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中学教育心理学》最新分章复习题(13章)

(2010-02-21 15:44:25)
标签:

中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

分类: 2012年湖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证培

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和维持两大功能。

    A.促进    B.合作    C.提高    D.优化秩序

    2.学生只能坐着用耳朵听,眼睛看,不能动口动手这是学生对(    )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型    B.放任型  c.集权式  D.监督式

    3.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

    4.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  )。

    A.规定限制    B.理解    C.协助    D.同情

    5.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称之为(  )。

    A.课堂结构    B.教学结构    C.学习结构    D.班级结构

    6.学生在课堂上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提问时没有人发言等,

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  )。

A.积极的    B.消极的    C.对抗的    D.不能确定

7.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

    A.群体气氛    B.群体压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8.群体规范即约束群体成员的( B ),它是群体内部各成员间保持思想、情绪、态度和行

为一致性的基本保证。

    A.纪律    B.行为准则    c.方向和范围  D.活动范围

    9.班级、小组、少先队属于(  )。

    A.一般群体    B.正式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特殊群体

    10.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

    11.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D   )。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2.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14.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

    A.教学过程的规划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    D.教学方法的选择

    15.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

同一种刺激,会导致(D )。

    A.兴趣形成    B.自发复习    C.过度学习    D.疲劳和厌躁

    16.教师对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  )。

    A.课堂管理    B.课堂纪律    C.课堂规范    D.课堂控制

   18.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

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问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A )。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成团结协作

    19.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

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

    A.教学风格    B.教学方法    C.教学氛围    D.气氛区

    20.注重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的教师领导风格称为( C )。

    A.专制型领导  B.监督式领导  C.参与式领导  D.放任型领导

    21.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

    A.课堂规范    B.课堂气氛    C.课堂管理    D.课堂纪律

22.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

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

    A.环境因素    B.主要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  D.辅助因素

23.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

与学习的行为称之为(  )。

    A.违纪行为    B.多动行为    C.问题行为    D.强迫行为

24.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

    A.科尔伯格    B.勒温    C.普雷斯顿    D.苛勒

25.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主要取决于交往双方(  )。

    A.身份与地位    B.需要满足的程度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修养和处世方法

26.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A.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B.班风、纪律、学生

    C.教师、教学设备、学生    D.教师、学生、纪律

27“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

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28.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而能力差的则组成另一个群体,

影响他们结为同伴群体的因素是(  D  )。

  A.接近陛    B.补偿性    C.竞争性    D.相似性

29.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

  A.群体压力    B.群体动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30.班级里小集团属于(  )。

    A.联合群体    B.正式群体    c.松散群体    D.非正式群体   

31.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  ÷

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   

A.集权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无法确定

32.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D)

A.随机安排    B.分类安排    c.集中安排    D.交错安排

33.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

34.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

  A.连锁性感染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35.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造成(  )的课堂气氛。

  A.非常积极    B.完全失控

  C.非常消极    D.紧张或敌对

36.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称为(  )。

  A.课堂管理    B.课堂纪律    c.课堂规范    D.课堂控制

37.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集体    D.正式群体

38.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39.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

  A.教室的布置    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    D.学生座位的分配

  40.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这是一种(  )。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41.在班主任轮换时,有些老师通常感到很难接替一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

却能顺利地接任一个新班,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B.学校领导的类型

    c.班干部的不同类型    D.对同学和家长的态度

    42.“将心比心”运用了(  )这一心理机制。

    A.移情    B.心胸豁达    C.期望    D.人际吸引

    43.某个学生在课堂上故意弄出响声以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时,采取(  )的

处理方法最为适宜。

    A.言语提醒    B.非言语暗示  C.有意忽视    D.暂时隔离

    44.课堂上有两个学生正在交头接耳,这时,教师可以采取(  )的处理

方法最为适宜。

    A.言语提醒    B.非言语暗示  c.有意忽视    D.暂时隔离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课堂管理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教学和评价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4.课堂的三大要素包括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5.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学生座位的分配

  6.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7.美国心理学家威克曼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归纳为品德性问题行为和心理性问题行为。

  8.学生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称之为合作

  9.我国学者一般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外向攻击型内向退缩型两种类型问题行为。

  10.教师的领导风格有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

  11.学校里的群体可分为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正式群体和个体在相互

交往中基于个人的好恶、兴趣爱好等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12.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

  13.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活动的难易、竞

赛动机的激发、被人评价的意识、注意的干扰。

  14.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5.在群体规范中,非正式规范的形成受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16.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其中民主型课堂气氛

最佳。

  17.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及教学过程的规划。

  18.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

相互协调程度。

  19.影响人际关系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有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

个性的互补性以及外形等。

  20.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21.课堂纪律的四种类型分别为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及

自我促成的纪律。

  22.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状态。

  24.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相互影响阶段优势意见阶段规范确立阶段

  25.课堂气氛作为一种无形的教学环境,它通常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26.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

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

  27.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

员的人际关系。

  28.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有效地实

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29.对抗的课堂气氛包括失控的课堂状态、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不动脑筋

故意捣乱。   

  30.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

  31.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32.人际交往的工具可概括为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33.有时,个别学生为了引起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也会做出一些问题行为。这时,

教师采取有意忽视态度,是比较合适的处理方式。

  34.预防是处理问题行为的最好方式。

36.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既需要教师创设结构,又需要教师的体贴

  37.一般认为,在中学阶段,班级人数控制在 40人左右最为合适。

  38.“三个和尚没水喝”是社会惰化的影响表现。

    三、简答题。

    1.简述群体的特征。

    2.简述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发生影响的因素。

    3.应怎样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4.简述谢里夫的群体规范形成阶段理论。

    5.简述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

    6.简述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7.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有何影响?

    8.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9.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0.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什么,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11.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2.课堂情境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13.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在课堂中如何协调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提高课堂内群体的凝聚力。

    3.试述课堂气氛的概念、类型及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4.试述课堂纪律的涵义、功能、类型以及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

    5.学生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6.引发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7.结合实际情况,如何理解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8.八年级四班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班级,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到该班去

上课。这学期,学校安排张老师担任四班的语文老师。第一天上课时,张老师还

在楼梯间就听到班里传出的喊叫声。在课堂上,同学们说小话、吃东西、随意走

动的现象比比皆是,即使听课的同学也时常问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引起大家

哄堂大笑,弄得张老师筋疲力尽,哭笑不得。面对这样的班级,你将如何来解决

这些问题呢?你会怎样来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