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保姆的“不经意”影响了家庭和睦!
(2009-06-22 10:03:17)
标签:
保姆家庭和睦杂谈 |
分类: 生活随感 |
某天,跟妈妈“歇斯底里”的吼了一通,妈妈一定很伤心!
起因是,王姐告诉我,妈妈给震儿加餐,喂了豆浆、核桃花生糊之类,导致震儿消化不良,便便不是很正常;以及“震儿肠胃刚恢复,不能这样再搞坏了”;以及妈妈如何不听劝之类云云……
好像震儿上次积食呕吐以后,我也跟着留下了后遗症,只要听到震儿哪里不好,就会失去理智的发泄一通!
妈妈说,以后她再也不喂震儿,一顿也不喂。
晚上,妈妈肯定躲在自己的屋子里哭了。
朋友的宝宝比震儿大一个半月,家里已经换了十几个阿姨,最后,朋友的妈妈得了“保姆综合症”,完全抗拒保姆。朋友无奈,调整了工作岗位,全身心候家照顾宝宝,自己当起了“保姆”。真的很佩服她,那么优越的工作,那么要强的责任心,全都可以舍弃掉,可是我,没有那样的勇气。
王姐是我们正经八百雇用的第一个保姆,其间,阿宝几次想调换,我都没有同意,原因是,觉得更换保姆宝宝要重新适应,家里人也要与其重新磨合,况且保姆都是大同小异,完全可心中意不太可能,于是就这样,王姐在我们家里已经工作半年有余。
对王姐的最初印象还是蛮不错,当初在保姆市场选人时,一眼就看中了她,白色的羽绒服,白色的运动鞋,挽起的发髻,很干净利索,会说普通话,言行得体,家居附近某小城,下岗工人,各方面条件都很符合我们的要求;阿宝说,他看中的只是她没有像其他保姆一样,斗地主、打麻将……
王姐刚来到家里那一个月,表现真的可圈可点,我和阿宝非常满意,顿感紧张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缓解,也一再感慨“价有所值”!(王姐的月薪要求是那个保姆市场里最高的,1500元/月)
对于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聘请如此“昂贵”的保姆,小区里的老人们都咂舌不已,免不了和妈妈闲聊时吹吹耳边风,“那谁家的阿姨什么都做,一个月才700元!”“你们这个阿姨可不是一般人,得看紧了!”妈妈本身就是个“耳根很软”的人,再加上节俭的本性和心理,矛盾就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妈妈开始跟我商量,换一个价格低点儿的保姆,我告诉妈妈,我们已经都考察过“行情”,正规保姆公司里会说普通话的,做的好一些的,差不多都要这个价位;又劝慰妈妈,我们家里是必须要有保姆的,既然必须要用,就应该尽量和谐相处,把王姐当成家里人。妈妈的回应是:保姆能把我们当成家里人么?我无言。
我是个对外人都比较随和,对家里人却相当苛刻的人。在和王姐相处的这些日子,整体上讲还是很愉快,王姐有很多优点,比如说:
“眼里有活”,在她的视线范围内,她不会让我们动手做任何事情,也不用提醒她该干什么;
“脾气还算不错”,平常我们上班,都是妈妈和王姐在家里带孩子,朝夕相处,尽管难免有不悦,但是她们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正面冲突,没有发展到需要我们调和的地步。王姐偶尔会给我短信发牢骚,我觉得这很正常,人总需要释放情绪,我完全能理解。
“有一定素质和文化”,这点是我比较看重的,震儿已经一岁了,开始喜欢模仿身边的人和事物,整天相伴左右的阿姨,素质可靠、文化相当是很必要的。
这些是我看到的,当然,肯定,还有很多我8小时工作日期间看不到的。
比如:妈妈说,王姐只干“巧活”,只把能看到的、常用的物件清理的很干净,我特别注意了一下,确实是这样,书房、花园,还有很多边角,灰尘很厚。王姐是个聪明人,我没有直接批评她,只是在某个周末,亲自动手做了一次大扫除,让王姐给我打下手,跟在后面的她,一次次给我淘洗又脏又黑的抹布,相信脸上一定挂不住,那以后,房间卫生明显有所改善。
比如:妈妈抱怨,她支使不动王姐,王姐只听我和阿宝的!好吧,我告诉妈妈,既然听我们的,有什么事情就由我们来说好了,妈妈尽量不用直接指示她!
印象里,和王姐有过两次比较郑重其事的严肃谈话。
第一次,是关于家里的伙食安排和节约问题。家里伙食比较简单,早餐由我们自己安排,在前一天晚上就用有预约功能的面包机和电饭煲做好面包和糙米粥,再加点儿咸菜和水果就ok;午饭2个大人用餐,晚饭3个大人用餐。对于做什么,我们没有特别要求,由王姐来安排,妈妈采购原料。最初一段时间,经常会有剩饭剩菜端上饭桌,我和阿宝只吃新鲜的,王姐和我们口味不一致,经常自己做麻辣面吃,只有妈妈怕浪费,打扫剩饭剩菜,就是这样,每天也会倒掉很多。
我观察了很久,忍不住和王姐进行了一次长谈。谈话的中心思想:1、要摸清家里人每餐饭量、菜量的规律,按需来做,尽量避免浪费。冰箱里的肉菜尽早食用,尽量吃新鲜肉菜,不囤积食物原料;2、伙食尽量统一安排,互相迁就,在她想吃面的时候,可以不用做菜,全家制作一顿面食;3、注重营养搭配,每顿饭不一定花样多,但是应保证有肉有菜有汤。
这样的长谈,起到了一定作用。
可是某一天,我意外发现,垃圾篓里的一颗完好新鲜的白菜,询问王姐原因,说“没人吃,就扔掉了!”我有些生气:“做都没做,怎么就没人吃了呢?”
如此浪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要求和避免。
第二次,是关于王姐热衷麻将的问题。5.1给王姐放假,休息5天返回的时候,王姐大包小包从老家背来好多土特产,苦笋、土鸡蛋、米花糖、酸菜、腊肉……让我们全家很是感动,王姐很实在,说我给她买衣服,阿宝出国回来还给她带香水……我们全家人都对她很好。
那段时间,真的感觉,我们相处的已经没有距离感了,可以谈他们老家的事,谈她的女儿,谈她失败的婚姻……可能是太熟了,我和阿宝都感觉,王姐渐渐就放松起来,做事情再不像刚来时那么认真勤快,而且,迷上了打麻将,每天晚上给震儿洗完澡,就准时到楼下的麻将摊儿报到,玩到后半夜!虽然每天早上照常起床,但和妈妈求证,王姐每天下午都要补觉才行!
对于这件事情,我和妈妈、阿宝有分歧,我觉得不能任由发展下去,肯定会影响她的工作;妈妈和阿宝却意见一致,觉得只要王姐正常工作做完了,就不要管她做什么。尤其妈妈也是麻将迷,每天王姐乘兴回来,还要妈妈摆一下“心得体会”。我无语。
终于决定,在王姐又一次休假回家,送她去车站的路上谈了“麻将问题”,王姐自己也承认,“是挺不好的”,这样约定,以后我和阿宝周末在家的时候,她可以去娱乐一下,不做限制。
王姐很善于和我们交流。每天我下班回来,都会和我聊上一阵子,关于震儿的趣事,关于出门遛弯的见闻,当然,还关于妈妈。尤其是关于妈妈,王姐说起妈妈的语言很婉转,总像是不经意,却总让我,能明显感觉出其中的别样用意。
对于此,我经常是听听罢了,毕竟是在职场里打拼这么多年的上班族,关于语言的艺术和目的,我相信自己还是有一定判断力和控制力。我特别不喜欢搬弄是非的人,自认为,通常这样的巧舌言辞不会影响到我的想法和认识,对于工作伙伴和朋友都是,我不喜欢人云亦云。
但是,这次,却真的因为这样的起因伤了妈妈的心。也必定,因为和妈妈的吵嘴,会在无形中,进一步恶化了妈妈和王姐的关系。其实震儿并无恙,我却小题大做的犯了低级错误。
我没有怪王姐的“不经意”,只怪自己一时间,失去了自己分析、理解和判断的理智。
朋友说,家有保姆,是在“难念的经”里又撒上一把灰尘,可我觉得,关键还在主人自己,懂得如何去认识、调节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