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2013-01-17 10:36:09)
标签:

杂谈

 1.《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该课前面两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生命和人生的,而该单元的课文则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从这个意义上说,《春》既起着课文主题的承上启下作用,又起着示范课文的作用。
    2.
《春》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精美散文,适宜于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春天的美妙境界,从而受到感染和陶冶。
    3.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要通过朗读和揣摩、研讨来领会。
学情分析:
    1.
对于课文中所描写的春天的景象,农村学生易于理解,这是学习这一课的优势。
    2.
由于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参与课堂学习不够积极主动,疏于动脑,这是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方法,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障碍。
教学目标: 
    1.
仔细品味文中的精妙语句,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3.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学习本文抓住特征,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课文是怎样做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
教学方法:
    
在读读、讲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讨。
课时安排:
    2
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 ,掌握生字词。
    2.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连续学习了关于生命和人生的两个单元的课文,学过之后,让我们得到了种种的启发。接下来要学习的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这些诗文语言优美,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现了色彩斑的大自然画卷。第11课《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只要我们多朗读几遍,就一定能进入春天那美妙的境界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简介朱自清。
.初读课文。
    1.
范读课文。

    要求:①.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和情感;②.注意标注生字词。
    
范读后提出以下几个字:嫩(注意和的区别)、
酝酿、蓑、(抖)擞、(黄)晕、(发)酵
    2.
学生练习朗读。
    3.
指定2~3名学生在班里接读课文。
    
要求:其他学生听读思考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整体把握。
    1.
研讨各自然段所写内容,从而明确课文结构。
    2.
小结探究经验。
探究课文,必须基于认真阅读的基础上,仔细思考;归纳段的内容,
必须着眼整体,重重点而舍其次,提纲挈领。
    1.
反复朗读课文,试背诵;并把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抄一遍。
    2.
思考:研讨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朱自清
1
段:盼春               第一部分:总领全篇,开启下文
2
段:总括轮廓
3
段:春草图(草报春)
4
段:春花图(花争春)   
5
春:春风图(风唱春)    第二部分:绘春(总分) 
6
段:春雨图(雨润春)
7
段:迎春图(人迎春) 
8-}10
段:颂春            第三部分:总收全文,感情升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品味课文的语言美、景物美。  
    2.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检查、巩固。
    1.
一名学生读读一读,写一写词语。
    2.
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研讨新课。
    1.
同学们,课文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你能用一种鉴赏的眼光来说说从课文中发现的春天大自然的美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来说:
    
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我最喜欢的一种声音
    
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息
    
我最喜欢的一种气氛
    
我最喜欢的一种感觉
    2.
同学们,评一评作者的表达,是我们品味课文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手法的有效途径。你可以从以下任何一个角度来说一说:
    
我认为最妙的词语
    
我认为最美的句式
    
我认为最妙的修辞
    
我认为最细致的观察
    
我认为最清楚的层次
    
我认为描写角度最丰富的段落
    3.
通过同学们的品评,我们已经知道,作者的表达和他所描写的春天的景象一样美好。请同学们张开想像的翅膀,创造性地、补白地描绘一下春山、春水、春日的美好,供大家欣赏(口头表达):
    
春山
    
春水
    
春日
    4.
在对同学们的补白描绘点评之后,提出:文中写到了春天里的人,他们又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有诗意地表达:
    
草地上的人
    
花下的人
    
风中的人
    
雨里的人
    
户外的人
    5.
同学们,这所有徜徉在春天里的人给你的整体感觉是怎样的?能概括地说说吗?
    
春天里的人是……的。
    6.
其实,当我们在春天里飞翔的时候,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会发现大自然会对我们轻声地说话,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春草告诉我
    
春花告诉我
    
春风告诉我
    
春雨告诉我
    
泥土告诉我

    柳条告诉我
.课堂小结。
    
《春》这篇课文,以生花妙笔,表现了春天的美景、春天的气息、春天的声响,不愧为写景的名篇。课文的精美之处主要体现在:①.语言精美,准确生动,朴实鲜活,意味隽永。取得这样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和引用等修辞手法,再者就是动词的准确选用、句式的多样变化、口语的穿插等。②.结构严谨精美:总写-分写-总写。再:文章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构思布局、修辞润色,可谓颇具匠心。
.巩固、释疑。
   
学生各自读一遍课文,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布置作业。
   1.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整理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板书设计:
                     
    朱自清
写作特色:①.比喻、拟人、排比和引用等修辞手法。
          ②.
动词的准确选用、句式的多样变化、口语的穿插。
          ③.
总写-分写-总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