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原则

(2007-12-23 14:08:25)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初探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初探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化一直是我们研究的方向。但是,目前很多老师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还不太清楚,本文从理论到实践阐述了游戏教学的功能,意义,设计和评价。
关键词:游戏教学,意义,原则,设计





广义地说,游戏就是玩,一种娱乐的形式。那么,何谓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呢? 它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上,针对具体教学目标,结合特定教学内容,把游戏形式融于教学之中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国家新课程标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推行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下面,我们将对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意义、原则以及游戏的设计与组织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意义

  1、遵循儿童心理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动机
  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爱动贪玩、渴望成功,但意志力不强,对学习欠缺目的性,英语学习动机以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为主。这种动机主要来自对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游戏的趣味性特点恰好能促进学生近景性学习动机的形成,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巩固和支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参与体验。
  2、寓学于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英语学习其实是一个英语知识积累、技能培养和能力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是靠有意识学习去完成。但是,小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所以我们要创造习得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无意识学习,以减轻其学习负担。游戏教学能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玩乐之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主动学习。例如,当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为了让他们综合地复习以前所学过的单词,我们可组织学生自制字母扑克牌,进行拼词游戏。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新课标基本理念1)。
  3、激发儿童情感,促进认知发展的功能。
  英语课堂游戏往往含有某种或某几种智力成份。在游戏教学中,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智力可直接转化为英语学习的能力。譬如,考记忆这一类游戏可训练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在听力练习中老师可指导学生运用瞬时记忆提高听力效率。
  4、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能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思想、说服别人和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除了指运用语言的能力之外,还包括社会活动能力。游戏教学作为一种以生生,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形式恰好能营造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发展表演能力;通过比赛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团结互助;通过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总之,在游戏教学中可以为儿童创造一种合作,竞争但又相互鼓励,彼此理解的环境,在这种生动活泼,又温暖友好气氛中,儿童在各种非语言符号传递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接受着审美、道德等社会价值的传递,从而逐步实现社会——适应的转化。”(《小学游戏教学论》P30)
  二、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原则
  从概念看来,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应具备如下原则:目的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纪律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组织课堂游戏也不例外,务必要以明确的训练目的作为活动的导向,而不能片面追求形式,纯粹为玩而玩。当每个课堂游戏实施之后,教师都要及时总结通过游戏学生为什么学?学会了什么?
  趣味性原则——为达到趣味性效果,首先,游戏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不断地激发学生猎奇的欲望,其中教师个人素质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然后,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具有信息差距的信息交流,从而体验语言的交际功能,增进成功感;最后,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以比赛、小组抗衡等形式去评价游戏的结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参与性原则——游戏教学的参与性体现在全体学生“动”起来,争着承担游戏的每一个角色。如何才能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呢?首先游戏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征,而且老师还要以全情投入去感染学生,否则,那些自以为已经成熟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会认为游戏太幼儿化,觉得玩游戏很幼稚,所以会应付式地、拘束地“玩玩”,甚至会不屑于参与。
  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目标的定位要有层次,既包括为掌握语言形式而设计的、具有机械和意义操练性质的游戏,又包括着眼于语言内容的、具有交际意义的游戏,这些游戏操练活动在一节课中要从低级向高级有序安排;层次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同一个游戏或同一节课中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与。
  纪律性原则——每一项游戏活动都有其规则,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必须向学生明确游戏规则,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纪律,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养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良好课堂习惯。
  三、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组织思路
  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字母、词汇、句型等各项内容的教学中去,也可在呈现新课或各个层次的操练活动中使用。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游戏教学的几项原则,精心设计游戏的玩法、评价激励方法和制作游戏道具。
  (一)从竞技的角度来谈游戏玩法的设计和组织
  l、考记忆。在字母、单词、音标教学中,可以玩“What‘s Missing?”游戏:在不同几何图形的吹塑纸贴上字母、单词、音标,观察完毕即把其中的字母、单词、音标摘掉,然后打乱图形原来的顺序,让学生看着图形凭记忆说出相应内容。在巩固句型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实物,记住有关细节,然后遮盖着图片或实物,结合具体句型,以小组对抗的形式,就图片内容进行间答,以检查对方的记忆情况。





这一游戏用于巩固What colour is / are ...? Where is/are ...?  What’s in /on ...?  Is / Are there ...?  How many … are there…? Whose…? What is / are...doing? 等句型。有关考记忆的另一种游戏是“滚雪球”式的Chain Exercise。
  2、比反应。这一类游戏往往是检查学生对某一知识内容的熟练程度及反应能力。例如,当学生学完l——l 00的数字之后,可组织玩“拍七”游戏。具体玩法是以不规则行列开火车按顺序数数,当数到个位为7或7的倍数时,不数出声而拍一下掌。又如为检查学生对动词指令语的掌握情况,可玩“Simon Says”游戏。当听到有关指令时做相应动作,如“Stand up。”即起立,但听到指令语前有“Simon Says”即做相反动作。
  3、赛速度。赛速度游戏主要是靠小组合作完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速度。比赛的内容
一般为说话速度(如传话游戏)、操作速度(如据所听到的内容找字母、拼单词、画画、涂颜色以及查字典自学单词等)和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速度。比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速度这一类游戏属于准交际性操练,往往是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去完成尽量多的任务,如借东西、找失主、调查年龄、家庭成员、职业情况等等。
  4、斗观察。游戏中所提供给学生观察的材料包括图像和文字两大类。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一般不高或以迷宫形式出现,需要学生仔细辨认,并用有关用语去谈论和汇报观察的结果。文字观察往往是指在一组文字材料中,按要求快速找出有关内容。例如,在如下的一串字母中,要求学生按从左到右方向找出所学过的单词:s i t h a t e n e w h o u r e a d a y。
  5、竞想象。为配合言语操练活动,可创设一定的情景,借助图片、简笔画等,分步向学生提供一些线索或故事的某些情节,让他们发挥想象,以逐步包围的形式尽快猜出某一指定的人、物或故事的下一个情节。
  (二)游戏评价、激励方法的选择
  游戏教学不但要设计学法和玩法,还要适当选择评价、激励的方法。评价可尽量让学生参与进行,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中增加学习动因,而且要注意及时、客观、公平、易于记录、直观可见。对于那些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要给予奖励。为使评价能保持长久的激励作用,可定期累积统计一下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获得的小奖品(如小红花)和加分情况,并评出游戏表现出色学生或小组。
  (三)游戏道具的设计与制作
  游戏道具实际上也是教学的媒体,包括卡片、图片、简笔画、实物、剪纸、幻灯片及电脑软件等,是由教师根据游戏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的,具体的制作可由教师完成或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和制作道具时要注意选材容易、制作简便、使用时易于操作,而且还要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富有吸引力。
  游戏是英语教师几乎每节课都使用的教学活动,要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赖于广大教师对英语课堂游戏教学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和尝试。







参考书目:
1.《小学游戏教学论》 吴也显 等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小学英语教师手册》 鲁宗干 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
3.《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 吴立岗 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