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画禅
画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4
  • 关注人气:1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线篆与玉箸篆之辩

(2009-07-08 17:46:34)
标签:

书法

铁线篆

玉箸篆

文化

分类: 心路

    我们现代习惯于将笔画纤细匀称一致、结构工整的小篆称为“铁线篆”。李斯、李阳冰是此种书体的形象代言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峄山碑》、《城隍庙碑》、《谦卦碑》,犹以《峄山碑》更是深入人心。但此种书体另外的叫法就是“玉箸篆”或“玉筋箸”,似乎亦被谈忘了,人们很少用此种称谓。应该说“玉箸篆”或“玉筋篆”的称呼比“铁线篆”更传统、更古雅、更能体现此种书体的气质。

    “铁线篆”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比较简单的,状如铁丝,纤细匀称,像铁一样的线,铁给人感觉是冷峻的、有力量的,古时亦有“银钩铁画”之谓。但他只是铁,不能有文人所能付之的高贵气质。我翻看历代书法论文集,古代书论中没有“铁线篆”的字眼,言必称玉箸,看来“铁线篆”的称谓是近现代才有的,起缘于何时何人应另当考据,但何以“铁线篆”的称呼如此之深入人心,我亦不得而知。

    “玉箸篆”,状如筷子,整齐划一,更重要的他是玉质的,玉给人的感觉是透亮的,温润的,有高贵的气质,是君子之所佩之物。古人论书常有“多骨丰筋”之谓,筋侧重于人内在的血脉气机的描述,而谓之玉筋则更能体现内在气质的高贵。我想“玉箸篆”、“玉筋篆”的称谓更能传达给予我们对篆书高格调、高气质的理解。

    所以,写小篆时,要写出玉的特质,要写出提按通畅的感觉,并非只是描画出停匀画一的线条,更要写出有筋骨的生命气象,此等篆书方能接古人之余绪,以达传承之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习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