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日下午,和老公打车去火车站想先把车票取了,因为上次妈妈去哪儿第一季的心惊肉跳还在眼前
。谁知道去到售票大厅,门口找不到自助取票机,人工窗口看不到取票窗,再连问两个工作人员,都说直接“滴”身份证进站就可以了,怕被他们忽悠,一个问题换着问法问了3遍,都是同一个答复。还是不放心,25日接上霖霖两母女,提早1小时到达东站,结果真是直接刷身份证就进去了
,头疼的问题终于解决。妈妈去哪儿第二季开演了
。
上车的时候还左一袋右一袋挂满全身,上车摆了一桌,燕大神还说应该吃不完,结果还要买火车餐才够吃
。7月26日晚上11点半,顺利抵达太原,我从没想过会在这种情况下游山西。我们住在离火车站不远的如家,环境很好,很舒服。第二天两个娃去吃了免费早餐,还给我们带了玉米和鸡蛋上来,老人家就这样就够饱了
。
10点到达山西博物院,这一程的重头戏。蹭个志愿者讲解员开始学习:对博物院藏品的认识无非就是在《国家宝藏》里看过的鸟尊,鸟尊的主人就是改唐为晋的燮父,它是一件祭祀时使用的酒器。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在凤鸟的腹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鸟的尾部一只可爱的大象探出了脑袋,长长的鼻子恰到好处的与凤鸟的双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保证了鸟尊的稳定性。鸟与象是当时最流行的装饰图案,它们的完美组合,使鸟尊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假道灭虢、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是听过的,但只记得发生在春秋时期,原来地点就是晋国。
学习了两个小时,找了家吃山西菜的饭馆,土包子和地皮菜包子都好好吃,但吃不完;最喜欢豆花,很滑;过油肉一般般,关键是最后才上,早就吃饱了,人均20扶墙走。想了很久,是打车回去睡个午觉,傍晚再看晋祠好,还是直接去,找个地方靠着睡算了。最后决定,下午逛晋祠,傍晚去太原古县城,有灯光show看。于是坐上滴滴,司机讲了一路,两个娃在后面早睡了,我后来也顶不住睡得可香,剩下大神听课
。下车,我们睡醒了,请了个讲解员,直接开始下午的课

。
后来9月看了本书,《把栏杆拍遍》,里面就有一篇《晋祠》,和导游说的有相同也有互补。这种文章,如果不是身临其境过,很难读出感觉。但看过晋祠上空的云朵,呼吸过难老泉散发出的腥臭味
,才记得住桐叶封弟的故事和周柏老有所依的姿势。听完故事,我们到咖啡厅吃喝摆拍,也只有一团女人才能有的乐趣。熬到傍晚,打车去太原古城,最后一个打卡点。古城都长一样,不过这次的漏鱼儿是挺好吃的。好在古城也够大,溜了几圈终于开灯了,但重头戏灯光show却效果不好,我们更怕这么集中的人流危险,想着不如早点打车,等一下散场多人。但其实也很多人有同样的想法,结果等到大神手机没电了,车还没到。为什么不直接打车非要等网约车?因为扬手即停极贵,不打表直接开价
。终于我们等到了又是对太原非常热爱的司机,又一路回程把太原赞了个遍。

晋溪书院变成了咖啡馆


太原古城外墙

美味的漏鱼儿
7月28日,早上没有什么行程,在如家刷了数学题,才慢悠悠地打车去逛钟书阁,现在这种网红打卡书店开得到处都是,唯独我没想到我第一次打卡竟是在太原。中午饭的打卡点是我搜的——姥姥家,也是一个拍照好地方。饭后去了迎泽公园和双塔公园。这两年,想帮牛牛拍张照片很艰难,这个不让人拍照的小姐姐被一位老奶奶揪住“小姐姐,帮我们拍张照可以吗?”人可能都要当青春不再的时候才什么都想抓住。

早餐是外卖麦当当
上双塔要另外买票,我们不上了,又打车去帽儿巷——号称小食街,但人稀稀拉拉,吃的也不怎么吸引,牛牛还要到处找厕所
。傍晚,坐上去大同的高铁,本来买的无座票,后来还是有座位空出来,还不错。大同,气温低了许多,19度,要加风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