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纳西族人生礼仪杨杰宏民俗 |
分类: 草根力量——民间民俗 |

注:以下内容均摘自杨杰宏著《纳西族民俗通论》,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引用者请自觉注明出处为盼。
杨杰宏
第一节
诞生礼是人生第一大礼,它的意义是向社会宣布一个新的家族成员的诞生。因其生命力尚弱,这种仪礼一般只在小范围举行。诞生礼包括求子、怀孕、诞生、庆祝四个阶段。
一、
传统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的影响及农耕社会劳动力的需要,生儿育子成为社会重要的道德评价标志。纳西族先民有着悠久的生殖崇拜历史,直到近代仍有保留着求子习俗。通常是到象征男女生殖器的石头处进行祭祀仪式。丽江山区一带也有到山上的“术”神(自然神)求子的习俗。夫妻双双要背着祭物前往祭术处,男的背篓上插有各种竹、木等小棍,女的背着从家中代表祖先神的石头。迪庆白水台纳西族在农历三月举行镇压“替罗”鬼仪式,不孕妇女要躺到野外的梨花树下,隐喻以后生子多如梨花。永宁妇女到狮子山或木里乌角山洞中祭拜形似男性生殖器的石柱。丽江大研镇北门坡也有一个形似男性生殖器的石柱,过去不孕妇女常到此处求子祭拜,祭拜时在上面抹上酥油以示虔诚,故当地人又称其石为“毛朱此”,即吃油鬼。
二、
四川木里县俄亚乡的纳西族有为胎儿驱鬼的仪式。东巴念完驱鬼经后,孕妇用镰刀砍碎象征鬼的面偶,然后放到村外的喂鹰处,只有老鹰吃了面偶,才意味着驱鬼仪式的圆满。怀孕妇女有诸多禁忌,如不能去到深水潭及湖水、深山等偏僻地方,以免野鬼侵入,生出怪胎;不能进入结婚人家新房;不能吃兔子肉、生姜,以免生下的孩子豁唇、多指,
三、诞生习俗
婴儿出生后,在家中产房门上插一青剌果枝,有的挂一块犁,民间以为此为避鬼驱秽之物。第一个来家的人称为头客,必须先喝一瓢冷水。主人把水递给头客,然后说道:“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客人喝完水后,向主人贺喜:“水,干干净净一碗;孩子,清清白白一个!”尔后在厨房里喝一碗红糖煮的荷包鸡蛋。第七天就把婴儿头发剃掉,并由红布包起来放入母亲的衣柜底。起名是在满月前取好。一般由外公取名,称为“mi31su31”即求名。由孩子父亲抱着大公鸡到岳父家中,毕恭毕敬地抱公鸡递到岳父手中,请求赐名。岳父问了孩子的出生时刻、祖上三代的名字后,就拿出十二块小木牌(上绘有东巴象形字的十二生肖)开始算名字。这个仪式称为“东巴斗名字”(斗为“拼凑”之义。)名字取好后,在满月待客时写在红纸上,贴于正屋前庭的东墙上。客人带的礼品为鸡蛋、新衣服、红糖。参加宴会的妇女都要到产房里探望婴儿和母亲,并送上吉利话。
鸣音、奉科一带,产前十天,亲娘伴睡,宗族贤妇助生。临产前烧水,煮剪,备酥油及缝线。等婴儿生出来时,必须让他(她)呱呱坠地。民间有“崩子支子若”之说,意为凡有脚板的人都要依赖土地而生存。助产妇要给婴儿整圆脑袋、整好脸面,拉直鼻子,整直身子。扎好脐带,剪断脐带,温水洗澡,涂上酥油,酥油坨放入口中。产妇高枕。喝一碗羊油荷包鸡蛋糖水汤。第二天早晨,长者敬献羊油鸡蛋米酒汤于祖先牌位前,烧柏枝。以喻此汤催奶。女婿要送一缸米酒,一瓶白酒给岳父母家,称为日索,意为尝酒。岳父将女婿的米酒分送到内亲外亲家报喜。
四、命名礼习俗
婴儿生下来后的第七天,就要请东巴举行洗礼、起名。给孩子起名时要以巴格图(东巴法师占卦时用的青蛙八卦图)来推算,外公不会此法,就得请村中东巴。
请来的东巴要念诵东巴经《阿美如鲁盘》(适龄产妇卜书)《古吃徐吕》(洗头卜书)《青蛙卜书》、《阿美如鲁盘》:根据产妇年龄所在方位及婴儿生属取名。[3]
取得名字后,主人家中长者高喊一声新取的名字,产妇替婴儿答应:“哦喂——哎……说出一句难得的话,得了一个美好的名字。愿我儿安康幸福!”命名那天产妇的母亲要向骨亲、肉亲送礼。命名时骨肉两亲都要到场。
向大神献熟食品:把煮熟的食品放在院中的供桌上,每人拿一柱香立前,婴儿父亲以铜瓢打腊汤除秽后,长者向大神献食:在一片瓦上烧上青柏枝,婴儿父将每样夹点放在瓦片中,并点九位大神的名字,众人齐拜。
用饭前在火塘上方向家神、胜利神、五位灶神及祖先供熟食。先让产妇吃饭,后让来送礼的人吃羊油鸡蛋蜂蜜米酒汤,便舀给客人待饭。命名礼结束。
产妇十三天后可以洗澡。
婴儿出生后新年正月初四祭天日。生男带酒九碗,女七碗及糖果,称为泡八日本。祭坛拜年称为阿素湟堆。首先向达巴树祭献,东巴诵祝祈福,东巴将达巴树上一朵花作为吉祥物送给婴儿;婴儿父亲替婴儿向蒙、达、许三树磕头献供品。[4]
5、满月客
纳西语称为“开余”,在婴儿生下后满一个月时举行的庆祝宴席活动。满月客宴席上红糖鸡蛋汤是必备的菜谱。内亲外亲都要前来祝贺,所贺礼品除了婴儿所需的衣物,玩具外,还要送上米、蛋、红糖等物。婴儿的外婆要三天前先来慰问祝贺,必带上小孩所需要的衣物及补给孕妇的食品。
满月客中还要公布婴儿的名字,有的由家中长者或干爹当场宣布,然后众人齐声朝婴儿喊其名,由婴儿父母代其回答。丽江坝区则写在一张红纸上,贴在正房的前庭的墙壁上,书写样式为:
祖父赐孙乳名曰
X X X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易养易育
尔寿尔康
祖父XX
X年X月X日
第二节
一、丽江纳西族成年礼
在丽江大东、春科、鸣音一带,纳西族的家庭成员到了十三、四岁要举行成年礼的年龄。男的给裤子,女的穿裙子。生日那天,请一位家里亲戚、一位主祭东巴。高火塘烧上柴火,三脚架上安放铁锅,煮上肉食,火塘下方放上一整只猪膘肉,举行成年礼的人站在上面,火塘尾左边摆一簸箕米,右边摆一卷氆氇或麻布,正位于举行成年礼人的中间。祭神东巴坐在火塘边上位,父亲在东巴的下位,母亲在女位。给成年者礼物的主事人,男的坐在父亲边,女的坐在母亲边。
举行成年礼的人脚踩猪膘肉,左手按簸箕、大米,右手按氆氇或麻布,祭神东巴诵《展字》(招财经):
…………
五方东巴大神招来的财宝
赐给主人家的成年新人XX
愿富裕伴他一生
愿好运伴他一生
主事人给行礼者穿上裤子或裙子。穿毕东巴诵《罢麻罢》(擦酥油面粉)经:
在头上抹一点黄生生的酥油
愿要成为成年人的头脑聪明智慧
在手上抹一点黄生生的酥油
愿进入成年人的双手勤快麻利
在脚步上抹一点黄生生的酥油
愿进入成年人的双脚健步如飞
愿进入成年人的XX福禄常在
富贵长寿
东巴边诵边给行礼者的头、手、脚上抹酥油。接着诵《吃克经》[-]r31k;55](点药水)
洒一点药水在头上
愿头脑清醒灵活
洒一点药水在身上
举行成年礼的人呵
祝你终生吉祥如意
东巴再诵《素好时》(向家神献熟食品),献供后,穿上礼裤裙的人向火塘上方的家神拜跪。请主事人用饭。第二年正月初四进行祭天拜祖。男女承担相应的生产生活负担。[5]
二、永宁纳人的成年礼
永宁纳人的成年礼与丽江有所不同。即正月初一鸡叫之后,凡家里有年满13周岁的男女孩子,要举行类似成丁礼的穿裤子或穿裙子的仪式。举行仪式时,母亲在正房的火塘里燃起熊熊烈火,家人及同斯日的长辈们团团坐在火塘周围,火塘下方摆着干果、包谷糖、小米糖、酥油茶之类的祭品。穿裙子的女孩站在正房的女柱旁,右手扶着柱子,左手捧着银元,右脚踩着猪膘,左脚踏着米口袋,象征她今后粮食吃不尽,银钱用不完。如系男孩穿裤子,则在正房的男柱旁还要放一坛酒,一支长矛,左手扶着男柱,右手捧着银元,左脚踩猪膘,右脚踏米口袋,象征他今后英武强健,富贵无穷。母亲替女孩穿裙子,父亲或舅舅替男孩穿裤子。孩子拜完祖先,再拜父母、伯叔或姨母、舅舅等长辈亲戚。长辈们一边对他(或她)表示祝福,一边赠些钱或装饰品。在祭祖的时候,达巴要念祝词。对女孩的祝词大意为:“你像杜鹃花一样的美丽,像绿油油的庄稼一样鲜嫩,你织的麻布又细又漂亮,你种的庄稼年年都丰收”。“愿你比山茶花还要红艳,比竹笋还要年轻,找的阿注聪明又能干,生的儿子赛过小马驹”。对男孩的诵词是:“愿你像高山的松柏,越活越年轻;像溪边的翠竹,越发越兴旺;种的庄稼一粒收百粒,放的牲口一头变百头”。“愿你像金子那样坚硬,像银子那样洁白,青稞燕麦堆满仓,金银财宝装满屋”等等。人们企图用这类美好的颂词,兆应吉祥,祈祷幸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