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百读不厌的育儿经!

标签:
新手父母育儿书籍推荐孩子你慢慢来窗边的小豆豆 |
分类: 妈妈宝宝 |
从怀孕初期,我和阿宝就开始关注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订阅了《孕味》、《妈咪宝贝》、《时尚育儿》……很多孕育杂志和书籍。
怀胎十月,迎接宝宝的到来之后,发现其实之前看过的很多育儿书籍都太过理论性,或者叫做参考手册更合适。可能,当时选购的太过盲目;或者,只被书名和导语吸引,忽略了实际内容;或者因为,将为人母,对于养儿育儿没有切身体会和门径,所以选购的大多没有什么实用性和启发价值。
这之后,对于选读育儿书籍,我和阿宝也有了一些心得。比如,类似于“育儿宝典”、“育儿圣经”、“育儿百科”、“科学育儿”、“父母必读”之类的书名,我们基本上不买,有几本平常也不翻不看,只是偶尔在宝宝遇到状况时,对应的查阅一下而已,觉得没有必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仔细阅读。
个人觉得,养育宝宝其实并没有什么宝典和圣经可言,对于是否科学,我想,每个宝宝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体差异,不能用所谓的科学方法来通论,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宝宝的育儿方法才是最科学的方法。
相比之下,我更侧重于一些很轻松的育儿读物,比如故事性强一些,生活化一些的育儿书籍,让你在简单平凡中自己去揣摩和领悟怎么和宝宝相处,怎么启发宝宝、引导宝宝,怎么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怎么和孩子成为朋友……
家里的育儿书架上,其中有几本我个人特别喜欢,有些甚至读过几遍都回味无穷,也把它们推荐给了我身边的朋友,反应都不错,就发在这里和博友们分享一下——
《孩子,你慢慢来!》(台湾:龙应台)——
“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
就这样一句话,一句所有普通母亲的心声和母爱,让我坚信,她的每一篇文字都会给我启发,产生共鸣。这本书我读过三遍,全书没有一句育儿的经验之谈,没有一篇如何教育孩子的大道理。与其说书,她更像一本日记或者手札。每一段文字对你娓娓道来一个妈妈陪伴孩子成长的故事,让你会心笑过之后,思考和感悟到许多真谛。
那些孩子在长大过程中的顽皮和趣语,那些母亲和孩子之间的默契和交流,那些平凡家庭中的平凡事情,几乎是我们大家都会经历的,但是其故事引发的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如何沟通的过程,你阅读之后会有很多收获。
这本书,是阿宝推荐网购的,此后,我把她作为“至宝”和“精品”推荐给了我身边的妈妈群。
推荐章节:其实这本书的每篇文章我都叹为精华之作,每篇故事的切入点都亲切温新,特别有画面感,看她的书很像在看一部部电影短片,如果一定要推荐出哪个章节,那大家就先看看《触电的小牛》或者《高玩》吧。
《窗边的小豆豆》(日本:黑柳彻子)——
这本书是熙绪推荐的,他目前就读某高校大一。
作为在读学生推荐的育儿书籍,我充满好奇。拿到手上的时候,我却被牢牢吸引,一口气看完了全书内容。
合上书的时候,我完全能体会到熙绪给我推荐的用心,以及他想与我分享的感受,虽然他没有跟我提及对于此书的任何评论。
这本书同样是一本“故事书”,不同的是,《孩子,你慢慢来》是讲述一个母亲陪伴孩子一起长大的很多经历;而《窗边的小豆豆》则讲述的是作者本人,一个在小学时屡遭退学的“问题”学生,来到“巴学园电车学校”以后,一段“独特”的成长经历。
读这本书时,我始终带着一个母亲和一个女儿的双重立场来体验。作为母亲,对于书中折射出的,许多新奇的教育方法,我受益匪浅,茅塞顿开;作为女儿,我想我是和熙绪以及众多阅读此书的读者一样,羡慕小豆豆拥有那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受教经历。
我是带着崇拜和景仰的心情,在畅想电车学校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畅想在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就已经如此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甚至已经开始畅想,为我的宝宝寻找一个这样的“电车学校”。
推荐章节:《电车来了》、《运动会》、《“旱田”老师》。
《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韩国:张炳惠)——
这两本“姊妹”书,应该属于“教科书”文学,但我觉得,比较一般的“教科书”,它具有比较强的可阅读性,原因在于,书的作者是一位肯为孩子放弃和付出的伟大母亲,更难得的是,她是这三个孩子的继母。
这两本书我并没有完完整整的读完,只参阅目录对其中感兴趣的几个章节作了重点关注。个人觉得,《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更有阅读价值。
《养育男孩》(澳大利亚:史蒂夫.比达尔夫)
这本书即是标注“男孩父母必读”字样的书籍。
我一直认为,男孩和女孩的养育确有不同,这本书的很多内容会有所提醒,但是觉得,还没有达到“必读”的严重性。不过,觉得作者提到的“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很有道理,我和阿宝很赞同,也想如此遵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马悦凌)
这是最近比较畅销的国医健康类书籍,推行中医经络按摩方法,不过,没有什么是“包治百病”的,何况是一本书,但是,作为参考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先推荐这些吧!仅供参考!
前两天收到朋友网购送来的礼物,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捕捉儿童敏感期》。以前在新浪育儿博客关注过孙老师,蒙氏教育法的创始人,想来这两本书会对我有所帮助,谢谢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