmt=jpeg
切几块腊肉,炼化成油后,加生姜、青椒、大蒜,再放入洋芋、南瓜爆炒至半熟,加水;揉好的面团在手中搓揉成小块,依次用力甩贴到锅边上;最后盖上锅盖闷15分钟。起锅后粘着锅边的粑粑底脆黄可口,故又名锅边黄。这种杂锅菜做法这在滇西北农村极为普通。(2016-12-15)
126
12蒙古民歌腔调悠长,豪放沉雄,藏族民歌高亢嘹亮,气势磅礴;纳西民歌则深沉细腻,婉转曲折;羌族民歌则兼有豪放与深沉、粗犷与细腻的特点,可能与其处于西北与西南之间的地理环境,以及南北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有着深刻的联系。民族声音的形成是在特定的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的濡染中沉淀生成的,深入其间,体验思考其形态、内涵、精神、结构、变迁、趋势,才能把握这一文化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基于此才能由繁化简,化腐朽为神奇。(2016-12-11)
12有人说丽江古城到处是泛滥成灾的伪东巴文化商品,拉低了丽江古城的文化品味,也拉低了旅游的品位。他的观点是东巴文化属于原始文化,而丽江古城在晚清、民国时期已经进入商品经济了,出现了较高水准的仿汉文化,如丽江洞经音乐、地方文人创作的诗书画,出现了晚清作家群、方国瑜、周霖等学者、画家等大家,这些才是真正代表丽江古城乃至丽江文化底蕴的。这些观点说到底就是在说东巴文化丢了丽江古城的脸,说到底还是“东巴不进古城”的旧观念作怪。在这些人心目中,东巴文化属于牛鬼蛇神,愚昧落后,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只能在穷山沟里自生自灭,而只有高大上的琴棋书画诗等高雅文化才能让外来人对古城、对丽江人高看一眼,那些才代表了先进文化。问题是那些游客真的如你所想,对这些古城里的琴棋书画感兴趣吗?大老远地跑到这儿来欣赏他们那儿移植过去的类文化?旅游在某种意义上是体验异乡文化,“在他乡”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异文化元素是决定一个旅游地魅力指数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而言,东巴文化在丽江古城大行其道,并非只是单方面操作的结果,更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旅游经济本身是市场行为,游客作为消费者,他们的喜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消费市场的构成及趋势。(2016-11-12)
129文学是人学。文学需要想象,需要创新,而所有的想象来自现实,毕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失去了对现实的观照就失去了文学的灵魂。唤醒良知,唤醒真爱,给人生以希望憧憬,是文学永恒的宗旨。米兰·昆德拉说“写作就是写那些无人敢写之事,讲那些无人敢言之语,这就意味着要反一般人之常态;写作,带给人的是那种反一切之常规,从中得到的唯一的欢乐与幸福的感受。”他所追求一种反思性、批判性的写作,一种烛照良心的灯塔式写作。所有的想象来自现实,现实包罗万象,瞬息万变,人心与世情亦如此,这需要我们直面人生,直面真实的同时,还要敢于反思,敢于想象,这样才能点燃心灵之光,希望之灯。(2016-12-10)
130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5SeMAAVSibBF7RerCVCsUOOUeZU4HUYdCjjxfmibPn7glk3C2rCK9tLcqniaTcdtNRwpCwzg4maEJZa6VPRq46Cw/640?wx_fmt=jpeg党国英:至于文化传承,也要有一种开放心态。在历史长河中,一些文化被淘汰了,另一些文化类型又产生了,我们不必厚此薄彼。在现代化进程中,文明国家的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不是文化没有了,更不是文明没有了。现代城市照样承载文化,发育文明。朋友们如果对哪一种具体的农村文化类型非常珍爱,而那里的农民为了自己的富裕意欲放弃它,我看你可以自己掏腰包给农民,让农民挣你的钱,为你守住那种文化。如果你欣赏的那种文化类型适合大众趣味,我相信它也不会消失,人们不必为此焦虑。不要把传统农村文化想得那么美妙!不用读艰涩的科学论著,单去读几遍《白鹿原》《红楼梦》吧!由此去体会传统农村的伦理关系,我们不再会迷恋它。当下中国,抛弃宗法伦理关系肯定做不到,但要将此发扬光大,绝对是开倒车!农民,特别是农村女青年,用自己的脚丫子做出了选择,城里的学者专家不要想着去阻拦他们。(2016-12-13)
131文学就是把感动过、震撼过、悸动过、牵挂过、驻留过心灵的真实感受真诚地诉诸笔端,给人以力量、希望、信心,成为构筑人类精神家园的不可或缺品。阿来说:“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即使看起来,这个世界还在向着贪婪与罪过滑行,但我还是更愿意对人性保持温暖的向往。以善的发心,以美的形式,追求浮华世相下人性的真相。”(2016-12-9)
132打麻将、搞化崇聚会对地方风气有所影响,进而影响到教育,这是可以理解的。我的观点是麻将、化崇不是影响丽江教育发展的元凶,地方教育的思想观念、创新意识、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者及教师整体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才是主要症结所在。禁了麻将、化崇就能提高教育质量?麻都成都、重庆等地教育不见得一落千丈嘛。好多丽江人仍念念不忘民国后期乃至建国初期丽江教育的辉煌,也称道于宁蒗教育异军突起的二十年,其实二者都有共同原因:打开大门,广纳人才。民国后期的丽江中学里的教师不少是西南联大毕业的高材生,甚至有些教授也来应聘,如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就是典型例子,宁蒗教育的崛起也与引进江苏省教育人才密切相关。在多年计划经济的桎梏下,丽江从茶马古道上重要商品集散地、中转站沦为云南口袋底,丽江教育的整体水平在省内位置也逐渐衰落,与引进高素质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走出去,请进来仍是解决丽江教育的不二法门。(2016-12-9)
133钱理群先生说: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地‘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的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此,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特别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他们讲起“人文精神”也是头头是道,但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炫耀的知识。(2016-10-10)
134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家书》)(2016-10-5) 135杨福泉:云南很多地方也因为生态敏感不能全面开花开发,因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努力争取国家投入更多的生态补偿和其他促进生态敏感区民众改善生活的途径,国家出台生态功能区国策,也是基于不能全面开花处处开发的国情,如果开发项目处在水源地,显然不能采取竭泽而渔走以高耗水项目致富的道路,这个道理很简单。(2016-10-7)
136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5SeMAAVSibBgNRxArZFq47RRo7AU5CPW0CR7CtwHwy0zMKNhjsibQH3lib5RGXbSQq5ibS8pibADw2Fib13COjsewgw/640?wx_fmt=jpeg
138 玉龙雪山蓝月谷荷芳:我外婆90岁临死前,喂她水喝,她说不好喝,打来井水也不喝,舅舅开车赶去她的老家村子,从村子的大树下接来龙洞水,喝了一口“小时候的水”,外婆闭上了眼睛,安祥地走了。(2016-10-3)
139李竹青:淡漠法治的纳西族社会经济治理势必走向无序与茫然的困境,保护生态还是传承文化离不开良好的规则和制度。从改革开放以来丽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丽江在外人光鲜陆离的“赞美”与“颂言”当中缺失了制度设计和法治保障,让个别执政者随心所欲留下了广阔的天空。学术可以讨论,可以研究,可以教化,可以认知,但调整不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白沙法国地中海项目背后实质就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唯有法治方可让各类群体回归到共赢的原点。自丽江选择发展旅游业之始已注定了丽江水危机的发生。基于丽江地域地理气候特征,东巴经书早已言明水和生态对纳西族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2016-12-3)
140 黄琳娜(1944—2016)
纳西好妈妈一一沉痛哀悼黄琳娜老师惊闻黄老师昨晚离世噩耗,震惊之余悲痛难抑!黄老师慈容浮现于心,无语凝噎……黄琳娜老师是著名纳西学者、民族史学家郭大烈先生的夫人,多年含辛茹苦辅佐郭老师研究纳西文化。郭老师在民族学、纳西学上取得如此卓越成就,与黄老师的默默奉献分不开。黄老师是一位好妻子,纳西族的好媳妇。黄老师退休后在丽江创办东巴文化传承院,在黄山小学传承东巴文化15年,开设假期纳西语、东巴文化培训班,为纳西文化传承呕心沥血,死而后己。黄老师是汉族人,与郭老师结婚后学会了纳西语,晚年一直奔走呼吁传承纳西母语,弘扬民族优势传统,她主编了《纳西阿妈》一书。黄老师也是可亲可敬的纳西阿妈!黄老师是汉人,却赢得了所有纳西人的尊敬。留住民族文化根脉,守好纳西精神家园,这也是对黄老师最好的怀念!

从盐边纳人的认同及曲依村纳人争水的两个个案中应有所启示:要解决纳人的族群认同问题不能只唯书、只唯上,不能满足于小圈内部的无谓争论内湖,更重要的是眼光朝下,姿态放低些,着眼于更多人的整体利益,多沟通交流,多合作共事,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从有利于当地民众持久发展的事情做起,持之以恒必成正果,而非高高在上,高谈阔论,不接地气。玉水寨的东巴法会,能够把滇川藏的不同纳人聚拢在一起,关键一个因素求同尊异,团结一致向前看,大家都能从中受益。玉水寨办了一件千年大事(2016-12-27) 被誉为宁蒗“红旗渠”的翠玉乡曲依大沟(@掌上小凉山 图)
122和剑猛:听有人说摆依族其实是泰族。此民族精于农耕,善于修渠淘金,带来水稻种植技术,以及灌溉技术,善于发现矿藏所在地。当年,丽江很多地方都有摆依族居住,甚至有传说比纳西族都早。巨甸金沙江边至今仍有许多摆夷坟的地名,这说明他们曾经在丽江居住过,这方面无人考证,这是真的吗?——首先摆夷与傣族不能混为一谈,二者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摆夷是现在傣族的先民,也是国外泰族、掸族、老挝族的先民。同一族群的称呼在不同历史时期是有演变的,摆夷在历史上曾称为百越、濮、僚、骆越、白夷等。据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载,“白夷”、“摆夷”应是明朝时期出现的称呼,到了清朝一般统一称为“摆夷”。“白”、“摆”是同音异写。乾隆《姚州志》: “居近江为摆夷,楼栖河浴”。乾隆《永北府志》载:“白夷,胆小,不惧烟瘴。”《中国西南民族史》认为:“西部永昌郡内的僚随即分化为鸠僚,是今云南省南部和西南边境傣族的先民;西北部江水上游的濮,后来发展为金沙江沿岸河谷地带的傣族。”据这一分析,今散居于丽江市华坪县、永胜仁里河两岸的傣族与大姚、永仁境内的傣族同属一个族源,他们的祖先都是秦、汉时期散居于此地的濮人。关于摆依人(百越)的大致历史如下:百越族群最早居住于中国南方吴越之地,夏商周等中原王朝崛起后由吴越之地不断向西南迁徙,并不断分化,处于滇桂之间的文山为壮傣两个族群分开之地。另一支百越族群在青铜器时代可能进入滇西北金沙江流域。而从东汉时期至隋唐时期,古羌人后裔族群从河湟流域一路顺着泯江、雅砻江、大渡河南下,而纳人先民进入滇西北至川西南金沙江流域,经过战争把摆依人赶跑了。《元志》通安州条云:“治在丽江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赕,濮獬蛮所居。其后麽些蛮叶古年夺而有之。”
123“阿咨勒”是个特殊的名词,在纳西族塔城一带流传的勒巴舞表演中出现的一个角色。类似于戏曲中的小丑,往往在演出千一段落时为了避免冷场而出现的角色,主要是通过插科打诨、故意出洋相、搞笑来活跃气氛。此类小品在当地又称为“阿咨勒克”(aq zerf ler kel),即滑稽戏之谓。后来“阿咨勒”这一词语又引申到让人出丑、出洋相的尴尬场面。塔城的和国军说:“在一个正式的场合里面,突然出现一个不应该发生的语言或者行为,导致场面比较尴尬。这个时候我们那边当地人就会说,‘aq zerf ler aq keel hee sei’”。(2016-12-27)
124纳西族歌舞艺术中还没有发展到戏剧层面的艺术种类,相对说来,勒巴舞明显带有“准戏剧”的色彩,但还没有完全发展为民族戏剧。东巴仪式中的堕肯(dol keel),又叫放替生,也具有类似于此的戏剧表演成分,其中与鬼主通过丢骰子决定胜负,把患者衣物送给他来消灾的场面颇生动有趣。至于纳西族地区为何没有出现民族戏剧,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建立过长期、统一的王朝,没有创作戏曲的精英阶层;长期处于封建领主经济阶段,商品经济欠发达;周边民族的戏曲、戏剧文化也是较晚时期也才出现;改土归流后汉文化传播进来后,滇剧才开始进入纳西族地区,民国时期话剧进入丽江,但都没有实现本土化。(2016-12-16)
125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5SeMAAVSibBF7RerCVCsUOOUeZU4HUYdMOd2dZYuaOWvvzk5M6uHS0JYNhl439ZXKA5gqPiaAa0OkCxtoUgunjA/640?wx_fmt=jpeg
切几块腊肉,炼化成油后,加生姜、青椒、大蒜,再放入洋芋、南瓜爆炒至半熟,加水;揉好的面团在手中搓揉成小块,依次用力甩贴到锅边上;最后盖上锅盖闷15分钟。起锅后粘着锅边的粑粑底脆黄可口,故又名锅边黄。这种杂锅菜做法这在滇西北农村极为普通。(2016-12-15)
126
清晨
我站在遥远的戈壁滩上
遥望南方的故乡
耳畔隐隐传来
大东巴烧天香的祈福声
那是从神灵所居的天国
飘来的吉祥音
松柏枝叶的清香
化作青烟随处飘散
那是向神灵发出的请柬
东巴的白海螺
吹开了吉祥的天地
祭司的牛皮鼓
敲醒了沉睡的心灵(2016-12-15于酒泉)12蒙古民歌腔调悠长,豪放沉雄,藏族民歌高亢嘹亮,气势磅礴;纳西民歌则深沉细腻,婉转曲折;羌族民歌则兼有豪放与深沉、粗犷与细腻的特点,可能与其处于西北与西南之间的地理环境,以及南北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有着深刻的联系。民族声音的形成是在特定的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的濡染中沉淀生成的,深入其间,体验思考其形态、内涵、精神、结构、变迁、趋势,才能把握这一文化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基于此才能由繁化简,化腐朽为神奇。(2016-12-11)
12有人说丽江古城到处是泛滥成灾的伪东巴文化商品,拉低了丽江古城的文化品味,也拉低了旅游的品位。他的观点是东巴文化属于原始文化,而丽江古城在晚清、民国时期已经进入商品经济了,出现了较高水准的仿汉文化,如丽江洞经音乐、地方文人创作的诗书画,出现了晚清作家群、方国瑜、周霖等学者、画家等大家,这些才是真正代表丽江古城乃至丽江文化底蕴的。这些观点说到底就是在说东巴文化丢了丽江古城的脸,说到底还是“东巴不进古城”的旧观念作怪。在这些人心目中,东巴文化属于牛鬼蛇神,愚昧落后,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只能在穷山沟里自生自灭,而只有高大上的琴棋书画诗等高雅文化才能让外来人对古城、对丽江人高看一眼,那些才代表了先进文化。问题是那些游客真的如你所想,对这些古城里的琴棋书画感兴趣吗?大老远地跑到这儿来欣赏他们那儿移植过去的类文化?旅游在某种意义上是体验异乡文化,“在他乡”是旅游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异文化元素是决定一个旅游地魅力指数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而言,东巴文化在丽江古城大行其道,并非只是单方面操作的结果,更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旅游经济本身是市场行为,游客作为消费者,他们的喜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消费市场的构成及趋势。(2016-11-12)
129文学是人学。文学需要想象,需要创新,而所有的想象来自现实,毕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失去了对现实的观照就失去了文学的灵魂。唤醒良知,唤醒真爱,给人生以希望憧憬,是文学永恒的宗旨。米兰·昆德拉说“写作就是写那些无人敢写之事,讲那些无人敢言之语,这就意味着要反一般人之常态;写作,带给人的是那种反一切之常规,从中得到的唯一的欢乐与幸福的感受。”他所追求一种反思性、批判性的写作,一种烛照良心的灯塔式写作。所有的想象来自现实,现实包罗万象,瞬息万变,人心与世情亦如此,这需要我们直面人生,直面真实的同时,还要敢于反思,敢于想象,这样才能点燃心灵之光,希望之灯。(2016-12-10)
130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5SeMAAVSibBF7RerCVCsUOOUeZU4HUYdCjjxfmibPn7glk3C2rCK9tLcqniaTcdtNRwpCwzg4maEJZa6VPRq46Cw/640?wx_fmt=jpeg党国英:至于文化传承,也要有一种开放心态。在历史长河中,一些文化被淘汰了,另一些文化类型又产生了,我们不必厚此薄彼。在现代化进程中,文明国家的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不是文化没有了,更不是文明没有了。现代城市照样承载文化,发育文明。朋友们如果对哪一种具体的农村文化类型非常珍爱,而那里的农民为了自己的富裕意欲放弃它,我看你可以自己掏腰包给农民,让农民挣你的钱,为你守住那种文化。如果你欣赏的那种文化类型适合大众趣味,我相信它也不会消失,人们不必为此焦虑。不要把传统农村文化想得那么美妙!不用读艰涩的科学论著,单去读几遍《白鹿原》《红楼梦》吧!由此去体会传统农村的伦理关系,我们不再会迷恋它。当下中国,抛弃宗法伦理关系肯定做不到,但要将此发扬光大,绝对是开倒车!农民,特别是农村女青年,用自己的脚丫子做出了选择,城里的学者专家不要想着去阻拦他们。(2016-12-13)
131文学就是把感动过、震撼过、悸动过、牵挂过、驻留过心灵的真实感受真诚地诉诸笔端,给人以力量、希望、信心,成为构筑人类精神家园的不可或缺品。阿来说:“我愿意写出生命所经历的磨难、罪过、悲苦,但我更愿意写出经历过这一切后人性的温暖。即使看起来,这个世界还在向着贪婪与罪过滑行,但我还是更愿意对人性保持温暖的向往。以善的发心,以美的形式,追求浮华世相下人性的真相。”(2016-12-9)
132打麻将、搞化崇聚会对地方风气有所影响,进而影响到教育,这是可以理解的。我的观点是麻将、化崇不是影响丽江教育发展的元凶,地方教育的思想观念、创新意识、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者及教师整体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才是主要症结所在。禁了麻将、化崇就能提高教育质量?麻都成都、重庆等地教育不见得一落千丈嘛。好多丽江人仍念念不忘民国后期乃至建国初期丽江教育的辉煌,也称道于宁蒗教育异军突起的二十年,其实二者都有共同原因:打开大门,广纳人才。民国后期的丽江中学里的教师不少是西南联大毕业的高材生,甚至有些教授也来应聘,如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就是典型例子,宁蒗教育的崛起也与引进江苏省教育人才密切相关。在多年计划经济的桎梏下,丽江从茶马古道上重要商品集散地、中转站沦为云南口袋底,丽江教育的整体水平在省内位置也逐渐衰落,与引进高素质人才有着直接的关系。走出去,请进来仍是解决丽江教育的不二法门。(2016-12-9)
133钱理群先生说: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地‘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的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此,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特别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他们讲起“人文精神”也是头头是道,但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炫耀的知识。(2016-10-10)
134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家书》)(2016-10-5) 135杨福泉:云南很多地方也因为生态敏感不能全面开花开发,因此云南省委省政府努力争取国家投入更多的生态补偿和其他促进生态敏感区民众改善生活的途径,国家出台生态功能区国策,也是基于不能全面开花处处开发的国情,如果开发项目处在水源地,显然不能采取竭泽而渔走以高耗水项目致富的道路,这个道理很简单。(2016-10-7)
136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5SeMAAVSibBgNRxArZFq47RRo7AU5CPW0CR7CtwHwy0zMKNhjsibQH3lib5RGXbSQq5ibS8pibADw2Fib13COjsewgw/640?wx_fmt=jpeg
玉龙山下丽江城
138 玉龙雪山蓝月谷荷芳:我外婆90岁临死前,喂她水喝,她说不好喝,打来井水也不喝,舅舅开车赶去她的老家村子,从村子的大树下接来龙洞水,喝了一口“小时候的水”,外婆闭上了眼睛,安祥地走了。(2016-10-3)
139李竹青:淡漠法治的纳西族社会经济治理势必走向无序与茫然的困境,保护生态还是传承文化离不开良好的规则和制度。从改革开放以来丽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丽江在外人光鲜陆离的“赞美”与“颂言”当中缺失了制度设计和法治保障,让个别执政者随心所欲留下了广阔的天空。学术可以讨论,可以研究,可以教化,可以认知,但调整不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白沙法国地中海项目背后实质就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唯有法治方可让各类群体回归到共赢的原点。自丽江选择发展旅游业之始已注定了丽江水危机的发生。基于丽江地域地理气候特征,东巴经书早已言明水和生态对纳西族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2016-12-3)
140 黄琳娜(1944—2016)
纳西好妈妈一一沉痛哀悼黄琳娜老师惊闻黄老师昨晚离世噩耗,震惊之余悲痛难抑!黄老师慈容浮现于心,无语凝噎……黄琳娜老师是著名纳西学者、民族史学家郭大烈先生的夫人,多年含辛茹苦辅佐郭老师研究纳西文化。郭老师在民族学、纳西学上取得如此卓越成就,与黄老师的默默奉献分不开。黄老师是一位好妻子,纳西族的好媳妇。黄老师退休后在丽江创办东巴文化传承院,在黄山小学传承东巴文化15年,开设假期纳西语、东巴文化培训班,为纳西文化传承呕心沥血,死而后己。黄老师是汉族人,与郭老师结婚后学会了纳西语,晚年一直奔走呼吁传承纳西母语,弘扬民族优势传统,她主编了《纳西阿妈》一书。黄老师也是可亲可敬的纳西阿妈!黄老师是汉人,却赢得了所有纳西人的尊敬。留住民族文化根脉,守好纳西精神家园,这也是对黄老师最好的怀念!
爱夫爱家爱纳西是真爱,为妻为母为传承乃大为。
含泪祈福黄老师一路走好!也衷心祈愿郭老师节哀顺变,身体健康!(2016-9-26)
后一篇:木增钤印“明国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