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平孟古炮台感怀

(2015-10-28 12:39:33)
标签:

旅游

古炮台

炮台

苏元春

平孟镇

http://s10/mw690/001pB6drgy6Wypy5t7r99&690

http://s13/mw690/001pB6drgy6WypARtF25c&690

http://s13/mw690/001pB6drgy6WypLMwhK9c&690

http://s4/mw690/001pB6drgy6WypNAl3B83&690

http://s2/mw690/001pB6drgy6WypOW4IF91&690

http://s1/mw690/001pB6drgy6WypT3hao80&690

登平孟古炮台感怀

 

 

久闻那坡县平孟镇有一座古炮台屹立在1000多米的山顶上,险峻而雄伟。早就想去看看,一直没有成行。今年十月,在平孟朋友的带领下,终于去了一趟。

平孟古炮台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孟镇东南方向,距镇府所在地 5公里,距弄平村只有500米,所以平孟古炮台又称弄平古炮台。

据史料记载,平孟古炮台,是清朝广西提督苏元春于光绪2 2 年(1 8 9 6 )建成的边关战地防御遗迹,也是苏元春在广西边境上构筑的1 6 5 个炮台中施工难度最大因而最后竣工的一个。

我们从镇所在地沿着崎岖的山路乘车而上,不久就到了炮台山的山脚,抬头远看,古炮台建在一座三面悬崖陡壁的山上,在烟雾中隐约呈现。拾级而上,台阶的两边开满星星点点的野花,淡淡的花香迎面而来,沁人心脾。“鸡果”(野生番石榴)正熟,一串串挂满枝头,摘了几个吃着,仿佛回到童年时在故乡山野上那难忘的野趣和晶莹剔透的记忆。

刚才还阳光普照,这时,天上却下起了雨,台阶弯弯,越往上就越陡,走走停停,开始气喘吁吁,顾不及山间的翠竹与飞鸟,汗水和雨水,湿透衣衫。很久没有爬这样的山了,小时候在老家放牛砍柴,这样的山路,我们可以健步如飞,轻盈飞跑,但现在却是步伐沉重。雨还没有停歇的意思,我们在没有任何雨具的情况下终于登上了地势险要的古炮台。刚才还秋雨绵绵,这时突然就阳光万道,普照在群山之巅上,往下俯视,大地一片干净与秀色,驻足望远,视野开阔,朋友振臂高呼:多么雄壮秀美的祖国山水啊!

是的,站在古炮台门前向下俯视,中越边寨山山水水全在脚下,可谓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平孟镇掩映在绿树丛中,幢幢小楼若隐若现,街道干净有序,小河静静的流淌着,流出国门,流出口岸,流向异国他乡。勤劳的人民在田间地头收割劳作,金色的稻浪点缀美丽的乡间,祥云飘过,秋虫鸣叫,秋阳艳丽。

迈上古炮台的圆门,映入眼帘的是正门门额上刻有“金城”二字(为清代广西提督兼边防督办苏元春所题),遒劲而雄浑,寓意固若金汤的城堡,往里一看,石墙上还有“锦障”、“”等几个大字,也是固不可破,坚不可摧的意思。炮台基地占地150平方米,坐落于峭壁尖峰之巅,坐南朝北,四面绝壁,右拱门前架有一门大炮,往里一些还有两门,仿佛让我们见证了过去战火纷飞,烽火漫漫的硝烟战场。斑驳而古老的城墙上有开始变黄的野草在上面顽强的生长着,更显城墙那沧桑的岁月,另一端的城墙上有小叶榕在上面勃勃生长。据说清代时炮台共设置大铜炮2门,小铜炮10门。整个炮台呈四方形,周围砌成墙垛,四面建有交通壕、蔽兵坑,重掩蔽部、观测台、炮座等。炮台的墙壁、顶拱和护墙全部采用大块加工好的方石料构筑而成,石料最长的有22米,宽46米,厚26米,石块接缝处不用灰浆粘结,全靠紧密的互相锁扣,而且平整划一。且不说这成千块石料是怎么弄到山顶上去的,仅炮台本身的建筑难度就足以让人称奇。曾有文字记载:“群峰之顶,以为炮台,拓石成基,破乳凸以为深凹……凡半砖滴水,皆工匠勇丁等如蚁载粒,出入于蛮烟瘴雨之中,往来于累山献重冈之上。”据说当年,广西巡抚马丕瑶在苏元春陪同下,检阅边防一线炮台,给他极深刻的印象:“所阅炮台,东路以伏波岭为最峻,西路以葛麻岭为最险……”

往里走是巡逻员居住的卧室,也是当年战争时期,解放军官兵居住的地方,一张张床整齐的排列着,床上用品也是井然有序。踏着用岩石方条铺砌的台阶登上观察台,更令人感到神圣与自豪。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这里可以说是天眼,是要塞,是制高点,敌方的动静在这里可以一目了然,成为防御、对策的重要参考。

站在炮台的顶层上,抚摸古老的城墙,身后是祖国广阔的山山水水,片片肥沃的土地。这时,我对在战争岁月里保家卫国、英勇作战、视死如归的革命战士更加敬佩与怀念;对为了修建这座如此雄伟坚固的炮台而流血流汗的军民更加肃然起敬。那弯弯的山道,一个个台阶,一块块石条,是经过多少的人挑马驮,经过多少的日日夜夜才能修建而成的呀!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里,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享受丰衣足食、天伦之乐,工作在舒适的环境里,正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舍生忘死,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这时,在我眼前经历多少炮火洗礼今天却依然如此雄伟坚固的古炮台就不仅仅是一座古炮台,而是一种神圣的象征,一种崇高的信念和理想的化身,根植于我心中的也已经超出我眼前的所见所感所悟,而是一种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准备下山了,再次回头,两棵白杨在古炮台的大门边挺拔屹立,枝繁叶茂,一种勃勃向上的生命力量在高高的炮台上蓬勃怒放。这里,不仅是一条巡逻路、一块界碑、一面国旗代表着祖国的荣耀与神圣,就是一棵树、一级台阶、一处防空洞、一个战壕都是一种坚贞与正义的象征。

临别,平孟炮台山哨所所长告诉我,现在虽然没有了硝烟与战争,但他们依然担负651-662号界碑的看守与巡逻,同时还时刻观察内潜外逃及出入境的盘查。他们以哨所为家,以炮台为家,不甘寂寞,不计得失,常年在这里驻扎与相守,为的是边境的安宁与祥和,为的是在祖国日益强大的时代浪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可亲可敬的人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与赞美?

这就是我到平孟古炮台参观之后的一些感怀与遐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百南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