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不到我们就开始登长城,就是一小段并不收门票的人工修复的长城段,从停车场走野路上长城已经是一番体力活,可最终登上长城后让人失望,因为之前上过八达岭,爬过司马台,那种壮阔之气是这里根本比拟不了的。如果不是满目砂砾,你会更看不起这假得要死的修复建筑,只有远处若隐若现的土包残垣拼命地招呼游客看过去,它呐喊着告诉大家它真切地从远古而来,真切地存在着。没用,声音太小,如果就看长城这么一眼回去了,这个点会让人很失望。幸好安安又招呼大家走到野路去,一呼即应的当然是娃们,全然不在乎紫外线,反正包得严严实实的。往外走出一个小山包,气场完全不一样了,原来长城的脚下是黄河!远看孩子们,那么渺小,又那么鲜活。我不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为自己少年时的旅途感到骄傲,能出来走的孩子其实不多,能这样慢悠悠看黄河,踢沙粒,不与时间争长短的又有多少?
我们慢慢走,向感动了我们两天的脚下的植物一一致意,用百度拍一下查他们的芳名。在支付宝蚂蚁森林里的名字立马鲜活起来,柠条、沙冬青、黑果枸杞……好多宝贝我终于得见真容。很不容易,就这么不大的一棵,拼它的全力生存,也为这大西北治沙尽它们微小的力量。
我们回到烽火台上休息,喝水躲太阳,才看见其他为数不多的游客也在,后来他们还先于我们就下去了。我们又选了一条近但并不好走的路回到停车场,估计司机又在纳闷这群人怎么这么能折腾,好几拨人过去了才下来
。

望山跑死马,这停车的地方离长城还有十万八千里。

这样看长城就有意思了

下面的小村庄就是黄河宿集啦。
我们在停车场又切了个西瓜吃。还意外地发现了有个地方怼喉咙,还免费,哈哈哈。黄河宿集就在长城边,我们歇够了就继续逛。黄河宿集就更加晒得人无话可说。周围静得像一座四城,没有一间铺子是开的。民宿和各家咖啡馆倒是很有情调,保留了黄河边古村落的原有生态和建筑风格,将时尚、现代的度假生活方式植入到乡村,是一个打造地很成功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文旅综合体,装逼一流;也很新,2018才正式运营。后来我们终于问到了说这里要下午4点才有旅行社拉人过来入住,客人一般第二天吃完早餐就走。也是,这么鬼晒,除了我们,谁这么能熬。终于在我们准备放弃的时候找到一家开着的咖啡馆,装修情调极其一般,但出品却是真材实料,价格也和大城市保持一致。但我们不再挑剔了,又热又累,有什么比空调咖啡欧包更能留住客人呢。这就是我们的午餐啦
。
可惜太贵,根本没吃饱,出到市区才3点,我们还是直奔北颂冰煮羊。一路上听安安念这个名字,我一直以为真的是北宋传下来的美食,站在店门口才知道原来风牛马不相及
。不过还是能查到古老的故事支撑一下:冰煮羊,就是用冰块煮熟羊肉。传说当年成吉思汗征战时,命令战士把冰砸破放进头盔里,再放入羊肉,然后生火煮化冰水同时煮熟羊肉,后来发现这样吃起来与平时不太一样,味道更加鲜美,之后就成了犒赏三军的美食。大西北的羊肉肉质我是一直赞不绝口的,熟的时候店员除了放冰,还放了农夫山泉,据说是对羊肉的酸性有中和作用,哎不要管了,用农夫山泉熬羊肉汤,其他羊肉店可没有这样标榜过的
。反正观看与等待的过程都是十分美好的,餐具精美,肉汤飘香,我连喝了三四碗汤,神仙也羡慕我们。但这个秘制拉客申蘸料,9元一份,按人头算,真太坑了!安安不喜欢这个味道,而我们家一向比其他家庭淡口味,两人用一碟都觉得浪费。羊肉倒真的入口即化,跟以前吃的大西北羊肉口感有点不一样,喜欢有嚼头的人可能又要吐槽。
吃完这不知叫不叫午餐的饭后,我们去参观高庙。高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中国的古建筑都以木为主,没有多少能完整保存的,所以见到的都是修复版。现存的中卫高庙,是清咸丰年间和20世纪40年代重修、增建后的定型,建筑风格以清代古建筑为主。我们去得晚了些,“地狱”已经关门了,抓紧逛了逛出名的罗汉堂,然后大家都坐到公园里,这里才是热闹的地方,老老小小都在这里纳凉。牛牛先是一个人待着看《请叫我总监》,后来几个人又约到一起去康乐设施那边玩去了。我们要等夜市,一直坐着,这一坐还做出价值来——一轮查看天气预报敲定了腾格里的出行日子,谈好了价格,把燕大神的出行计划生生改了
。安安真是个砍价活宝,用帐篷的钱住上了有床的蒙古包,超龄的娃当成了12岁以下
。
解决了后面的大project,我们去逛夜市了,据说是很出名的小吃街向阳街。可能还是太早了,虽然灯光已亮起来,但并不算多人。也就是烧烤店,带西北特色的酒吧,本来觉得晚上会饿,要在这里吃一圈的,但竟然没有人说饿,完全提不起兴致吃。于是叫司机过来送我们回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