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元那条被人遗忘的小街——卡子上

(2025-08-20 19:26:25)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广元那条被人遗忘的小街——卡子上 华林风 写这种记忆性文字还是习惯用真名,不然,那条名叫“卡子上”的老街不知道,老街坊也不知道。 ——题记 广元古名利州,唐朝诗人温韫筳曾有《利州南渡》写利州美景: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我是广元人,父亲曾给我读这首诗的时候,很骄傲的告诉我,唐朝时候的利州很美,武则天就生在利州,所以,现在的广元人和武则天都是老乡呢。四十多年前生在广元,对广元这个城市是很有感情的..... 最早的广元城区,主要街道分东南西北四条大街,街名很简捷,就叫东街、南街、西街、北街。老广元人习惯性叫东、南、西、北门。交叉点就在城中心的十字路口,那地方叫鼓楼。我出生后就没见过鼓楼的样子,只记得有个"国营食堂"是整个广元餐饮业最豪华的国企。我家穷,从没在这家国营食堂吃过饭。国营食堂对面有个商店 也是国企,叫古楼商店。我以为鼓楼的原址应该就在那里。南北西北四条街在这里直线交叉。 南街本来是全称最长的一条街,由于广旺铁路穿城而过,横架一座桥把南街切成两段。铁路外面这段,我们习惯性叫南门上。石头垒成的桥墩呈阶梯形,行人可爬十九级石阶上铁路。桥下两边空间很大,自然形成一个菜市场。家家户户做饭用的柴禾也在桥下直接买卖。因为是体力活,双方谈好价格后,卖柴的汉子背柴上门,称完称付完钱后将柴禾放到指定地点。所以,山里农户背柴进城换油盐钱的老乡居多。 南门尽头是财神楼。出了财神楼的城门便是南河,这是广元人的母亲河。从小在这条河里游泳、抓鱼、洗尿布的孩子一茬一茬生生不息。 我住的华家院子就在离财神楼不到五十米的地方。曾经三进三出的大院在修建公路时被无偿拆除,只剩下一套四合内院与一条名叫"卡子上"的老街相连。"卡子上"其实是口语,人们习惯这么叫。 这是一条被时光磨得温润的街巷。青石板路像琴键般层层叠叠,从"卡子上"的喧闹里拐个弯,便跌进海壕街另一风景。这是童年最短的路,也是记忆最深的老街。 "卡子上"的石板路是活的。雨天,水珠在凹陷的纹路里聚成小溪,顺着坡势叮咚而下;晴日,阳光斜斜切过石缝,把斑驳的影子投在老墙根下。街边的老茶馆支着竹帘,穿灰布衫的老人端着粗瓷碗斜躺在马架子上,看茶烟袅袅爬上雕花窗棂。拐角处的贯家也是大户人家,大门也被修公路时拆的早已不复存在,只有半扇木门被岁月锈蚀的痕迹镌刻着往昔的温度。 由于父母是老师的缘故,这条街我必须是爱读书的女子,也成了这条街上的孩子王。小朋友们大小事都爱和我一起商量,我们先与临近的海壕街、打铁街的孩子结成好友,不分派系一起过家家、打弹弓、跳橡筋、跳房、捉迷藏……那真是无忧无虑的一段童年好时光。 街坊们把日子过成一幅市井长卷,哪家有好吃的都会相互舀一碗端来端去相互品尝。卖醪糟的王婆婆总在晨雾里支起小炉,甜香裹着蒸汽漫过门槛;卖瓜子的陈婆婆将瓜子摆在簸箕里,两分钱可买一堆;篾匠李伯伯编的竹篓能装下整个秋天的柿子,只见竹丝在他指间翻飞如蝶,好看极了。 最热闹是正午,卖油茶的梆子声、剃头挑子的铜盆声夹裹着孩子的喧闹声,混着油泼辣子的香气在整个"卡子上"回旋。傍晚,家家的小青瓦房顶上冒出袅袅炊烟,在石板路的上空织成一张细密的网。孩子们端一碗饭在董家门前的花椒树下攀比谁家的晚饭最好,还可乘机把饭里的豌豆、胡豆、洋芋等菜抿一口吐在手心,再放进衣服口袋里当零食吃。 上学放学总爱与崔家的荣华、云平,赵家的云霞,还有咩咩(小名)经常一路同行。说来大家不信,我们捡过人家不要的坏水果还如获至宝的悄悄分吃。去财神楼上去看石头蟒蛇,穿着露出大脚拇指的布底鞋到南河的桑树林爬树摘桑葚,吃得满嘴乌黑还乐此不疲。在石阶上像踩着琴键一般蹦跳。摘槐树叶子放在药瓶子里浸泡成粘乎乎的液体来抹在头发上当头油,偷摘邻居家门前的李子……只有傍晚围坐在父亲的马架子前听他讲《水浒》《镜花缘》这些故事时,叽叽喳喳的蝉鸣声才会突然静止。 随着城市不断变迁,随着四合院的拆除,广元早已没了"卡子上"这个地理位置符号。曾经的老邻居已经四处分散,原有的华家院子和"卡子上"被一座大型综合市场所代替,多了很多来广元做生意的外地人。但穿城而过的广旺铁路桥依然笑看来来往往的人从他身边走过,看青瓦房变成一座座高楼。曾经铁匠铺里的铁砧成了搬不动的花盆。街角的茶铺换成麻将馆,拐弯处的老槐树还在坚守,只是树洞里塞满了祈福的红绸带。 曾经这条不足百米的小街,把市井的烟火、匠人的体温、童年的欢乐都酿成了酒,用五十米的距离,丈量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半生光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